按:本文節(jié)選自作者撰著的科普著作《中國換筆潮——計算機與漢字書寫革命》中的一個章節(jié)冰垄,(珠海出版社权她,1994年版) 更改章節(jié)標題后刊載,以饗讀者隅要。
“ 指動字成,字成指動要门;任你如何至誠廓啊,如何機智欢搜;
難叫他收回成命消去半行谴轮,任你眼淚流完也難洗掉一字〈埃”
上述這首小詩粘都,摘引自中古波斯詩人歐瑪爾.海亞姆的名作《魯拜集》◆嫠恚《魯拜集》在我國,除了文學愛好者之外滚局,知道它的人為數(shù)不多,可是在英語通行的地區(qū)藤肢,它類似于我國的《唐詩三百首》, 是家喻戶曉的詩集省骂。上述小詩最住,正是《魯拜集》中的第七十一首钞澳,它指的是什么呢涨缚?或許你會脫口而出——“打字機”。
的確兰吟,使用拼音文字國家的人茂翔,大都把它看成打字機的寫真。據(jù)美國《讀者文摘》亞洲版記載珊燎,一位女打字員,當她的高級打字機出了毛病時晚吞,就幽默地引用這首詩卓箫,說明她不應該負任何責任垄潮。我們知道,在歐瑪爾.海亞姆生活的那一時代弯洗,打字機還遠未出世。但是藐吮,打字機的影響如此深入人心,以致造成了大家以為它與拼音文字是同時來到人世的錯覺谣辞。
打字機的誕生,曾被西方歷史學家稱為是“人類文化史上繼造紙術(shù)和印刷術(shù)之后的第三項文化工具的發(fā)明”句占。把打字機與我國的兩大書寫發(fā)明并列,在中國人的眼里似乎不可思議纱烘,它卻給拼音文字“打”出“書寫革命”的“福音書”祈餐。
拉丁文字圈與漢字文字圈,“兩足鼎立”的局面帆阳,持續(xù)了相當長的歷史。當漢字和拼音文字分別走向了自己的成熟期以后变骡,書寫革命的鋒芒芭逝,消消地會聚到了另一焦點。
自文字成熟以來旬盯, 兩大文字圈的蕓蕓眾生, 案牘書寫的首要工具大體相同接剩。以手握“筆”萨咳,蘸墨水,寫于“紙”上的模式培他,支配了人類千百年的書寫。僅就“筆”而言俊扳,似乎東西方也只有軟硬的差異猛遍。
中國人習慣于用“毛筆” 号坡, 筆頭軟軟的毛筆被列入了“文房四寶”之首梯醒,有所謂羊毫、雞毫茸习、狼毫、兔毫逮光、虎毫、豹毫嗡综;史書記載蒙恬發(fā)明秦筆時杜漠,是以“鹿毛為柱,羊毛為被”驾茴;而王羲之書寫《蘭庭序》所用之筆,則由老鼠的胡須制成晨缴;更有人采用猩猩毛甚至嬰兒的胎發(fā)來制造軟筆峡捡,可謂奇思異想,為改善漢字書寫工具費盡心機们拙。
歐洲大陸上的人們,偏愛較硬的筆械拍。在淘汰了古代的“葦桿筆”后装盯,“羽管筆”被使用了數(shù)百年之久。現(xiàn)代英語里“筆”這個單詞 pen验夯,就是來自拉丁文中的 penna摔刁,意思是“羽毛”。我們常常在電影里看到歐洲貴族用一片彎彎的羽毛優(yōu)雅地簽字绑谣,圣經(jīng)中也有傳教士用羽管筆抄寫福音書的自畫像。據(jù)說借宵, 火雞和鵝翅膀上的羽毛,是制作筆的最佳材料豁护,而用左翼的羽毛管做筆欲间,對右手寫字的人最為適宜。用羽毛寫字固然高雅猎贴,但一支筆寫不了幾天就會磨損, 西方人很早以前就開始尋找更耐久的材料达址。羅馬時代有了青銅筆尖趁耗,但鋼制的筆尖直到19世紀才開始批量生產(chǎn)。
