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145】
雖然截至目前我已經持續(xù)“日更”了140多天层亿,并且眼下還是會把這個計劃持續(xù)下去,但仍然會在許多時候感覺到好像“沒什么可寫”的立美,也似乎找不到那么多話題想要表達匿又。其實倒也不是完全沒有解決辦法,但畢竟我還不想也不能把“簡書”當成“個人日記本”來用建蹄。
我想這也是大多數(shù)初學寫作的人都會遇到的問題碌更,我仔細反思了一下其中的原因,發(fā)現(xiàn)最大的問題還是兩個:一是“輸入不夠多”洞慎;二是“思考程度不夠深”痛单。
所謂的“輸入不夠多”首先指的是“數(shù)量”的問題。就我自己而言劲腿,每天接受的新訊息自我感覺其實還不算少的旭绒。不管是書、視頻焦人,還是微博挥吵、公眾號,反正每天都保持了一定數(shù)量的文字或圖像“輸入”花椭,這也是多年以來養(yǎng)成的習慣忽匈。“閱讀”對我來說早就跟“一日三餐”一樣矿辽,哪天要是沒讀點新東西丹允,就總感覺這一天好像少了些什么郭厌。但即使如此,我依然覺得自己的“閱讀量”不夠雕蔽,究其原因折柠,有“身處信息時代的焦慮”,也有“莫名其妙浪費掉的時間太多”萎羔。比如我就常常在一邊感嘆時間不夠用的同時液走,一邊稍一有空就忍不住刷上個把小時的微博碳默。雖然事后也經常后悔贾陷,覺得有這個時間還不如看點真正有價值的內容。
除了“輸入數(shù)量”不夠嘱根,更嚴重的恐怕還有“輸入質量”的問題髓废。亂七八糟的東西看了一大堆,結果真正有價值又能夠被消化吸收的少之又少该抒,眼睛倒是累得夠嗆慌洪,最終腦子里卻并沒留下什么值得一提的東西〈毡#回憶起來冈爹,除了新聞資訊、娛樂消息等幾乎毫無意義的文字欧引,大腦中什么都沒有剩下频伤,這時我腦子里突然冒出一句話:用戰(zhàn)術上的勤奮掩蓋戰(zhàn)略上的懶惰。我也開始理解“為什么有些真正的牛人幾乎從來不關注社會新聞和時事熱點”的做法芝此。
第二個就是“思考程度不夠深”的問題了憋肖。一直以來,我覺得自己都還算是一個“熱愛思考”的人婚苹,但仔細反省這幾年的生活岸更,我忽然發(fā)現(xiàn)在很多時候自己好像越來越沒有以前那么喜歡“動腦子”了。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受到上面提到的“每天閱讀的東西質量都不高”的原因的影響膊升,還是隨著年紀增長對生活中許很多現(xiàn)象都早已習以為常怎炊,總之我現(xiàn)在似乎真的沒有以前那么愛“仔仔細細地琢磨一件事”了。
平常生活中遇到的事情廓译,能接受的就接受了评肆,不能接受的也不愿多去管它,反正現(xiàn)實又不會因為我的“琢磨”或“不琢磨”而發(fā)生任何改變责循。除非遇到一些特別感興趣的話題和事件糟港,否則現(xiàn)在我一般都不愿意在這些事上面耗費精力去思考,也許是上網(wǎng)久了之后合理不合理的事情都見過太多院仿,原本敏感的心也漸漸變得麻木了吧秸抚∷俸停總之,對于很多事情的“嗅覺”和“好奇心”都沒有以前那么敏感了剥汤,于是關于這方面的思考自然也就少了很多颠放。
基于這兩個原因,目前我在寫作上常常陷入到“無話可說”的尷尬境地吭敢,希望其他的寫作者也可以從我的經歷中吸取到某些教訓碰凶,不再重蹈覆轍。同時我也會提醒自己鹿驼,“認識到錯誤”總是簡單的欲低,“改正錯誤”才是真正有難度的挑戰(zhàn),希望我們一起努力畜晰。
以前我總是很佩服那些能“長期日更”的人砾莱,比如李笑來早年養(yǎng)成的“每天寫作3000字”的習慣,在連續(xù)寫作145天以后我再次發(fā)現(xiàn)凄鼻,自己跟這些牛人之間的距離腊瑟,依然還有很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