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現(xiàn)在的工作,每天都要通過郵件或者電話跟中國各個地方乃至日本美洲歐洲東南亞的人聯(lián)系惜犀。
今天尘奏,有一個汕頭的客戶打電話過來。我只聽懂了第一句“是不是某某某(我的名字)”掷酗,后面的完全不知道在說什么调违。因為該客戶提前發(fā)過郵件,所以我大概猜了猜跟她說我郵件回你了泻轰,然后想要具體回答她的問題技肩。沒想到她聽到我說回郵件給她了就立馬掛掉了。
當(dāng)時浮声,我真的就是一臉懵逼虚婿。
因為大腦根本無法轉(zhuǎn)換她的語言。
我也不知道她是不是用的方言泳挥,按理說給外地的人打電話應(yīng)該會用普通話然痊。也許,他們說普通話就是這樣屉符。就像香港演員在綜藝上的講話剧浸。
我是學(xué)日語的,當(dāng)聽到日本人說話時筑煮,會盡力地用自己所學(xué)的知識去理解辛蚊。心理也會暗示他是個外國人,語言跟我不一樣真仲,聽不懂很正常袋马,詢問他也很正常。但當(dāng)聽到同樣是中國人而口音又比較多樣的同胞講普通話時秸应,卻因為是“中國話”而無法理直氣壯地反問“你到底在說什么虑凛,我聽不懂”碑宴。這個“聽不懂”就好像在表示,自己理解能力工作能力太差一樣桑谍。
我只會英語和日語延柠。假設(shè)對方哇啦哇啦地說泰語阿拉伯語,估計我也是要瘋了锣披。一個字都不知道在講什么的話贞间,真的就是聽天書啊。
由此雹仿,我再次感受到了什么叫“一方水土養(yǎng)育一方人”增热。大家各種各樣的語言就是最易辨識的特點。
大學(xué)期間去深圳的時候胧辽,從開往小梅沙的公交上下來峻仇,一群賣泳衣游泳圈的人圍上來對著我男朋友說“靚仔靚仔,要不要買泳衣啦”邑商。這句“靚仔”摄咆,我至今記憶猶新。一個以前只在香港電影里聽到過的詞人断。這也是廣東人的一個特色吧吭从。另外,當(dāng)時正好是荔枝的季節(jié)恶迈,我們后來在機場時影锈,聽到一位“靚仔”在喊“里脊要不要”。我納悶機場還賣炸里脊蝉绷?走近一看,原來是荔枝啊枣抱。不過熔吗,深圳的荔枝,真的很甜很水嫩佳晶。以至于回到杭州后覺得再貴的也不好吃桅狠。
不知道他們那邊每天支付寶付款的時候是不是“ji hu寶掃一掃啦”?
想到這里感覺非常搞笑轿秧。我家鄉(xiāng)靠近北方中跌,方言基本別人能聽懂。但老一輩的人也有很重的土音菇篡,個別詞匯我到現(xiàn)在都不清楚是什么意思漩符。比如小時候聽大人們說的“駱駝”其實是“樂土”。現(xiàn)在驱还,我們年輕一代也基本不會再用這些“奇怪”的口音了嗜暴,但是很喜歡拿此作為一個老鄉(xiāng)之間才會懂的梗凸克。也許,到了我們的下一代會更透明吧闷沥。
這樣想著萎战,多種多樣、各有千秋真是件好事情舆逃。
承載不同歷史文化的每一個地域山川蚂维,都有其鮮明的特點與個性,這是非常寶貴的東西路狮。不僅是語言虫啥,還有飲食、思想等览祖,就連走路方式都不一樣孝鹊。我好想明天就開始全中國之旅,好逐個見識一下每一片土地展蒂,聽聽每一種語言又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