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菜圖片
遠走他鄉(xiāng)很多年埠胖,除了過年回家糠溜,才能享用到這人間至味一艾粑粑。
一直以來我都以為是用艾蒿艾葉做的直撤,一下在網(wǎng)上找不到我熟悉的那種草非竿,今天無意間在百度圖片看到,才知道家鄉(xiāng)艾粑的艾葉谋竖,不是艾草红柱,而是清明菜,與艾葉截然不同的一種草蓖乘。所以家鄉(xiāng)的艾粑應該叫做清明菜粑粑锤悄。
此文為了親切習慣,入鄉(xiāng)隨俗驱敲,還是叫艾粑好了铁蹈。
小時候,過完年众眨,正月初的時候握牧,村人都閑著,這時候就是做艾粑的最佳時候娩梨,母親就會一早把我們兄妹幾個叫到身邊沿腰,今晚我們做艾粑吃,你們吃了早飯都去摘艾草狈定,越多越好颂龙,不準偷懶习蓬,十點之前必須回家,不然晚上就吃不上了措嵌。
那時候生活條件艱苦躲叼,能吃上肉就是孩子們最大的動力,再懶的孩子都會拼盡全力去干活企巢。
艾草是長在田間地頭的枫慷,嫩嫩的最好,葉子上總有一層白乎乎的顏色浪规,所以整個葉子霜綠色或听,如果開了花,就老了笋婿,開過花的艾草誉裆,愛美的小姑娘就掐下來捆成一捆,做成一束花(圖一)缸濒,當然回家免不了母親數(shù)落足丢,又不能當吃還耽誤時間。但小女孩兒樂此不疲绍填。
等艾葉拿回家霎桅,母親摘去艾葉中混進的雜草,洗凈讨永。然后燒一大鍋開水滔驶,往水中放一些蘇打,再把艾葉焯水卿闹,然后撈出放進一個盛滿打好井水的桶里揭糕。放一兩個小時換一遍水,為了去除艾葉里的苦味兒锻霎。
之后著角,擠干水分,放到菜板上剁碎旋恼,就跟北方過餃子的菜餡一樣吏口。菜剁好了,放到盆中的九米粉(糯米粉)里攪勻冰更,打上一個雞蛋产徊,放一些白糖,用開水和面蜀细,用筷子不斷攪拌,攪拌好后舟铜,晾一陣,等不燙手揉成面團奠衔,放在盆中醒一會兒谆刨,以便葉子和九米粉充分的融合塘娶,也更有粘性。
這時候痊夭,往往母親忙的是熱火朝天刁岸,滿臉通紅。
面和好了生兆,就是做餡了难捌。
這餡兒和包子餡兒做法類似,但食材不同鸦难,因為家鄉(xiāng)都喜歡吃臘肉,所以母親提前一天晚上就把臘肉泡在水里员淫,等第二天肉就泡好了合蔽,一大早就把臘肉煮熟放好。
面和好了介返,母親就把煮好的臘肉肥瘦各一半切切小粒兒拴事,在鍋里放上油,那臘肉炒出油圣蝎,在放上發(fā)好切好的梅干菜末刃宵,蔥花,再一起炒香出味兒徘公,盛出牲证,餡兒就做好了。
等餡兒放涼关面,就要開始包粑粑了坦袍,一般來說,我只有看的份兒等太,因為小做不好捂齐。
哥哥,父親就去幫忙缩抡,洗好手奠宜,到面盆里揪一小塊面放手心里少搓一下,壓扁瞻想,在用勺子放一勺餡兒压真,包成一個橢圓形就算大功告成。
家里人多内边,一般要包一大盆榴都,可以多吃兩頓。
粑粑包好之后就可以上鍋蒸了漠其,在蒸鍋里放上芭蕉葉嘴高,把艾粑放在葉子上竿音,絕對的純天然無公害。
最后大火二十分鐘就算大功告成拴驮。這時候我和哥哥弟弟都圍著鍋邊轉春瞬,一邊打鬧,一邊憧憬著鍋中美味套啤。
等母親一聲令下宽气,出鍋了,孩子們就抄家伙上桌潜沦。
臘肉的肉香和梅干菜的咸香氣撲鼻而來萄涯,串起來多年的美好的家鄉(xiāng)情結。
現(xiàn)在回家唆鸡,母親已經(jīng)垂垂老矣涝影,只能吃到嫂子做的艾粑了,但仍然懷念那艱苦歲月母親做的艾粑的味道争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