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記參觀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
2009年4月中旬我們在老師帶領下,在古都西安進行了為期一周的考古實習寒锚。先后參觀了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劫映、半坡遺址博物館、乾陵刹前、漢陽陵博物館泳赋、西安碑林博物館等±恚考古實習結束后祖今,大家都覺收獲頗豐。就我個人而言拣技,讓我最震撼的還是秦始皇陵兵馬俑千诬。
4月11日上午,我們參觀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膏斤。在導游的帶領下徐绑,我們班的同學首先參觀秦始皇陵文物陳列館。該館的大廳中立著一個巨大的兵馬俑和一個小女孩莫辨,他們手牽著手(如圖)傲茄。導游告訴我們毅访,這是2008年國際奧組委在參觀兵馬俑時贈給博物館的,寓意“古今對話”烫幕。
據(jù)導游介紹俺抽,自秦兵馬俑博物館于1979年10月1日開館至今,已有眾多國家的黨政首腦參觀過這個博物館较曼,更有數(shù)以百萬計的中外游客不遠萬里來參觀這個人類奇跡磷斧。法國總統(tǒng)希拉克曾留言說:“世界上原有七大奇跡,秦兵馬俑的發(fā)現(xiàn)捷犹,可以說是第八大奇跡了弛饭。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過埃及萍歉。不看秦俑侣颂,不算真正到過中國∏购ⅲ”美國前副總統(tǒng)蒙代爾也說憔晒;“這是真正的奇跡。全世界人民都應該到這里看一看蔑舞【艿#”從這些高度凝練的話語中,我們不難看出秦俑的歷史價值及藝術價值攻询。
說到兵馬俑不得不提到秦始皇从撼。秦始皇姓贏名政,他“奮六世之余烈”钧栖,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tǒng)一的低零、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制的封建王朝——秦王朝拯杠。他認為自己德兼三皇掏婶,功過五帝,并且希望自己的子孫后代世襲潭陪,所以自稱“始皇帝”雄妥。為了鞏固政權,他建立了以皇帝為中心的三公九卿官僚制度畔咧,統(tǒng)一國家的法律茎芭、貨幣揖膜、度誓沸、量、衡和文字壹粟,以郡縣制取代了分封制拜隧。在統(tǒng)一全國之后宿百,對內發(fā)展農業(yè),對外發(fā)展經濟洪添,并且采取遠交近攻政策垦页,使國力不斷增強。同時為了抵御匈奴的侵擾干奢,還修筑了舉世聞名的萬里長城痊焊。正所謂“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忿峻,秦始皇雖然勤于政務薄啥,但是為了統(tǒng)一思想,他“焚書坑儒”逛尚,為了享樂垄惧,曾募集70萬刑徒修建“覆壓三百余里”的阿房宮,給人民造成了沉重的負擔绰寞。公元前210年到逊,在出巡途中,秦始皇暴病死于河北沙丘滤钱,終年50歲觉壶,死后葬驪山腳下的陵墓之中。
我國歷代皇帝大都為自己營造巨大而豪華的陵墓菩暗。秦始皇也不例外掰曾。他在13歲即位時,就下令為自己修建陵墓停团。秦始皇陵墓南靠驪山旷坦,北面與渭水相鄰。驪山風景如畫佑稠、綠樹成蔭秒梅,據(jù)史書記載:“驪山山南多美玉,山北多黃金”舌胶,秦始皇正是貪其美名而葬在這里的捆蜀。在中國古代,帝王陵墓在建設上都遵循 “雖死猶生”的思想幔嫂,而秦始皇陵就是依照當時的秦咸陽宮的規(guī)模修建的辆它。那么秦陵地宮的內部到底埋藏多少奇珍異寶呢?據(jù)《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秦陵“穿三泉履恩,下銅而致槨锰茉。宮觀百官,奇器珍怪切心,徒藏滿之飒筑。令匠作機弩矢片吊,有穿近者輒射之。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协屡,上具天文俏脊,下具地理。以人魚膏為燭肤晓,度不滅者久之爷贫。”《史記》只對秦陵內部做了大概的描述补憾,陵內的實況沸久,我們只能等到陵墓發(fā)掘的那一天了,相信到時候一定會引起全世界考古界的轟動余蟹。
走到秦始皇陵分布圖前卷胯,導游告訴我們:1974年3月,臨潼縣西楊村村民楊志發(fā)在距離秦始皇陵東1.5公里的地方打井時威酒,意外地發(fā)現(xiàn)了許多陶人碎片窑睁,經考古工作者探測,這是一個長方形的兵馬俑坑葵孤。1976年通過鉆探担钮,在此坑的北側20米和25米處分別又發(fā)現(xiàn)了兩處兵馬俑坑。按照它們發(fā)現(xiàn)的時間定名為兵馬俑一尤仍、二箫津、三號坑。? ? ?