如果兩大文字圈的人都只是著重于“筆”本身的改進苛败,恐怕沒有什么奇跡可能發(fā)生,至多只是在西方人的“自來水筆”風靡全球后纱扭,被中國人接受成為手寫漢字的日常工具儡遮,根本不可能動搖漢字書寫傳統(tǒng)的牢固根基。
奇跡發(fā)生在18世紀后期鄙币,首先是英國,然后法國因惭、美國绩衷、德國激率,先后發(fā)動了第一次工業(yè)革命勿决,率先告別了以人力、畜力為動力的農(nóng)業(yè)時代低缩。
工業(yè)革命的奇跡始終與各式各樣的“機” 伴生伴長: 從詹姆斯.哈格里沃斯發(fā)明的“珍妮紡紗機”開始,鐘表匠凱依和木匠海斯創(chuàng)造了第一臺水力驅(qū)動的紡紗機讳推;修理工出身的詹姆斯.瓦特完成了他的第一臺蒸汽機玩般;工程師喬治.斯蒂芬森為世界上第一條鐵路提供了“蒸汽機車”……
在機械化的喧囂聲中,為拼音文字書寫鋪路的機器迅速加入了合唱的行列壤短,這是直接“威脅”到筆在書寫領(lǐng)域之壟斷地位的一種“寫字機”。
世界上第一臺打字機究竟是由誰在何時何地發(fā)明纳胧,各種資料說法不盡相同帘撰。可能是由于中國人對發(fā)明打字機的成果看不上眼摧找,國內(nèi)系統(tǒng)介紹它的文章寥寥無幾。就是一些英文打字講義和教材芝雪,也只是在前言里順便提一兩句而已综苔。我們只能根據(jù)所搜羅的若干零星資料(包括英語原文)進行歸納和整理。
記錄時間最早的是英國女皇安妮逝世的那年堡牡,即1714年杨刨,一位名叫亨利.米爾的英國人首先登記了發(fā)明專利。據(jù)說米爾發(fā)明的這種機器妖胀,“無論什么文章都可以用它寫在羊皮紙上惠勒,其整潔清晰的程度與印刷品毫無區(qū)別”浇借。然而怕品,沒有人知道它的模樣,甚至不能夠描述它看上去象什么東西肉康。
據(jù)美國人講,第一個美國打字機專利是底特律市的威廉.奧斯墩切健.伯特于1829年注冊炫乓,它的名字是“伯特家庭字母打字機”。
奧地利人認為末捣,第一臺有紀念意義的打字機是細木匠彼得.米堅霍費爾于1864年制作箩做。這種打字機的接觸桿是木制的,木桿的前端釘上許多小針邦邦,組成不同的字母。當木桿打在紙上時鬼店,小針就把字母印在紙上——這一點倒與現(xiàn)代的“針式打印機”十分相似黔龟。
還有其他一些說法,比如法國馬賽的“與鋼筆書寫一樣快”的機器等等捌锭。當時這種機器的發(fā)明者,大概多為木匠观谦、鐘表匠或機械工匠拉盾。有關(guān)打字機誕生各種爭論,預示著當時這種新的書寫工具已受到人們普遍的關(guān)注豁状,天時地利捉偏,呼之欲出倒得。
從第一個打字機的專利到第一臺有實用價值的打字機面世大約經(jīng)過了150年。由于能夠借鑒各種初期打字機的研制經(jīng)驗夭禽,現(xiàn)代打字機本身的結(jié)構(gòu)已是瓜熟蒂落霞掺,但在如何排列字母鍵的問題上,卻遇到了不小的麻煩讹躯,而克服障礙所采用的方法菩彬,連今天的計算機也感到無可奈何—— 它引出了一則有趣而遺憾的發(fā)明故事潮梯。
