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個從內(nèi)到外都很宅的人篡九,從未對旅游主動產(chǎn)生過興趣。從小就挺怕旅游榛臼,旅游給我的印象除了繁忙,就是煩和忙沛善。無論遠近長短,行程總會把心情變得瑣碎金刁,對風(fēng)光的欣賞僅僅停留在走馬觀花似地完成任務(wù),制造一大堆可能永久閑置在硬盤里的數(shù)碼照片以及隨著時間流逝越來越淡的旅游記憶胀葱。這不是我想要的收獲。
只除了兩次之外抵屿。
一次是在紹興,那是十年前的前單位組織的春游轧葛。那時剛工作不久搂抒,沒有自己的相機尿扯,更沒有智能手機,隨手拍照是很奢侈的想法衷笋。旅游車停在咸亨酒店附近,和一位極要好的同事跳下車,直奔咸亨酒店大堂爵赵,每人要了一大碗黃酒和一大盤鹵花生,推杯換盞起來空幻。同事跟我一樣,那會兒正是從普通青年蛻變成文藝青年的進程中秕铛,遠離單位不茍言笑正襟危坐的氛圍,話比我還多但两。兩個女人喝了又喝,吃了又吃谨湘,時而吐槽,時而大笑悲关,直到微醺才離座,險些忘記集合時間娄柳。在導(dǎo)游的責(zé)怪聲和車上領(lǐng)導(dǎo)冷颼颼的目光中,頭一回覺得旅游還是件挺爽的事情赤拒。
另一次是前年在新加坡,行程的倒數(shù)第二天挎挖,偷得浮生半日閑,抱著Kindle坐在海邊蕉朵,讀一會兒書崔涂,看一會兒云彩冷蚂,再讀一會兒書,再看一會兒云彩蝙茶。書翻了好多頁,上面的字卻一個都沒讀進去隆夯。腦子里仿佛在想什么,又仿佛什么都沒想√阒裕看似虛空的兩個小時過去后,心卻被填得滿滿當(dāng)當(dāng)宦芦。
于是這么總結(jié)了一下我的怪癖——假如非要用旅游來休養(yǎng)生息的話,理想中的方式應(yīng)該是:沒有緊湊的時間表调卑,也沒有嚴(yán)密的行程安排,只須找到一個山清水秀風(fēng)輕云淡的地方恬涧,讓我能與同道者把盞言歡,或一個人不被打擾地思考溯捆、閱讀或者寫作,以及發(fā)呆提揍。
為什么還喜歡發(fā)呆啤月?我一直覺得靈魂和軀體是可以分離的劳跃,靈魂出竅是個并非死后才會出現(xiàn)的狀態(tài)。有時候人的軀體過于急匆匆行進刨仑,便不小心把靈魂丟在了后面。
靈魂離開軀體的感覺其實挺妙杉武,你暫時會忘掉很多事情辙诞,像金魚那樣涌動著單純的失憶后的快樂飞涂,任他多少風(fēng)霜雨雪悲歡離合也不過是過眼云煙,一瞬間仿佛抵達波瀾不驚的心態(tài)最高境界封拧。我在工作忙得腳不點地時,常能達到這個境界泽西。
世上最平靜的人莫過于死去的人,最平靜的心莫過于不會再跳動的心捧杉。忙字拆開是心亡陕见,所以這大概是有人會工作成癮的原因:無論忙成怎樣一種陀螺味抖,仍能獲得一種不可思議的寧靜。獲得這種寧靜仿佛想喝高湯的人遇到了濃湯寶仔涩,且不提過程如何,口感還是略有類似的熔脂。
然而濃湯寶畢竟是濃湯寶,不是慢火煨就的高湯霞揉,口味再怎么類似,底蘊也大相徑庭适秩。于是久忙之人最怕陡閑绊序,被工作占據(jù)的軀體一旦真的靜下骤公,心如同潮水退去露出巖石,棱角冷硬淋样,溝壑縱橫,無一處能被忽視。閑下來的落寞更如巖石上掛的海藻刊咳,隨著浪潮一點一點侵襲,悄無聲息堆積娱挨,直至湮沒整個海灘。
所以必須發(fā)呆跷坝。發(fā)呆之后的心滿意足酵镜,大概是靈魂回歸軀體的結(jié)果淮韭。
“念情的人兒,你慢點兒走靠粪,停下來等一等你的魂兒蜡吧≌技”這首歌的這句詞很貼切,也正因為這句詞畔乙,才喜歡上了這首歌。
有些時候牲距,發(fā)呆的結(jié)果會是一種不經(jīng)意的驚喜。
一次心血來潮嗅虏,背上背包在這個城市漫步了十七公里,橫跨三個區(qū)去找一家心儀已久的書屋皮服,沿途除了偶爾拍照就是聽著音樂發(fā)呆。雙腿從輕松到沉重龄广,再回歸輕松硫眯,看著周圍天色從明亮到昏暗两入,再到萬家燈火。車水馬龍中裹纳,無人注意我這樣的獨自走路的行人,感覺說不出的自在和愜意剃氧。所謂“大隱隱于市”,隱形不在于別人看不見你阻星,而是能對你視而不見朋鞍。不引人注意,就不會有不安滥酥。
四個小時后,站在了那座書屋前畦幢,這是這次都市hiking的終點。心情卻沒有特別興奮禾怠,身體也沒覺得很疲憊返奉,只感覺一種平靜的欣慰吗氏。到達這個終點前,沒想過能走到污尉;站在它面前時,又覺得一切自然而然被碗。旅途中所有瑣碎尖銳的負面情緒都被發(fā)呆這塊麻布給包裹得嚴(yán)嚴(yán)實實仿村,等到終點展開時,看到的卻是星空的倒影蔼囊,甚至有一種剎那間所有傷口都愈合的輕松感。
從此我愛上了走路畏鼓,最愛的是走路過程中的放空。放空和發(fā)呆住在同一所房子里云矫,只不過一個是從外往里看,一個是從里往外看让禀。
人生說到底也不過是一場旅行。如果你感覺自己處于低谷痛阻、停滯不前,別擔(dān)心吼肥,你可能正在發(fā)一場驚天地泣鬼神前不見古人后沒有來者的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