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管兒子的時間很少士骤,很多時候都是隨他去科雳,兒子因而小小年紀就很有主見根蟹,甚至有時候讓人覺得他太任性。
我和他爸每提一條建議糟秘,只要他覺得不合適简逮,他都會拒絕,有時候甚至讓人覺得他是為拒絕而拒絕一般尿赚。
雖然很多時候也覺得他這樣很煩人散庶,但真要是設身處地站在他的角度考慮問題,也是能理解他的拒絕的凌净,因為他所拒絕的悲龟,通常是不符合他的利益的。
就如今晚冰寻,我與一高中同學在廣場散步聊天未盡興须教,相約再一起吃個晚飯,繼續(xù)聊斩芭,想帶他一起去轻腺,他卻怎么說都不愿意跟我去。因為他知道秒旋,吃飯時约计,一定是我們倆只顧著聊天,一定會忽視他的迁筛。所以,最后耕挨,我只好給他買飯回去细卧,他則繼續(xù)在小區(qū)里和小朋友玩,然后和奶奶一起吃飯筒占。
我則和同學心無掛礙地憶往事贪庙,嘆今朝。如果兒子在翰苫,他不高興止邮,我倆也不能聊得盡興。還是兒子選擇正確奏窑!
天力靈示:
如果你只是想把你自己的一切經(jīng)驗和自認為正確的模式傳授給孩子导披,如果你只是把全部的認知教給孩子,孩子最好也不會超過你埃唯。
因為只有孩子自己才知道撩匕,什么對他是最好的;看見孩子的前提墨叛,是看見自己止毕;父母是孩子一切問題的根源模蜡,愛與自由是唯一的答案。親子關系比任何教育方法和方式都更加重要扁凛。
親子關系決定的是我們?nèi)松钠瘘c忍疾。
關于愛的回應:
孩子需要被看見。我們先說說孩子的“存在感”谨朝。存在必須在關系中才能產(chǎn)生膝昆。如果嬰兒對媽媽笑,媽媽沒有反應叠必,嬰兒就傻掉了荚孵。他會想,“我存在嗎纬朝?媽媽存在嗎收叶?這個世界怎么了?”
如果嬰兒的各種反應得不到媽媽的回應,那嬰兒會活在一個感覺里共苛,就是整個世界都是支離破碎的判没。
那么,通常的回應有哪幾種隅茎,并分別有哪些后果呢澄峰?
第一個就是重復對方話語中跟情感有關的詞。
寶寶跟你說:“媽媽辟犀,這個小狗好可愛扒尉骸!”
那媽媽可以回應說:“媽媽看到了堂竟,小狗可真的很可愛呢魂毁!媽媽也很喜歡它〕鲟冢”
這就是重復他說的話席楚。重復對方表達出來的情緒或者你感受到的情緒,去確認它税稼,彼此都會很幸福烦秩。
第二種是無關反應。
一個小孩子說:“媽媽郎仆,我剛才看見了一只狗只祠,好可愛的!”。
媽媽的回應是:“你作業(yè)寫完了沒有?”
如果孩子在最初和媽媽的溝通中丸升,經(jīng)常得到無關反應铆农,那么,長大后,他就會感覺到跟別人溝通是一種很愚蠢的事情墩剖,于是變得冷漠猴凹。
當然,他也可能會非常聰明岭皂,自閉在自己的世界中的時候郊霎,思路很清晰,但他覺得跟別人聊天是很無聊的事情爷绘。
第三種是情感逆轉(zhuǎn)书劝。
“媽媽,這個小狗好可愛巴林痢购对!”
“報紙上剛報導一個人因為狂犬病死了!”
感受一下孩子此刻會是什么樣的心情,由原來狗狗的喜愛陶因,突然轉(zhuǎn)變成對狗狗的恐懼骡苞,還有自己的愛的表達被扭曲之后的憤怒!
當我們成年之后楷扬,我們不會記得這個憤怒的解幽,但這個憤怒一直藏在心里,后來就會通過情感逆轉(zhuǎn)表達出來烘苹。
第四種躲株,就是不想回應。
如果孩子掉坑里了镣衡,或者是遇到其他的危險霜定,就會呼喊“媽媽”,如果媽媽沒有回應捆探,這會讓孩子產(chǎn)生絕望的情緒:“我要死了然爆,媽媽都不會來救我∈蛲迹”
關于控制:
孩子吃手指,要不要制止奴烙?