美國“南北戰(zhàn)爭”正硝煙滾滾骗灶,林肯總統(tǒng)高舉著《解放宣言》的偉大旗幟,把美國內(nèi)戰(zhàn)推進到“以革命方式進行戰(zhàn)爭” 的重要階段秉馏。 在北方重鎮(zhèn)芝加哥稍北一點的密執(zhí)安湖畔耙旦,座落著美麗的港口城市——米爾沃基。北方軍隊節(jié)節(jié)勝利的喜訊不斷傳來萝究,使身為報館編輯的克里斯托弗.肖爾斯感到分外激動免都。
此時的肖爾斯,雖然時刻掛念著戰(zhàn)局的發(fā)展帆竹,迫切期望用自己的筆盡快報道北軍的戰(zhàn)績琴昆,但是,更令他不思茶飯的煩惱的事情馆揉,還是擺在面前的這架“小玩意”业舍,也許它才能夠幫助自己實現(xiàn)“夢筆生花”的夙愿。在傾注了肖爾斯與他的兩位合伙人數(shù)年心血后升酣,這構(gòu)造精細的打字機舷暮,目前已進展到了研究的關(guān)鍵。機器靜靜地擺放在桌上噩茄,袖珍的齒輪下面、杠桿、螺釘绩聘、撥叉沥割、滾筒……,一切都是那么完美凿菩、協(xié)調(diào)机杜,似乎是機械原理集大成之作。
一排排的園形按鍵衅谷,均勻地分布在機器的正面椒拗;稍有機械常識的人,都可以循著每一按鍵向內(nèi)部觀察——按鍵通過傳動裝置,聯(lián)接著金屬桿蚀苛,而每根桿的末端在验,都刻寫著一個美觀的字母,一個可由按鍵控制向前“擊打”的“字母筆”堵未。
所有的構(gòu)思巧妙之極腋舌,現(xiàn)代打字機就要哇哇墜地了。肖爾斯緊張地坐在桌旁渗蟹,分開十指块饺, 快速地壓下一個個按鍵。 “咔嚓拙徽,咔嚓”刨沦,聽上去還是那么刺耳诗宣。肖爾斯緊鎖著眉頭膘怕,按一下,停一下召庞,紙上卻印出了端正的字跡岛心。“難道我的打字機只能一字一頓地斷續(xù)打篮灼?”肖爾斯自言自語道:“那簡直太可笑了忘古。”
原來诅诱,問題就出在鍵盤上髓堪。按照常規(guī),肖爾斯把26個英文字母娘荡,順序地排列在鍵盤上干旁,ABCD,然后是EFG……炮沐。為了使打出的字跡一個挨著一個争群,這些按鍵不能相距太遠。打字的時候大年,只要手指的動作稍快换薄,按鍵連著的金屬桿就會你擠我,我擦你翔试,相互發(fā)生干涉現(xiàn)象轻要。
肖爾斯“入定”般地坐著,心里越想越煩垦缅÷赘“你想打快嗎?我偏不讓你快失都!”他找來一本字典柏蘑,粗略地統(tǒng)計了英語中哪些是最常用的字母幸冻,然后重新安排了字母鍵的位置。他把所有常用字母之間的距離咳焚,都排到盡可能遠一些洽损,讓手指移動的過程盡量延長。
反常的思維方法竟然取得了成功革半。 手指碑定、 按鍵、 金屬桿又官, 有條有理地連續(xù)運動延刘。“噠噠噠……”肖爾斯激動地打出了一行字母六敬,如同印刷字一樣精美:
“第一個祝福碘赖,獻給所有的男士,特別地外构,獻給所有的女士普泡!”
