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渡人》一書我老早就讀完胀滚,只是不知如何去處理或表達自身那零零散散的感觸趟济。我就簡稱比書為擺。擺咽笼,女主是一個原生態(tài)家庭不美滿顷编,渴望愛,渴望得到他人理解的花季女孩剑刑。她離母出走媳纬,乘坐火車去遠方尋找生父。似乎找到生父施掏,她也就有了得到幸福的希望钮惠。在火車上忽遇不測后,幻死幻生七芭。結(jié)局素挽,女主在經(jīng)歷過痛苦后找到了一個她愛也愛她的同齡人。
為何讀過此書快半個月后再次想起它狸驳。因為放不下预明。因為花季時便接觸過生死。經(jīng)歷過至親忽然離世耙箍,也圍觀過爺爺癌癥離世的最后一刻撰糠。至親離世后的這個十七年里,每每遇到人身挫折時辩昆,總是會夢到他阅酪。夢中,他容貌不變汁针,笑盈盈的跟著我們一家人過著平凡的生活术辐。仿佛什么事情都沒有發(fā)生。一直在思考扇丛,這樣的夢境意味著什么术吗?
“當我們直面生存尉辑、死亡與愛帆精,哪一個會是最終的選擇?如果生命進去再次的輪回隧魄,你又愿意為此付出怎樣的代價卓练?這個故事,給每個人的靈魂注入了一種力量购啄〗笃螅”
這次在大山中生活了90年的奶奶離世,老公家族幾代從各地歸家狮含,齊聚一堂顽悼,送這位飽經(jīng)風霜的老人最后一程曼振。整個白喜事流程繁多嚴肅:感謝幫忙的族人,道士念經(jīng)超度蔚龙,樂者喇叭鑼鼓冰评,還有親人請的移動戲臺,送別路上煙花炮竹不斷……太多太多木羹。所謂的戲臺甲雅,也是演繹著世俗的歌曲和舞蹈,不再是傳統(tǒng)的戲臺坑填。所幸抛人,喇叭在前,舞臺在后脐瑰,沒有出現(xiàn)類似“百鳥朝鳳”中觀念碰撞的尷尬妖枚。
也就在此時,我才意識到蚪黑,為何九十歲耄耋老人的白事上沒有沉重盅惜?因為年事已高,生死常態(tài)忌穿,不留遺憾抒寂。為何,不惑之年的父親和舅舅掠剑,花甲之年的爺爺屈芜,知天命的婆婆,四位親人的離世卻悲痛萬分朴译?因為他們都是因病痛離世井佑,留給家人無限的思念,還有有愛未及時表達的遺憾眠寿。
雖然我是無神論者躬翁,卻也希望真的存在擺渡人,讓逝者靈魂不再四處擺渡盯拱,讓生者的愛不再擺渡無法表達盒发,幫助生者與逝者在幻生幻死中相遇,讓雙方在各自世界有所寄托狡逢。直到再次相遇宁舰。
2017,跟著圈媽奢浑,逼自己一把蛮艰。
參考書籍:《擺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