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代美髯書法大師于右任(1879-1964)先生寫過一副“倚榻聞香終日坐光酣,披書對月古人來”,皓月當空脉课,青編在手救军,孔孟老莊,班馬韓柳下翎,這些個親切鮮活的老朋友撲面而來缤言,大家促膝而談宝当,豈不快哉视事!
??? 于先生還有一副“明月一壺酒,清風萬卷書”缝彬,很恬淡萌焰,也很瀟灑。
??? 和于先生上述兩副意趣類似的谷浅,有一副“得好友來如對月扒俯,有奇書讀勝看花”奶卓。好多人講這副對聯(lián)是清代書法家王文治(1730-1802)所作,其實不然撼玄,明代大書畫家董其昌(1555-1636)早就寫過了夺姑。
??? 下面看一副講讀書人如何“饞”書的,用詞饒有趣味掌猛∩唬“愛客快傾新釀酒,耽書貪趁未殘燈”留潦,書寫者是清代學者只盹、大書法家何紹基(1799-1873)。
??? 大家看兔院,燈油將盡殖卑,讀興正濃。夜眠人靜后坊萝,抓緊時間孵稽,再好好看一會吧。一個“貪”字十偶,把再過最后一把癮的“饞”味寫得活靈活現(xiàn)菩鲜。
??? 古人讀書遠沒有現(xiàn)在方便,看看清代書法家楊沂孫(1812—1881)先生的這副“名酒過于求趙璧惦积,異書渾似借荊州”接校。
??? 關于得書之難,不用說這副對聯(lián)所處的清朝了狮崩,就說我小時候的上世紀七蛛勉、八十年代,爸爸是老師睦柴,偶爾從鎮(zhèn)上買一本課外書回來诽凌,那真是欣喜若狂。現(xiàn)在還記得小學五年級翻來覆去坦敌、一遍一遍看《上下五千年》的情景侣诵。三字經里講“人遺子,金滿籯狱窘;我教子杜顺,惟一經”,對古人來說训柴,書籍可真是寶貴財產呀哑舒。
??? 這里“異書渾似借荊州”,把書的珍貴說到極致了——不僅用“荊州”表示書價值連城幻馁,更讓人聯(lián)想到劉備借到荊州后就想據為己有洗鸵、不想再還了越锈。
??? 清代“揚州八怪”之首金農(1687—1763)先生的“且與少年飲美酒,更窺上古開奇書”膘滨,語氣爽利甘凭,也很瀟灑。
??? 金先生還有一副“奇書手不釋摇天,舊友心相知”粹湃,也寫得清新可愛。
??? 清代文人童華 (1675—1739)先生的“四壁圖書小鄒魯泉坐,一庭風月古羲皇”为鳄,讀來便覺“儒風道氣”撲面而來。
??? 上聯(lián)中的“鄒”和“魯”腕让,分別是孟子孤钦、孔子的家鄉(xiāng)〖悄常“四壁圖書小鄒魯”意思大概是——四壁圖書滿載孔孟之道司训,入得書房,就好像置身孔孟教化之邦液南。
??? 下聯(lián)“一庭風月古羲皇”,“羲皇”就是“三皇五帝”中的“三皇”之一伏羲氏勾徽。這一句意思大概是——庭有風月滑凉,心無雜事,好像生活在幽靜祥和的上古時代喘帚。
??? 下面再看何紹基先生的“室無長物惟黃卷畅姊,庭有清陰滿綠蘿”,用語雖然平淡吹由,但細嚼起來似乎也很有深意——房間里沒什么值錢的東西若未,除了書還是書;院子里滿是綠蘿倾鲫,遍地淸陰粗合。短短14個字萍嬉,描繪出了一個書卷和綠蔭的世界,一片寧靜祥和的世界隙疚,一個讀書人的桃花源壤追。
??? 最后再說一副集字聯(lián),集的是明末清初書法大師王鐸(1592-1652)的字峻呕,“閑居足以養(yǎng)志利职,至樂莫如讀書”,直抒胸臆瘦癌,把讀書的樂趣直接說出來了猪贪。其中的“至樂”到底是什么樣的“樂”呢?大家可以自己體會體會
(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