肖爾斯“特別地”把他的發(fā)明奉獻給婦女,他可能想到审编,要為她們開創(chuàng)一種亙古未有的新職業(yè)——“打字員”撼班。肖爾斯發(fā)明的這種鍵盤,從1860年一直沿用至今垒酬,我們把它稱作“QWERTY”鍵盤砰嘁,因為該鍵盤第一行,從左至右排列著這六個字母勘究。
以現(xiàn)在的目光看矮湘,肖爾斯發(fā)明的鍵盤實在不怎么樣,它的字母排列方式缺點太多乱顾。例如板祝,英文中10個最常用的字母就有8個離規(guī)定的手指位置太遠,不利于提高打字速度走净;此外券时,鍵盤上需要用左手打入的字母排放過多,因一般人都是“右撇子”伏伯,英語里也只有三千來個單詞能用左手打橘洞,所以用起來十分別扭。有人曾作過統(tǒng)計说搅,使用QWERTY鍵盤炸枣,一個熟練的打字員8小時內(nèi)手指移動的距離長達25.7公里,一天下來疲憊不堪。遺憾的是适肠,千百人的習慣成自然霍衫, QWERTY鍵盤今天仍牢牢占據(jù)著計算機的輸入領(lǐng)域,雖然有人早就設(shè)計出更科學的鍵位排列侯养,卻始終成不了氣候《氐現(xiàn)代計算機鍵盤根本不存在金屬棒之類的累贅,這當然是肖爾斯們始料不及的事逛揩。
1868年6月23日柠傍,美國專利局正式接受了肖爾斯與他的合伙人格利登、索爾共同注冊的“打字機” 發(fā)明專利辩稽。 由于資金困難惧笛,他們把專利賣給了雷明頓軍械公司。不久逞泄,市場上隆重推出著名的“雷明頓牌”打字機患整。
“指動字成,字成指動”炭懊,美國人并级,然后歐洲人拂檩,“悠閑”地坐在一架小機器前侮腹,不再用筆就能寫字,而且寫得更快稻励,寫得更好父阻。當“打”代替了“寫”的時候,每個人都能“打”出最標準的印刷字體望抽;如果裝上蠟紙加矛,一份文稿想變多少都能如愿以償,簡直象為個人創(chuàng)辦了自己的“印刷廠”煤篙。高效率斟览、高質(zhì)量制作文稿、資料辑奈、信件苛茂、公函的機械打字機,是人類文字處理機械化最典型的代表鸠窗,它戲劇般地催生了新的職業(yè)妓羊、新的學校和新的比賽。
那一時期美國的報紙記載著許多打字趣事稍计。以下我們引用幾則與打字機有關(guān)的“世界之最”躁绸。
——1875年,紐約一家報紙刊登了世界上最早的打字員招聘廣告,非常誘人地聲明每周工資20美元净刮,相當于女售貨員一周工資的三倍剥哑。
——1877年,世界上第一期打字員培訓班在紐約開學淹父,僅招收了8名學員星持,學期半年。學生結(jié)業(yè)后弹灭,立即找到了一份高薪工作督暂。
——1888年,在美國舉辦了世界上最早的打字比賽穷吮,速記員馬加林領(lǐng)走了500美元獎金逻翁。他的表演令觀眾大開眼界,人們第一次看到“盲打”的威力:馬加林能夠不看鍵盤捡鱼,雙手并用飛快地擊鍵八回。類似的打字公開賽,后來經(jīng)常在全球各地舉行驾诈。有一屆的世界打字冠軍為印度的牙科醫(yī)生辛格獲得缠诅,他的打字速度平均可達每分鐘493鍵次,而且每打一萬個字符乍迄,只有3個出錯管引,準確率高達99.97%。
專業(yè)打字員們的表演闯两, 造成了極大的轟動效應褥伴。 打字機制造商們抓住時機,推波助瀾漾狼,不斷改進和生產(chǎn)出性能更良好的機器重慢,有臺式的、便攜的逊躁、手提的似踱、電動的,林林種種稽煤『搜浚“忽如一夜春風來”,使用拼音文字的文化人開始了“換筆”念脯,打字機順理成章地走進了歐美人的辦公室和家庭狞洋。如果說,文字本身的變革以及筆墨紙硯的創(chuàng)新绿店,是人類發(fā)動的第一次書寫革命吉懊,那么庐橙,打字機的大普及,奏響了人類社會第二次書寫革命進程中最強的音符借嗽,它成功地“攻占”了“筆家族”的世襲領(lǐng)地态鳖。
機械打字機對于文字書寫的影響是極其深刻的。在西方國家,特別是拉丁文字圈的發(fā)達國家,一百多年的大普及私沮,打字機最終使得西方人用筆書寫的動作,僅僅保留在簽字的場合邦泄。然而,即使到目前裂垦,一些習慣于慢節(jié)奏的中國人還是太不理解顺囊,為什么要把這架小小的機器抬舉得如此之高?
請對照著今日華夏“電腦打字”和“換筆”的熱潮想一想:在第三次書寫革命到來之際蕉拢,錯過了“打字機時代”的中國人特碳,為什么要在新的高度上去復現(xiàn)這段歷史呢?
(原文連載于《電腦報》199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