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干媽管毙,我從小叫她“姨"背桐,她叫我“阿烏"(不知怎么來的小名)关拒,我家小孩為了區(qū)分兩個奶奶佃蚜,一直稱她為"下池嬤嬤”(家住下池)
3月25,這注定是一個難忘的日子着绊,這天是我的生日谐算,小孩說要為我慶生,我對她們說:‘’還是先去看下池嬤嬤吧"归露。無想到洲脂,冥冥之中竟像是在催我去見老人最后一面……
老太太走了,安祥的走了剧包,高壽圓滿讓我感到不是很悲傷腮考,只是作為我內(nèi)心最親長輩之一,最后一個也走了玄捕,實在有些落寞……
落葉歸根踩蔚,老人安祥返回老厝……
守靈……面對這些熟悉殘垣斷壁,兒時情景瞬間重現(xiàn)……
記得四五歲時枚粘,家里說我八字大馅闽,需要雙重父母。于是,我就被送給“下池嬤嬤"當(dāng)義仔福也,從此局骤,逢年過節(jié)來下池拜“公婆母",一直至十五歲暴凑。
義母這邊兄弟姐妹多峦甩,我來排最小。因此现喳,在這邊我享受了在自己家沒有的待遇:一份寵愛凯傲。(在自己家排老大)
小時候自己家里窮,每每來下池過節(jié)嗦篱,她總擔(dān)心我吃不飽冰单,開飯前總會先夾幾塊肉給我先墊肚。讀書時灸促,她就會給錢讓我交學(xué)費诫欠。長大后,就總是擔(dān)心我沒錢賺浴栽。直至十幾天前她還能坐起來的時候荒叼,依然就是幾十年不變的一個動作,牽我的手問:"烏啊典鸡,有沒有錢賺?" “有賺被廓,姨啊你放心" "好,那就好……"椿每。總是一份濃濃的關(guān)懷言溢于表英遭,一份愛间护,就這樣持續(xù)了幾十年……
老人家善良啊,一生都是惦記著別人挖诸,年輕時為子女操心汁尺。兒女長大出息了,她又為比較困難的親朋操心多律。兒女們給她的錢痴突,她總是轉(zhuǎn)手就送了有需要的親朋,無時無刻在照顧著里里外外狼荞,年輕如此辽装,晚年如此,一輩子都如此相味。這就是因果吧拾积,這份善良換來兒孫滿堂,安祥離去……
悼念儀式在隆重中謝幕,兒女清點老人遺產(chǎn)拓巧,身邊也就幾千元別無它物斯碌,而正是這點錢,卻足以證明老人一生不吝財肛度,慷慨良善傻唾。
有長輩提議把它分給孫兒們。大家覺得很好承耿,因為紅包雖小冠骄,卻是包著一份大愛,一份良善瘩绒,但愿子子孫孫都秉承著……
春夏秋冬猴抹,生老病死,萬物無常卻有道锁荔。如今城墻依在蟀给,人已走,一絲牽掛變成一些念想阳堕。而禁城腳的道則是留下"下池嬤嬤"的愛……
“揭諦揭諦跋理,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恬总,菩提娑婆訶" 前普。再念一遍心經(jīng),愿老人家早登極樂……
深夜隨筆壹堰,權(quán)當(dāng)慰藉拭卿。
(附:我總是對女兒說:你們有二個人好嬤嬤,一個明理智慧贱纠,一個溫存善良峻厚。而倆人的共同點就是利他思想,處處為他人著想谆焊,心存大愛惠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