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討論這個話題之前仔粥,希望先讓大家看個小實驗
*由于不少人在后臺回復,所以我就直接發(fā)出來吧蟹但。
這是哈佛大學兒童心理學家Tronick教授做的著名研究躯泰,叫靜止臉實驗。這里反映的是親子互動的過程华糖。
對于家庭之所以沒有跟孩子構(gòu)成連結(jié)麦向,往往是由于家庭沒有能夠滿足和尊重孩子的需要,再具體來說就是缅阳,父母沒有滿足到孩子的自主感磕蛇,價值感以及歸屬感。
自主感:孩子可以自己決定自己的行為不被干涉
價值感:孩子覺得能夠做到并且可以體現(xiàn)到自身的價值
歸屬感:孩子對家庭有歸屬十办,感受到愛秀撇、尊重與接納
我們會發(fā)現(xiàn)往往對于不能夠與家庭產(chǎn)生連結(jié)的孩子來說,他們的父母往往會剝奪他們這三種需要向族,不僅沒有滿足呵燕,更加沒有尊重,例如父母會給予孩子過多干涉件相,例如父母會不斷否定孩子再扭,例如父母很喜歡隨便就說“不要你了”之類的話,其實都會讓孩子感受到自己沒有自主感夜矗、價值感以及歸屬感泛范。
正如剛才那“靜止臉”的實驗,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紊撕,就算是一歲的孩子罢荡,他們也懂得識別情緒,我們能夠看到:
親子之間的互動是雙向的。視頻里當孩子指向一個地方区赵,他會跟蹤媽媽的目光惭缰,如果媽媽的目光跟過來的話,他會很滿意笼才。他知道媽媽看到了他看到的漱受。
親子良好互動時,母親和孩子基本上是同調(diào)的(attunement)骡送。包括說的內(nèi)容昂羡、情緒的強度、時間的同步等各谚。比如紧憾,如果你有一個非常著急的事情,去告訴你朋友昌渤,如果對方輕描淡寫的赴穗,你會覺得很受挫,以后再也不找他訴說了膀息;或是對方當時沒反應般眉,到第二天才回應你,這兩種都是不同調(diào)潜支。
情感修復成功與否有賴于日常的親子聯(lián)結(jié)程度甸赃。視頻中有段時間孩子用手指,伸出雙手等各種信號希望獲得媽媽的回應冗酿,但母親面無表情無動于衷埠对,即便時間很短我們也可以看到孩子很受挫。媽媽事后進行了情感修復裁替。顯然项玛,由于平時親子聯(lián)結(jié)緊密,親子聯(lián)結(jié)很快得到了修復弱判。(視頻分析出自劉健鴻)
所以說襟沮,想要跟孩子產(chǎn)生連結(jié),作為家長的需要的是更多的親子互動昌腰,并且在這些互動里面开伏,滿足孩子的自主感、價值感和歸屬感遭商,下面以一個具體事件來舉例固灵。
親子互動:父母與孩子一起去騎車
場景:
爸爸媽媽帶著孩子一起去山上騎車。選車的時候劫流,孩子想要選擇公路車巫玻,盡管爸爸媽媽知道在山路上山地車更為合適暑认,但是他們也沒有過多的干預以及否定孩子的選擇。在確認孩子在選擇前已經(jīng)分析了利弊大审,爸爸媽媽就租了公路車給孩子,并且選擇了一些簡單的保護工具給到孩子(自主感)座哩。
在山上徒扶,孩子騎著難騎的公路車一鼓作氣上山,成功登上山頭之后根穷,感到很興奮姜骡,此時父母也給了孩子積極的鼓勵(成就感)。
孩子在下山的時候不小心滑到了屿良,盡管身上有保護的工具圈澈,但是仍然出現(xiàn)擦傷,孩子此時有點手足無措尘惧。媽媽并沒有說出例如“早就叫你換那個山地車的啦你又不聽”之類的責怪的話語康栈,而是立刻過去抱住孩子,并且給他處理傷口喷橙,同時口頭上表達“沒關(guān)系的啥么,沒關(guān)系的》∮猓”而后面爸爸媽媽又帶孩子去騎車了悬荣,此時孩子由于上次的教訓,這次懂得選擇了更為合適的山地車(自主感)疙剑。
這件事里面的親子互動氯迂,父母就很好給到孩子三種感覺的滿足和需要,而且孩子在不被干涉中得到探索的樂趣言缤,這樣才會在受挫之后懂得自我反省和調(diào)節(jié)嚼蚀,與此同時孩子還能夠得到成就感,更勇于向前轧简。
作為父母的你們要相信驰坊,如果你們真的想做的話,你們也是可以做到的哮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