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日課,我看到了一個做事的框架.
之前在看<刻意練習>的時候,書中提到要進行刻意的,讓自己處在學習區(qū)的重復練習,才能有所進步.我是很贊同這個觀點,但具體如何在現(xiàn)實生活中操作,還是一臉懵那啥.而剛好今天看到精英日課對于稀缺的解讀,很好地解決了我一直以來思索的問題:
如何在一個陌生的領域,自己當自己的導師,進行有效的刻意練習呢?
答案很簡單:給自己設立各種限制就行了.
在<刻意練習>這本書里,其實也提到過"給自己設立限制",并且舉了很多相關的例子,例如菲利普斯在平時訓練時,他的教練經(jīng)常給他設立一些意外的狀況給菲利普斯,以提高他的訓練效果.只不過,我并沒有認真了解,非得等到許久之后,偶然看到精英日課剛好說到這方面的內(nèi)容,才讓我有意識地重新思考.
當然,更有可能的情況是,我現(xiàn)在的認知水平"暫時未能"讓我察覺到我認知水平不夠,不足以讓我意識到我竟然遺漏了這么多知識 財產(chǎn).
精英日課138里,最后給出兩條結論:
1,最有價值的人類勞動是"有差別的"勞動,是你能不能給手里的資源增加一個創(chuàng)造性的附加值.
2.獲得創(chuàng)造性的一個好辦法,是人為設定一個限制,逼著自己在一個框架之內(nèi)尋找發(fā)揮.
這兩點,值得我在生活中實踐.
先看第二條,關鍵詞是一個字,逼!這個字,在這里不帶任何被迫的意思,是自己主動去逼自己.也不帶任何沖動,一時意氣之類的感情,它只是冷靜地在一個自定的框架內(nèi),嘗試各種可能,就像是把一把把鑰匙,放進鎖里嘗試,開了就開了,那就下一把鎖,不開就不開,那就下一把鑰匙.
那么,具體到現(xiàn)實,我該如何操作呢?
以寫作為例,我目前寫得不好,我覺得有哪幾方面可以改進的呢?詞匯,文章結構,邏輯,表達能力....
那么,假設我明天行動,只能選一個為目標來改進,我會選哪個呢?我會選詞匯,因為我現(xiàn)在在寫得這篇文章,我感覺我有很多意思想要表達出來,但詞匯貧乏,沒能很好地表達出來.
那么在以第二點結論為指導,解決方案是什么呢?
首先,我得先設定限制.目標就選日課138.這篇文章中,使用了以下資源:
設定好限制之后,就是自由發(fā)揮了:使用腦圖中的框架,用自己的話把這篇文章再寫一次.
這就是我目前想到的刻意練習與儉省者思維的實踐版1.0.
那么,實踐這個1.0版本,這個定在明天的計劃,是否具有可行性呢?如果有,可行性在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
1,時間,我明天除去上班睡覺等固定時間,約莫有5個小時空閑時間,是可以用于處理寫作.
2,精力,我明天把寫作安排在早上,以便可以將自己最好的精力投入到寫作中.
3,動機.荒廢了幾天,我的自我欲望暫且處于較低水平,但明天在寫作前,起床氣可能會影響到計劃的執(zhí)行,需輔以音樂,床頭黑板大字,
音樂暫定為高橋優(yōu)的<與名為現(xiàn)實的怪物戰(zhàn)斗>,大字報為 Act as if,so you are
4,經(jīng)驗,我目前在簡書寫了17738字,通過弗蘭克老師的課學習系統(tǒng)寫作知識,這為明天的計劃提供了參考
那么,明天的我,祝你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