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大城市里過年,真的好安靜友驮,住在高樓大廈里的人們漂羊,門戶緊閉,街坊鄰居也難得碰面卸留,更別提串門拜年什么的了走越,頂多是見了面說一聲“過年好”,還得是平時認識的人耻瑟。
小時候過年旨指,那才叫熱鬧呢,放鞭炮是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匆赃。除夕那天吃完晚飯淤毛,小孩子們就已經迫不及待地拿著鞭炮出去放了。
那時候鞭炮的品種不多算柳,以小鞭為主低淡,再就是二踢腳、小呲花之類的瞬项。有些女孩兒膽子小蔗蹋,不敢放,就躲在遠處看別人放囱淋,膽子稍大些的猪杭,會把鞭炮放在地上,拿一根點燃的香妥衣,手伸得老長皂吮,顫顫巍巍地點燃炮捻子,迅速捂住耳朵跑開税手,等著炮響蜂筹。更大膽的是一只手拿著鞭炮,另一只手點燃后芦倒,再快快地把鞭炮扔出去艺挪。
記得有一次我點燃鞭炮后,炮捻子太短兵扬,還沒來得及扔出去麻裳,就在手里炸開了,手被燒得黢黑器钟、生疼津坑。幸好只是小鞭,威力不大傲霸,很快也就不疼了国瓮。從那以后,我就再也不敢用手拿著放炮了。
后來乃摹,煙花爆竹的品種越來越多,無形中增加了危險系數跟衅。
有一種大煙花孵睬,長得跟一個小地雷似的,上面必須套一個粗壯的圓形長筒伶跷,長筒得有一米左右掰读,點燃后,“小地雷”沿著長筒直沖云天叭莫,最后蹈集,“咚”的一聲炸開,在高空中綻放出絢爛的煙花雇初,煞是好看拢肆,可也真危險。
有一年靖诗,我們放了一個這樣的煙花郭怪,點燃后半天沒動靜,一位年輕的小區(qū)保安扒在長筒上想看個究竟刊橘。突然鄙才,“小地雷”沖天而起,小保安還算反應快促绵,迅速抬起了頭攒庵,煙花嗖地飛上了天。
再看小保安败晴,頭發(fā)硬挺挺地立在腦袋上浓冒,四散炸開,燎焦了一片位衩,臉上也黑漆馬虎的裆蒸,活像是戰(zhàn)場上的猛張飛。
那次可把我們大家嚇壞了糖驴,幸虧小保安反應及時僚祷,僥幸逃過一劫,沒釀成大禍贮缕。
燃放煙花爆竹辙谜,圖的是個喜慶熱鬧,一定要注意安全感昼。
當然装哆,這是北京禁放煙花爆竹之前的事,現如今,北京早就實行了嚴格的禁放制度蜕琴,從根上杜絕了此種危險狀況的發(fā)生萍桌,沒有了放鞭炮的安全隱患,也少了過年時熱鬧凌简、紅火的氣氛上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