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韋志學
圖:韋志學
字:1760字
大家好器躏,我是愛閱讀愛思考愛寫作的韋志學俐载。
猜謎語的游戲蟹略,你玩過嗎登失?這可是古而有之,不管是元宵節(jié)挖炬,還是中秋節(jié)揽浙,都常有猜燈謎的游園活動。在我國古代意敛,謎語被稱作“廋(sou 第一聲)辭”或“隱語”馅巷,它可是我國民間文學的一種特殊形式。2008年6月7日草姻,謎語經(jīng)國務(wù)院批準列入了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钓猬。
謎語可算是一種文字游戲,謎語一般由三部分組成:謎面撩独、謎目和謎底敞曹。謎面是謎語的主要部分账月,類似于題目,公開讓人們猜測澳迫;謎目是給謎底限定的范圍局齿,比如“打一人”“打一物”或“打一個成語”等,可以看作是聯(lián)系謎面和謎底的“橋梁”橄登;而謎底就是謎面所提出問題的答案抓歼。
而謎題呢?從字面上理解拢锹,就是“像謎一樣的題目”谣妻,這意味著它們可能是難以解決的問題,或許有答案卒稳,或許還沒能找出答案拌禾。
一篇文章,如果能以回答謎題作為寫作導向展哭,那就是能抓住讀者的關(guān)注和閱讀的興趣——從這個角度來看湃窍,寫作的風格或許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文章包含有謎題匪傍,作者能夠發(fā)現(xiàn)一些奇異的事實擺給讀者看您市。也就是說,謎題是文章的救星役衡。
文章平鋪直敘茵休、毫無文氣,其原因就是內(nèi)容沒有包含謎題手蝎。
那么榕莺,問題來了,什么是謎題棵介,你見過它長什么樣的嗎钉鸯?
那還真有一個經(jīng)典的例子,它來自趙本山邮辽、高秀敏和范偉的小品《賣拐》唠雕。那是2001年的春晚了,小品里有一句經(jīng)典的臺詞:“我就納悶了吨述,同樣是生活在一起的兩口子岩睁,做人的差距怎么就這么大呢?”凡是看過這個小品的人揣云,估計很多都會記著了這一句臺詞捕儒,因為它展開了一個有趣的提問方式,但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它就是一個謎題的范例邓夕。
這句話有三個分句刘莹,第一個分句就提出了謎題:納悶亿笤;第二個分句控制了兩個人的生活情境;第三個分句是做比較栋猖,比較了兩人做人的差距净薛。我們也可以把第一句調(diào)整到第三句的位置,現(xiàn)在放在第一個位置蒲拉,它起到了強調(diào)的作用肃拜。
“有的……有的……”句型其實在小學一年級我們就用到了,那時老師常拿它來給我們造句:“下課了雌团,同學們有的在跳繩燃领,有的在扔沙包,有的在玩老鷹捉小雞锦援,大家玩得可開心了猛蔽。”沒想到現(xiàn)在論文和著作中經(jīng)常發(fā)現(xiàn)這樣的句型:比如灵寺,同樣是樹葉曼库,為什么有的葉邊緣是平滑的,有的葉邊緣卻是鋸齒狀的略板?同樣是瀕危的野生動物毁枯,為什么有的能夠得到很及時的保護,降為易危物種叮称,比如熊貓种玛,而有的卻走向了滅絕,比如斑鱉瓤檐?同樣是出售電影票赂韵,為什么有的國家可以隨到隨坐(歐美),有的國家卻必須要對號入座(亞洲)挠蛉?等等祭示。不同的是,小時候用“有的……有的……”造句只是陳述碌秸,沒有疑問绍移。
現(xiàn)在我們就可以多用這個句型來訓練我們的提問能力。這個句型實際上是把“三步提問法”http://www.reibang.com/p/0ed5c71607f3里提到的哪里讥电、誰、什么時候這三個問號給具體化了:為什么有的地方……有的地方??轧抗?為什么有的人……有的人……恩敌?為什么有的時候……有的時候……?我們通過比較不同地區(qū)横媚、個人纠炮、時間在因變量月趟、自變量上的差異來獲得關(guān)聯(lián)知識。
也就是說恢口,我們可以用這個句型描述我們發(fā)現(xiàn)的謎題孝宗,并把謎題轉(zhuǎn)化為研究問題。而找到有趣的謎題是研究與寫作中最難的部分耕肩。這需要我們留心我們的生活因妇,特別是留心生活中反常的現(xiàn)象,找到那些跟常識猿诸、現(xiàn)實或者理論不一致的現(xiàn)象婚被,找到那些讓我們想不通、覺得費解的問題梳虽,并多問自己“為什么”址芯。
為什么我們的寫作要找有趣的謎題呢?
首先窜觉,謎題能夠激起讀者的注意力谷炸。只有讓讀者感到新奇有趣的文章,才有可能帶來好的閱讀體驗禀挫。而也只有有讀者閱讀的文章淑廊,它才會體現(xiàn)價值。
其次特咆,回答謎題的過程就是我們豐富認知的過程季惩。謎題之所以成為謎題,那是因為我們發(fā)現(xiàn)的內(nèi)容違背既有常識腻格,而這往往能揭示世界的復雜性和自己現(xiàn)有知識的缺陷画拾。找出答案,就意味著能刷新對世界的認知菜职。
最后青抛,解答謎題可能會幫助我們看清曾有的偏見。因為解答謎題的過程酬核,就是在一個問題上越來越深入蜜另,越來越能發(fā)現(xiàn)事情真相的過程。
美國天文學家嫡意、天體物理學家举瑰、宇宙學家、科幻作家卡爾·薩根曾寫有一本書《魔鬼出沒的世界:與其咒罵魔鬼的黑暗蔬螟,不如點亮一支科學的蠟燭》此迅,這題目很有意思,其實,我也想說耸序,與其詛咒黑暗忍些,不如點亮一支蠟燭——每一個謎題,都像一個黑暗的區(qū)域坎怪;每解答出一個謎題罢坝,就像是在黑暗中點亮了一支蠟燭。隨著蠟燭越點越多搅窿,我們認知的黑暗就會一點點消失嘁酿;保持“尋找謎題——解答謎題”這個動作,我們就會生活在一片光明之中戈钢。
想想痹仙,都覺得很美好。
? ? ? ? ? ? ? ? ——本篇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