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
今天讀完了3月份的第二本書窝爪,村上春樹的《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么》,第一本書是加西亞·馬爾克斯的《霍亂時期的愛情》脓豪。看起來似乎還不錯忌卤,其實非常汗顏扫夜,2019年前三個月完整讀完的也就是這兩本書而已。
即使是一個月讀兩本埠巨,也算是龜速,我知道很多人一天就可以讀完一本書现拒,效率非常高辣垒。但,讀書這件事不能攀比印蔬,讓我一天翻完一本書勋桶,和完全沒讀是一樣一樣的。年齡大記性差年輕時讀書少侥猬,未經過讀書訓練例驹,所有這些必須完全接受,然后按照自己的節(jié)奏一點點來退唠。
《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么》這本書讀得還是非常順暢的鹃锈,比《霍亂時期的愛情》乃至以前村上春樹的另一部更有名的《挪威的森林》感覺都好。也許是因為作者在談論自己喜歡的事情瞧预,書中每頁文字都富有感情屎债、誠意滿滿且充滿了生活的哲理仅政。
感
這本書是村上春樹20多年長跑生活的真實描述,作者通過對跑步這件事的誠實記錄盆驹,寫出了跑步時的所思所想圆丹,以及對寫作對生活對人生的很多思考和感悟。
不要讓人生哧溜一下無聲無息地滑落過去躯喇,主動選擇更難一些的挑戰(zhàn)辫封,刻意鍛煉自己,這也許是村上春樹選擇艱苦長跑的一個原因吧廉丽。如他所說倦微,希望在自己的墓志銘上寫上“他至少是跑到了最后”。
就像調鬧鈴一樣雅倒,把自己的生活聚焦到一件事情上來璃诀,從而把生命的狀態(tài)調到“跑”的這個狀態(tài)上,不是輕松地走蔑匣,更不是懶散地趟劣欢。在時間這個橫軸上我們選擇跑過人生,走過人生裁良,還是躺在那里凿将,任由時間拽著自己抵達終點,這個問題是值得我們深思的价脾。
思
即便是27年堅持不斷地艱苦訓練牧抵,每年參加一次全程馬拉松,這樣的生活也許已經足夠刻板侨把、單調犀变、艱苦、努力秋柄,可是村上春樹仍然這樣說:
冷眼望去或俯瞰下去获枝,這樣的人生可能無常又無益,或者效率極低骇笔。那也無可奈何省店。就算這是往底上漏了個小孔的舊鍋子里倒水般的虛妄行徑,起碼曾經努力過得事實會留存下來不管有無效能笨触,是否好看懦傍,對我們至關重要的東西幾乎都是肉眼無法看見,然而用心靈可以感受到的芦劣。而真正有價值的東西粗俱,往往通過效率甚低的營生方才獲得。即便這是虛妄的行為虚吟,也絕不是愚蠢的行為源梭。
我們每個人都在期冀過有意義的人生娱俺,可是什么樣的人生才是有意義的,卻沒有一個標準答案废麻。生活中我們都會有村上春樹這種困惑:人生就像往底上漏了個小孔的舊鍋子里倒水般虛妄荠卷。無論做什么,都逃不脫這種虛妄感和無意義感烛愧,那么至少知道自己在努力還可以聊以自慰吧油宜。
行
也正如村上春樹所言:
對于我這樣一個跑者,最重要的是用雙腳實實在在地跑過一個個終點怜姿,讓自己無怨無悔:應當盡的力我都盡了慎冤,應當忍耐的我都忍耐了。從那些失敗和喜悅之中沧卢,不斷汲取教訓蚁堤,并且投入時間投入年月,一次次積累這樣的比賽但狭,最終到達一個自己完全接受的境界披诗,抑或無限相近的所在。
他是如此對待跑步的立磁,更是如此對待寫作的呈队。村上春樹長跑的起因,其一是喜歡唱歧,自己的身體也適合長跑宪摧;其二是為寫作提供身體保障,有良好的體質支撐颅崩。這基本就是他生活的主要內容几于。
生活的主要內容只有長跑和寫作,這兩項無論哪一個對我們來說都是挑戰(zhàn)沿后,他讓這樣的生活過了將近30年沿彭,而且還非常希望能夠繼續(xù)這樣過下去。將近30年的每一天他和普通人一樣得运,都會面對想要放棄的誘惑膝蜈,面對身體的不適锅移,面對天氣的無常熔掺,面對各種突發(fā)情況。
看似最簡潔的生活內容非剃,里面蘊含的挑戰(zhàn)卻足夠大置逻,大到多數(shù)人潦草收兵、敗下陣來备绽。
年輕時總想抄捷徑抑进,現(xiàn)在慢慢明白每窖,有些目標着茸,只有走最遠的那條路才能到達。所以宇驾,如果可能,選擇最遠最難的那條路猴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