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我們這些沒有系統(tǒng)學習過哲學的門外漢來說完疫,哲學是很高深,總有種讓我們摸不著頭腦的感覺债蓝。
人們通常將世界的哲學形態(tài)分為三種類型壳鹤,分別是西方哲學、中國哲學和印度哲學饰迹。但芳誓,按照“哲學”起源和比較意義來說,哲學就是西方哲學啊鸭。在這里土豆只是明確一個歷史事實锹淌。中印等各民族都有作為其文化精神和最高的意識形態(tài),但是我們一般稱之為“思想”莉掂。當然葛圃,從廣義上稱中印“思想”為“哲學”未嘗不可。但需分清這是三種不同類型的哲學憎妙。西方哲學同中印思想是有別的库正。
很多名校哲學導師會建議他們的學生學習西方哲學從康德和黑格爾入手,言下之意是“先啃懂那些晦澀難懂的著作后厘唾,剩下的哲學書籍就很好理解了褥符。”這方法或許適用于有基礎的哲學高材生抚垃,卻很難適用于我們這些哲學門外漢喷楣。
因為哲學著作本來就晦澀難懂,如果上來我們這些門外漢就抱著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或是黑格爾的《邏輯學》這些更為晦澀難懂的哲學著作來看的話鹤树,我們的自信心將完全拜倒在這些著作面前铣焊。
借用德國哲學家們常一句話就是“哲學就是哲學史”,所以罕伯,想要認識哲學曲伊,先認識哲學史。當然追他,并不是每本哲學史都適合我們初學者坟募。
下面土豆將為大家推薦幾本,適合初學者的西方哲學學籍邑狸。建議大家先培養(yǎng)哲學熱情懈糯,從最基礎打起。
1单雾、喬斯坦·賈德的《蘇菲的世界》
該書以小說的形式赚哗,通過一名哲學導師向一個叫蘇菲的女孩傳授哲學知識的經過她紫,揭示了西方哲學史發(fā)展的歷程,這是一本關于西方哲學史的小說屿储。20世紀百部經典著作之一犁苏。這本書并不深刻,但是頗有趣味扩所。作為培養(yǎng)哲學熱情最好不過。
2朴乖、弗蘭克·梯利的《西方哲學史》
梯利的哲學史是比較規(guī)范的研究著作祖屏,秉承了哲學史需要的客觀原則。作為對哲學認識的一個過渡最好不過买羞。注意的是建議大家最好先別看羅素的《西方哲學史》袁勺,他的這本書最大的問題是帶有哲學立場的偏見,因為他總是從自己的立場看待其它哲學家畜普。所以期丰,不利于我們初學者學習。
3吃挑、張志偉的《西方哲學十五講》和張汝倫的《西方現(xiàn)代哲學十五講》
前者張志偉先生既注意知識的相對穩(wěn)定性钝荡,重點突出,通俗易懂舶衬,又能適當接觸學科前沿埠通,引發(fā)跨學科的思考和學習的興趣。
后者張汝倫先生在復雜的現(xiàn)代西方哲學里為大家?guī)硪粡埇F(xiàn)代哲學思想的“路線圖”逛犹,全面且深刻的揭示出現(xiàn)代哲學家不同的思想出發(fā)點端辱。前者以黑格爾結束,后者很好的接起了前者虽画。當然舞蔽,這兩本相比前兩本要深入很多。
在了解哲學史過程中码撰,我們因受到眾多哲學家的不同觀點充斥渗柿,很有可能導致我們暫時性的思想混亂。
土豆覺得灸拍,了解哲學史做祝,只是供大家更方便結識與自身思想相投的哲學家。畢竟我們非專業(yè)從事哲學研究鸡岗,無需個個哲學家的理念都熟知精通混槐。建議接下來大家不妨重點看與自己思想相投的哲學家的個人著作,確立自我哲學觀轩性。
從“古代哲學”到“中古哲學”再到“近代哲學”最后到如今的“現(xiàn)代哲學”這期間出現(xiàn)了很多我們耳熟能詳?shù)拇笳軐W家声登,雖然哲學被如今的人們劃分為這四個時期,但這并不代表誰強誰差。所以具體選擇悯嗓,亦由個人件舵。
以上,只是土豆個人對哲學入門的一些認識脯厨,僅供朋友們參考铅祸。同時,如有對哲學感興趣的朋友們有不同觀點合武,歡迎一起討論临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