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社團結(jié)束前20分鐘草草把感受記錄下來杖虾,果然倉促引歧義,可見記錄必須要靜下心來認真寫精盅,才能把所思所想真正表達到位帽哑,不致引起誤解。
今天上午一二節(jié)就講了兩封書信叹俏,都是訣別信妻枕,一封是林覺民的《與妻書》,大家耳熟能詳粘驰,一封是陳曉軒被關(guān)在渣滓洞七年后終于有機會寫給妻兒的《以后不要記掛我屡谐,多關(guān)心孩子》,林覺民和陳曉軒處于不同的時代蝌数,一個為了推翻滿清政府愕掏,慷慨赴死,一個為了新中國的解放壯烈犧牲顶伞,他們的死就如司馬遷所說:人固有一死饵撑,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枝哄!他們的死重于泰山肄梨,永遠讓后人銘記!
林覺民當年才22歲挠锥,才華橫溢众羡,英氣勃發(fā),相傳在獄中滿清審犯人的官員都被他的才華和大義凜然深深折服蓖租,不僅給他解了枷鎖粱侣,還給他端茶遞水羊壹,林覺民完全可以不死,但是他處于那個黑暗的社會齐婴,不幸生在當時的中國油猫,他沒有一絲猶豫毅然選擇以死明志,當時在被窩里看趙立新老師讀信柠偶,整個哭成淚人情妖,自己在荔枝FM上讀時,一度哽咽讀不下去诱担。
第二封信一樣毡证,讀完和學(xué)生交流,十二三歲的孩子們完全理解蔫仙,有位七年級的孩子站起來說:他們用他們的犧牲給老百姓以啟發(fā)料睛,他們的死是多么光榮偉大,雖然他們倆人都拋下妻兒摇邦,卻換的千千萬萬的人民的生恤煞,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
說的多好笆┘居扒!
因為過于沉重的話題,中間插了一個劉若英寫給自己的信法梯,讓孩子們平復(fù)了一下心情苔货。
第四封信,對于和平年代的很多輕視自己生命的年輕人來說立哑,也許是一個善意的提醒吧。
臺灣著名作家黃春明寫給自殺的二兒子黃國俊的一封信姻灶,讓人悲痛不已铛绰,他的兒子也是才華出眾,在2003年32歲時自殺产喉,一年后老父黃春明寫下此信捂掰,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老父親全信竟然沒有一個死字曾沈,如小學(xué)一年級的學(xué)生一樣寫著这嚣,兒子,你沒回家吃飯塞俱,你媽媽都不會做飯了姐帚,家里的米都長象鼻蟲了……
兒子,你媽媽她做米飯都不知放多少米多少水障涯,媽媽活著就是給你做飯的……
多么可惜罐旗,可悲……
逝者解脫了膳汪,而活著的人卻陷入了災(zāi)難……
縱觀近年來,有多少小學(xué)生初中生自殺九秀,又有多少高中生大學(xué)生為情為愛放棄了自己的生命遗嗽,誠如前文所說,林覺民鼓蜒,林曉軒痹换,包括歷史上的文天祥,明末16歲慷慨赴死的少年將軍夏元淳都弹,他們的死晴音,讓人銘記于心,后世永不忘缔杉,可是為了負心的男友/女友而自殺的大學(xué)生們锤躁,你們的死,豈不是讓親者痛或详,仇者快系羞?
小學(xué)生初中生們出現(xiàn)的輕生,更是讓人心痛霸琴,無言表達椒振,柴靜在《看見》中記敘過,在動亂的年代人人都只求能生存就不錯了梧乘,物質(zhì)豐盈的今天澎迎,孩子們的心理承受能力如此之低,誰之殤选调?
有人說夹供,黃春明的這封信應(yīng)該收入中小學(xué)語文課本。
珍惜生命仁堪,這是對和平年代哮洽,當今社會的孩子們說的!
兩種死弦聂,兩種價值鸟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