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練習告別》
文/小灰灰
如果你的家人正面臨死神的考驗该镣,你會怎么做?你還會一如既往的像個沒事兒人一樣正常的過著每一天嗎损合?會當這件事情從來都沒有發(fā)生過嗎?或許跋炕,你可以做到正常的工作與生活律适,可是內(nèi)心的侵蝕與折磨遏插,卻是無法揮去的纠修。
在社會文明發(fā)展的當下,醫(yī)學領(lǐng)域中新興出了一門邊緣性交叉學科“臨終關(guān)懷”它并不是一種醫(yī)學治療法扣草,而是一種醫(yī)療護理的尊稱,它幫助一些即將離開人世的患者得到靈魂上的解救鹰祸,并進行靈性關(guān)懷密浑,加上正規(guī)的保守治療與護理,減輕與延緩疾病的發(fā)展肴掷,減少病人的痛苦背传。人在彌留之際,身邊有一個重要的親人陪伴著或者有一位“臨終關(guān)懷”護理者給你慰藉與支持痴脾,或者對這位將死之人是一種溫暖的解脫方式梳星。《練習告別》就是在陪伴癌癥患者的最后時光下所寫的冤灾。
《練習告別》是藝術(shù)家瑪麗安·庫茨在得知丈夫(《獨立報》首席藝術(shù)評論員湯姆·盧布蘭)患有癌癥之后,以一個妻子的角度記述下丈夫在人世間最后時光的情感類作品匿垄。面對生離死別归粉,再看著牙牙學語的兒子,深愛著丈夫的瑪麗安內(nèi)心倍受煎熬届榄,可是她不允許自己從此一蹶不振倔喂、她不允許自己被死神打倒铝条。雖然每個人在死神面前是如此的毫無抵抗力與不堪一擊,可她仍然選擇勇敢顾复、堅強的去面對鲁捏。
每一個生物都將面臨生、老给梅、病、死這一自然規(guī)律包帚,人生也像“春夏秋冬”四個季節(jié)一樣變幻無常运吓,誰也不知道明天或者意外哪一個先到來。就在昨天谋梭,處在大好青春年華的園園,在晨練的路上瓮床,被一輛來勢洶洶的面包車給撞了产镐,原本一個富有朝氣、充滿活力的年輕女子癣亚,她的生命就在這場意外中,被剝奪了吼鱼。意外來的如此突然绰咽,她還未曾與家人告別,還來不及多抱抱年僅5歲的女兒琐谤,她在這個世界上的生活才剛剛開始玩敏,她連愛人與女兒的最后一面都沒有見上质礼,就這樣匆匆的走了织阳。逝者已逝,卻給生者留下來了無法言表的痛苦唧躲。雖然都是面臨死亡,可是有妻子陪伴饭入、與病魔做斗爭的湯姆·盧布蘭就比園園幸福多了肛真。
自從丈夫湯姆·盧布蘭確診患有腦瘤之日起,她常常會突然開始哭泣乾忱,她覺得自己突然像“行尸走肉”一般失去了靈魂與動力历极,全身都像打了麻醉劑一般軟弱無力,只有在18個月大的兒子艾弗面前执解,才會抑制止心中的悲傷纲酗。她曾經(jīng)以為,自己會和其他普普通通的家庭一樣右蕊,和丈夫吮螺、兒子會永遠幸福快樂的生活在一起鸠补,不會離婚、也不會死亡规惰,只會一起慢慢的變老泉蝌。湯姆沒生病之前揩晴,她和湯姆經(jīng)常會在廚房一起做飯贪磺,一起分享美食。從得知湯姆病情并通知手術(shù)之日起寒锚,因手術(shù)的需要,湯姆的體重不能超標苏研,她就陪著丈夫一起減肥腮郊,一起戒煙,互相督促轧飞、互相鼓勵过咬。對于丈夫患病、治療方案掸绞、手術(shù)結(jié)果、以及手術(shù)所帶來的不確定性等等情況烫幕,她都以郵件的形式敞映,給所有的親朋好友帶去消息,內(nèi)心同時渴求他們的關(guān)注與重視振愿。在《練習告別》中,我看到了妻子瑪麗安與丈夫面對死亡臨危不懼萍歉,有“生亦何哀档桃,死亦何苦”之精神。
前蘇聯(lián)著名的無產(chǎn)階級作家、布爾會維克戰(zhàn)士尼古拉阿列克謝耶維奇奧斯特洛夫斯基(名字真長)的一句話丛晌,我覺得與湯姆在經(jīng)受病魔打擊后所表現(xiàn)出來的堅強與勇敢非常相似斗幼,“我感到逐漸虛弱,所以我趁著我還能覺出心中的烈火谋逻,趁著我的腦子還清楚桐经,我就趕快抓緊每一分鐘的時間。死亡在守候著我阴挣,我就更加強了我對生活中的一切悲慘遭遇:瞎眼、不能動茎芭、劇烈的疼痛誓沸。盡管這個樣子,我仍然是非常幸福的人”湯姆從來沒有把自己當成將死之人拜隧,面對疾病毫不低頭洪添,從醫(yī)院回到家以后,雖然每天都需要吸氧薇组,但他的沖勁仍然與之前的正常生活無兩樣坐儿,保持著原有的活潑與穩(wěn)健,熱愛生活炭菌,繼續(xù)創(chuàng)作逛漫。用他自己的方式過著余下的每一分每一秒。
每個人赤條條的來到這個世界上克握,雖然過著不同的人生,卻都奔著相同的方向前進菩暗,那就是“死亡”,它是每個人最終的宿命旷坦。奧斯特洛夫斯基還說佑稠,生命對于每個人只有一次,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舌胶,他不會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漱办。
寫自于2017年6月10日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