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社會學家执桌、被稱為是“德國的亞當斯密”的馬克思·韋伯提出的一個概念叫“志業(yè)”鄙皇。這個翻譯很妙,因為我們漢語中還有一個字叫“職業(yè)”仰挣。所謂職業(yè)就是job伴逸,就是一份工作。所謂志業(yè)就是志向和使命之所在膘壶,一輩子要為之而努力错蝴、而奮斗的那樣一種事業(yè)。
中國有一句俗話叫“有錢道真語颓芭,無錢語不真”顷锰,說的是在一個很市儈的社會,你想讓別人相信你的話就最好多掙錢亡问;在商業(yè)社會里官紫,你要是有了錢,你說的話就有可能是真理州藕,哪怕是一句平平淡淡的話束世。
吳伯凡老師用王陽明舉例,講志業(yè):
王陽明在57年的一生當中床玻,他做官做到了在明朝能夠封侯毁涉。據說明朝只有兩個人是因為文官立下武功而被封侯的,明朝二三百年的歷史當中只有兩個人锈死。按照儒家的價值標準贫堰,王陽明叫古今之完人。因為他實現了儒家所說的三不朽馅精。什么叫三不朽?就是立功(平王叛亂和匪亂)粱檀、立德(信徒眾多)洲敢、立言(王陽明哲學)。
他能做出這么大的成就茄蚯,尤其是在世俗的這些功名利祿之外压彭,能夠在歷史上,在思想上有那么高的地位渗常?可以用我們前面提到的那個詞——“志業(yè)”來解釋壮不。
志業(yè),也叫天職皱碘,就是你活在這個世上做各種各樣的事询一,說各種各樣的話,不是出于功利的考慮,而是出于一種強烈的使命感健蕊。
王陽明確實是那種有強烈使命感的人菱阵,他在讀私塾的時候,有一天突然問老師讀書的目的是什么缩功,老師說讀書的目的就是像你爸爸那樣中狀元晴及,然后做官。對老師的這個回答王陽明表示了他的不屑嫡锌,他覺得讀書不應該就是像他老爹那樣虑稼。他的老爸王華應該是很優(yōu)秀的了,能夠中狀元势木,在當時的人們看來那是了不起的蛛倦。
王陽明也清楚,在那個年代跟压,只有通過科舉你才能夠做官胰蝠,你才能為老百姓做事情,你才能夠談得上為生民立命震蒋,為萬世開太平茸塞,所以他也去應試。
從王陽明整個一生來看查剖,他的仕途很坎坷钾虐,因為仗義執(zhí)言挨了廷杖,差點被打死笋庄,打入刑部大牢效扫。后來出來回老家,在一路上遭到追殺直砂,最后勉勉強強做了一個小的不能再小的官菌仁,發(fā)配到貴州去一個叫龍場驛的地方。即使他后來立下了那么大的功勞静暂,也總是招人暗算济丘。
但他為什么能在那種被排斥、被打壓洽蛀、被陷害的情況下還能做那么多的事情呢摹迷?原因就是三個字,不動心郊供。
他在年輕的時候有一個高人見了他以后峡碉,說此人必成大事。別人問說為什么驮审?那個人說鲫寄,我跟他說話的時候吉执,他能夠做到不動心,寵辱不驚塔拳,這是很少有人能夠做到的鼠证。
我們今天來問,為什么他能夠做到寵辱不驚靠抑?我覺得就是因為他心里有一個遠大的目標量九,有一種天職,我干這份小職業(yè)不是我的目的颂碧,雖然我也必須得干這件事情荠列;你們用各種方法整我的時候,我是不走心的载城,因為我想著別的事情肌似,能應付過去就應付過去;你說要科舉我就科舉诉瓦,但是我不會把自己的定位搞的很low川队,讓自己升官發(fā)財。
因為他總是在想著一件事情睬澡,就是成為圣人固额。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煞聪。由于他心里一直有這個目標斗躏,他面對階段性不順的時候,有一種居高臨下的包容和忽視昔脯,不會因為眼前種種紛擾讓自己忘記那個目標啄糙。
王陽明臨終的時候,他的弟子問他說云稚,先生隧饼,你還想留下什么話?他的話只有八個字静陈,但是流傳至今燕雁。
這八個字是——“我心光明,夫復何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