首先助被,孩子為什么吃手指岁钓,有人研究發(fā)現(xiàn)胎兒在肚子里的時候俱尼,就已經(jīng)開始吃手指了崖叫。嬰兒覺得把手舉起來颊郎,然后還可以放進嘴里竹宋,他會非常喜悅棍厌,就像發(fā)現(xiàn)新大陸一樣惯吕,是一項壯舉腺劣。
孩子在1歲之前倒庵,探索世界的工具就是嘴巴褒墨,他會把所有的東西放到嘴里去試探炫刷。有的家長很緊張,其實孩子是非常非常小心的郁妈,處在全然的覺知當中的浑玛,只要他們不被打擾,就不會有什么問題噩咪。我們只要保證周邊的環(huán)境安全衛(wèi)生顾彰,就盡量讓孩子們自由探索。
如果孩子在1歲之后胃碾,它還要吃手指涨享,那怎么辦?
答案還是:不作為,就讓他吃仆百。有可能是因為口欲期尚未探索夠厕隧,有可能是通過吃手指彌補對母乳不夠的缺憾。無論什么原因儒旬,我們只能深深地允許而不是制止栏账。
怎樣讓孩子避免危險?
只有我們體驗過了栈源,我們的智力才會發(fā)展挡爵。
孩子天然地處在覺知當中,他不會有事沒事把自己弄傷了甚垦。比如小孩愛玩刀茶鹃,我們可以跟他一起去摸刀,慢慢地去摸它艰亮,慢慢達到傷害的臨界狀態(tài)闭翩,讓孩子自己去體驗這種感覺。有過刀子體驗的孩子迄埃,外出時被繩子纏住疗韵,他才會尋找類似刀子的尖銳物品去割斷繩子,這就是智力發(fā)展侄非。而只學習過刀子很危險這個結論的孩子蕉汪,是沒有能力自救的。
如果我們只是學到了一些結論逞怨,我們的智力是沒有發(fā)展的者疤,我們發(fā)展的是恐懼和制約。如果媽媽時刻處在焦慮當中叠赦,孩子覺得探索新世界是件很恐怖的事情驹马,摸索新事物覺得危險,孩子從小學會了恐懼和制約。
控制就等于扼殺精神生命糯累。你如果管他吃飯算利,他覺得吃飯就是痛苦,你如果要管他學習寇蚊,他覺得學習就是痛苦笔时。我控制你,你的意志就不存在了仗岸,存在的就是我的意志允耿。你的控制欲伸向哪里,孩子一生就會感受到無窮無盡的痛苦扒怖。
每一個乖孩子都很可怕较锡,他們一生都在按父母的規(guī)矩做事,他們自認為是乖孩子盗痒,別人一定要愛他蚂蕴。當他們遇到巨大挫折,再乖也沒人愛俯邓,乖的邏輯被沖擊到崩塌骡楼,會發(fā)生很可怕的事情。
任何控制都會遭遇反彈稽鞭,不管是多么正確的控制鸟整。每一個頑固壞習慣的背后,都是匱乏愛的痛苦吶喊朦蕴。
如果你的孩子存在一些壞習慣篮条,你可以告訴他“寶貝,你不管怎么樣吩抓,都是我的孩子涉茧,我知道你的生命有自己的發(fā)展規(guī)律,我沒有能力理解疹娶,但是我可以陪伴和看見伴栓。”
每個靈魂降生到世界上雨饺,都有一個使命挣饥,這個使命不需要任何督促,只需要愛和自由沛膳,他自然就會體驗。
家長應該給孩子怎樣的愛汛聚?
只有孩子自己才知道锹安,什么對他是最好的。我們有多少人是活在焦慮中,就是因為現(xiàn)實跟我們想象的不一樣叹哭。
干旱時節(jié)忍宋,小樹為自保把葉子蜷縮起來。園丁A看到表象理解本質(zhì)风罩,及時補水;園丁B什么也不管糠排,小樹熬到雨季也活下來了。園丁C學了很多知識超升,認為樹葉伸展才是健康的正確的入宦,所以不辭辛勞把葉子一片片掰開——結果可想而知。
我們可以不懂得教育室琢,我們不需要成為心理學家才能生孩子乾闰,但是我們要保持一顆謙卑的心,就是你永遠不比孩子更知道什么對他來說是最好的盈滴。
教育的本質(zhì)涯肩,是父母的自我修行。我們對自己的覺察體驗有多深巢钓,就會有多謙卑病苗。看見孩子的前提症汹,是看見自己硫朦。對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不教育,如果你把全部的認知教給孩子烈菌,孩子最好也不會超過你了阵幸。
父母是孩子一切問題的根源,愛與自由是唯一的答案芽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