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動機與目標》第一章談了如何進行選擇目標(應該具體而有一定難度)厉熟,談了“為什么”和“是什么”策略如何應用导盅,以及時間周期對于制訂目標的影響。第二章就開始談如何選擇目標庆猫。本文是第二章的相關筆記記錄认轨。
書中對影響目標選擇的兩個方面分別進行了闡述:第一個方面是觀念,第二個方面是環(huán)境月培。這里先講講觀念的問題嘁字,環(huán)境的問題留待下一篇講。
有一個重要的觀念會影響目標選擇:你是否認為智力杉畜、個性或其他品質是可以通過鍛煉提高的纪蜒。
如果你認為智力是天生的、不變的此叠,或是在幼年發(fā)育形成的纯续,但成年以后就基本不變了。那你就是一個智力“實體論”者灭袁。我們也稱“實體論”者擁有“固守型人格”猬错。
反之,如果你認為智力是可以通過練習提高的茸歧,并且投入越多就能獲得更多的話倦炒。你就是一個“漸進論”者。我們也稱“漸進論”者擁有“進取型人格”软瞎。
對于一個擁有“固守型人格”的人來說逢唤,自己要么聰明,要么不聰明涤浇,此外沒有別的選擇鳖藕。因此,在生活中就會特別注意去證明自己是聰明的只锭、是成功的著恩。他們的目標因此而趨向于保守——一件事情如果做不好,那寧愿不做蜻展。在目標選擇時喉誊,他們會傾向于選擇那些難度低的、能夠做好的目標铺呵。他們會非常在乎表現(xiàn),表現(xiàn)好才能證明自己隧熙,而如果表現(xiàn)不好片挂,就是對他們個人的否定。
而對于一個擁有“進取型人格”的人來說,自己是可以通過練習獲得更高的技能音念、更好的能力崖蜜,因此昧旨,他們會盡量選擇那些有挑戰(zhàn)性的目標,他們不在乎失敗——從失敗中獲得經驗正是他們成長的方式。
相比“漸進論”者茉稠,“實體論”者把自己局限在一個很小的、安全的范圍內嫩实,讓自己變得安全的同時幔戏,也錯失了許多成長的機會,犧牲了本可能更加豐富的生活經驗旬渠。
在以前我一直是頑固的“實體論”者俱萍,雖然不知道自己從哪里得到的這個觀念。我特別在意表現(xiàn)告丢,而不是進步枪蘑。小時候,小伙伴們都一起在小河里學游泳岖免。一個暑假下來岳颇,不少小伙伴已經學會了,而我還得依靠救生圈颅湘。到了第二年话侧,看到小朋友都下河自己游了,我反而不愿意下水了——因為我怕表現(xiàn)不好栅炒,怕小伙伴們說“你現(xiàn)在還不會啊”掂摔。直到上了研究生階段,我才開始學游泳赢赊,終于學會了乙漓。你看,就這么個觀念的影響释移,讓我晚了二十年才學會游泳叭披。
而現(xiàn)在仔細思考,發(fā)現(xiàn)真的是一切兼可通過練習而提高玩讳。你做數學涩蜘,數學能力自然就會增強,你練英語熏纯,英語能力也會逐步提高同诫。有研究結果表明,近五十年來人們智商測試的成績普遍提高了相當的水準樟澜。難道人們通過一兩代人的進化误窖,大腦就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嗎叮盘?顯然不是,其原因之能是歸結于教育水平的提高霹俺。學生們練習題做多了柔吼,自然做測試的水準也就提高了。再看看工作以后的場景丙唧,你可能會覺得有一些人能力特別強愈魏,特別善于解決問題。那么想际,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夠提高嗎培漏?當然,當你遇到許多問題沼琉,每天思考試著去解決的時候北苟,你的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正在逐步增長。
本書中對這個觀念的闡述真的是非常棒打瘪,這是更底層的邏輯友鼻,很好地解決了我的困惑。我終于明白了以前為什么我不愿意走出“舒適區(qū)”闺骚,不愿意去嘗試新東西彩扔,因為我心底里認為自己的能力是固定不變的,到一個新環(huán)境表現(xiàn)不好僻爽,就會證明自己的失敗虫碉。
觀念的改變并不容易,但從今往后我會努力地拋棄“固守型人格”胸梆,去追求“進取型人格”敦捧,在遇到目標選擇時,努力去嘗試一點新東西碰镜,獲取更加豐富的經驗與收獲兢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