三個坑的總面積為20780平方米宰啦。這一發(fā)現(xiàn)震驚中外苏遥,為了妥善保護這些罕見的、具有重要歷史價值的文物赡模,在遺址上修建了秦兵馬俑博物館√锾浚現(xiàn)在“世界第八大奇跡”已成為秦俑的代名詞,這里被列為中國十大名勝之一漓柑,還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為世界文化遺產教硫。
秦俑坑是秦軍的縮影,它生動地再現(xiàn)了當時秦國兵強馬壯的威武場面辆布,李白在詩中描寫的“秦王掃六合瞬矩,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云锋玲,諸侯盡西來景用。” 生動地再現(xiàn)了秦軍橫掃六國嫩絮、舍我其誰的磅礴氣勢丛肢。
我們在導游的帶領下來到一號坑前。一號坑是整個軍陣的主體剿干,也是三個俑坑中面積最大的一個蜂怎。它東西長230米,南北寬62米置尔,深5米杠步,面積14260平方米。為坑道式土木建筑結構榜轿,東西兩端各有斜坡門道5個幽歼,坑道內有10個2.5米寬的夯土隔墻,把整個俑坑分為中間9條直通道谬盐、四周回旋相同的坑道甸私。隔墻上架著粗大的橫梁,再鋪蘆席飞傀、細泥和填土皇型,底部以青磚墁鋪。一號坑按實戰(zhàn)軍陣排列砸烦,為步兵和戰(zhàn)車組成的一個長方形的軍陣弃鸦,由前鋒、主體幢痘、側翼唬格、后衛(wèi)四部分組成。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面東而立的就是前鋒部隊颜说,南北西端各有一排面外側立的武士俑是側翼和后衛(wèi)购岗,他們是為了防止敵人旁敲側擊和從背后偷襲。中間有38路面東而立的縱隊门粪,這就是主體部分藕畔。從這里也體現(xiàn)了古代軍陣布陣的一個重要原則“前鋒必銳,整體必宏”庄拇。也就是說把一個軍陣比喻成一把劍注服,如果一個軍陣沒有精銳的前鋒,那么這個軍陣就像是一把無鋒的劍措近,便失去了殺傷力溶弟,由此可見前鋒部隊的重要性。
一號坑以北20米瞭郑,就是秦始皇兵馬俑的二號坑了辜御。平面呈曲尺形,面積為6000平方米屈张。是由步兵擒权、騎兵袱巨、車兵、弩兵共同組成的軍陣碳抄,由4個小陣組成愉老,這四個單元有機聯(lián)系構成一個大陣,又可以分開構成四個獨立的小陣剖效,能攻能守嫉入,自我保護能力強,反應迅速璧尸,可以說是當時世界上反應最快速的一支部隊咒林,簡稱“特種部隊”。二號坑的四個單元中有三個單元配有車兵爷光,戰(zhàn)車占到整個軍陣面積的半數(shù)以上垫竞,證明在秦代車兵仍為作戰(zhàn)的主要兵種。
三號坑在一號坑以北25米蛀序,面積520平方米件甥,平面呈凹字形,是三個俑坑中面積最小的一個哼拔。僅出土了4馬1車和68個陶俑引有。這些陶俑的排列形式與一、二號坑完全不同倦逐。一譬正、二號坑是按實戰(zhàn)軍陣排列的,而三號坑則是面向內相向夾道式排列檬姥;三號坑武士俑所持兵器也與一曾我、二號坑內武士不同。一健民、二號坑中陶俑所持兵器有遠射程的弓弩抒巢,近距離格斗的矛、戈秉犹、劍等蛉谜,而三號坑內只發(fā)現(xiàn)了一種無刃兵器銅殳。銅殳在秦代是一種專門用于儀仗的兵器崇堵。在北廂房內還發(fā)現(xiàn)了殘鹿角一件型诚、動物朽骨一堆,可能是專供戰(zhàn)前占卜或禱告活動的場所鸳劳。通觀三號坑整個布局狰贯,應該是整個地下軍陣的指揮部——軍幕。
秦俑坑當中既有“決勝于千里之外”的強大軍陣,又有“運籌于帷幄之中”的將領涵紊,可見其思慮嚴密傍妒,布局嚴謹了。秦俑坑不僅是一座不朽的藝術寶庫摸柄,而且還是一座巨大的秦代武器庫颤练,出土的兵器,都雄辯地說明了:在2000年前塘幅,中國的冶煉金屬工藝以及技術標準化的管理水平就已經是世界第一流的了。
在參觀銅車馬展廳尿贫,導游說道电媳,“如果說秦俑坑是大中顯武的話,那么銅車馬展廳就是小里透文了庆亡。前者把我們帶入兵戈相交的戰(zhàn)場匾乓,而后者則使我們感受到了舒適的宮廷生活∮帜保”它們雖然都是秦陵的陪葬物拼缝,但是卻從不同的側面反映出那個時代的歷史文化。1980年12月彰亥,在秦始皇陵西側20米處咧七,發(fā)掘出土了兩乘大型彩繪的銅車馬。按照當時發(fā)現(xiàn)的順序任斋,他們分別被編為一號和二號銅車馬继阻,當時他們都被埋在7米深的坑里,外面用一個木槨裝著废酷。據(jù)考證瘟檩,這兩乘車的體積均為真車真馬的二分之一,它們處處都依照真人澈蟆、真車墨辛、真馬制造。當年秦始皇五次巡游天下時趴俘,這兩乘車就是車隊中的兩乘睹簇。兩乘車都是駟馬單轅,呈前后縱向排列寥闪,前面的一號車叫“高車”带膀,也叫“立車”,趕車的御官和乘車人都站在車上橙垢。二號車叫“安車”垛叨,亦稱“辒辌車”,分為前御室和后乘室,兩室之間隔以車墻嗽元。御官坐在前御室敛纲,主人坐在后乘室。乘室前面和左右兩側各有一個車窗剂癌,后面留門淤翔。門窗都可以靈活啟閉,窗上的小孔可以調節(jié)空氣佩谷,從中外望旁壮。車上有橢圓形傘狀車蓋,而這圓形的華蓋和方形的車廂谐檀,也體現(xiàn)了古人“天圓地方”的思想抡谐。此車通體施以白色為底色的彩繪,顯得華麗富貴桐猬,可能是供秦始皇的嬪妃乘坐的麦撵。一號車上配備有弓弩、劍溃肪、盾牌免胃,駕車者帶有官帽,說明這輛車是用來開道和保護后面二號車安全的惫撰,所以也叫立車羔沙。
據(jù)史料記載,秦始皇的車隊共有“九九八十一”輛車厨钻,而秦始皇乘坐的并不是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這種安車撬碟,而是由六匹馬駕轅的一輛純金的馬車。它很可能也被作為秦始皇陵的一個陪葬品埋在了秦陵附近莉撇。說不定到不久的將來金車也會被發(fā)現(xiàn)呢蛤。
“泱泱中華,浩浩大秦”棍郎。參觀完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其障,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從進入博物館的那一剎那涂佃,我就被秦始皇的霸氣威懾住励翼。中國歷史上有成就的皇帝有很多,但秦始皇只有一個辜荠。兵馬俑造型逼真汽抚,氣勢恢弘,再現(xiàn)了兩千多年前秦國軍隊傲視天下伯病、橫掃六國的英雄氣概造烁。
人民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撫今追昔,我們感慨萬千惭蟋。在贊嘆兵馬俑恢弘氣勢的同時,也不得不佩服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苗桂。正是這些能工巧匠的辛勤付出才造就了“世界第八大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