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府夜宴稿湿,席間皆為同齡人铅匹,談的都是往事,聊至午夜仍興致不減饺藤。歸后不能寐包斑,遂草就此章。
那一年的中考是全省統(tǒng)考涕俗,并且是雙中考罗丰,高中與中專考試用同一個考卷再姑,初中考生可以同時報考高中和中專丸卷。所以,那一年很多地方也就出現(xiàn)了師生同考的現(xiàn)象询刹。特別是我們農(nóng)村中學,老師大多是民辦教師萎坷,考上中專就意味著他們能夠擺脫農(nóng)民的身份凹联,變成吃國家糧的人。
現(xiàn)在想來哆档,那些與學生們一起考試的老師們心里一定感到憋屈蔽挠。特別是那些自己沒有考上中專,但學生卻考上的老師瓜浸,可能更感到有點羞辱澳淑,因為我的鄰居就有用比老師強來夸獎我的。當時聽到這樣的夸獎插佛,雖然也會矜持地口頭謙遜一下杠巡,但是心里面其實還是有點自得的。現(xiàn)在回頭去看雇寇,那時實在是太浮淺了氢拥,因為,我現(xiàn)在要是再去考那些考卷的話锨侯,恐怕也考不過嫩海,但是能夠說我現(xiàn)在的水平就比那個時候還差嗎?而且囚痴,我們的老師大都只教單科或雙科叁怪,他們還有自己的全職工作,只能在業(yè)余時間復習那些自己不教的科目深滚,根本不可能像我們那樣奕谭,專業(yè)就是學習涣觉,一門心思只有考試。
所以展箱,把老師與學生放在一起考試旨枯,實在是一件殘酷并且不公平的事。還好混驰,負責考試的教育部門比較有同理心攀隔,沒有把老師與學生安排在同一個考場,稍稍給了老師們一點尊嚴栖榨。
那一年的考試還有一個變化昆汹,那就是原來只從縣城鎮(zhèn)應屆初中生招生的省泰中決定擴大招生,從全縣農(nóng)村中學應屆生中婴栽,再招三個班满粗,大約150名學生。
如果說縣城中學是第一梯隊的話愚争,區(qū)中學是第二梯隊映皆,公社中學是第三梯隊,而我就讀的由幾個大隊合辦的學校轰枝,只能算是第四梯隊捅彻。這從學校名字就可以看出來,縣城和公社的都叫中學鞍陨,而我們的學校既有小學班級步淹,又有初中班級,只能叫二橋五七學校诚撵。曾經(jīng)有個學長缭裆,因為好面子,在公社會考時跟別校的學生說自己是從二中來的寿烟,回來后被老師批評不誠實澈驼,因此被同學們笑話了好久,“二中的”從此成了他的綽號韧衣。
當時全縣有40來個公社盅藻,而每個公社像我們這樣有初中的四等學校,大概有四五個畅铭。所以全縣大約有200來所這樣的四等學校氏淑,150個名額一個學校都攤不到一個,更不要說硕噩,上面還有更高質(zhì)量的公社中學和區(qū)中學畢業(yè)生了假残。
所以,當我以第46名的成績被省泰中錄取的時候,那真是喜出望外辉懒,不知道交了什么樣的狗屎運阳惹。事后想起來,除了老師們教導有方以外眶俩,恐怕也跟我那段時間的特殊經(jīng)歷有點關系莹汤。
初二下學期入夏前的一次體育課上,我跳高跨過欄桿后颠印,右腳著地的時候一陣發(fā)麻纲岭,再踩下去就是鉆心的痛,只能用左腳金雞獨立线罕。右腳過了一會就紅腫起來止潮。老師同學們七手八腳把我送到醫(yī)療站,赤腳醫(yī)生說是恐怕骨折了钞楼,于是又被送到公社衛(wèi)生院喇闸。在那拍片后,醫(yī)生說是骨裂询件,為我打上了石膏燃乍,右腿就像穿了一只白靴子。
度過了石膏收縮與傷處腫漲而加倍疼痛的第一夜宛琅,以及親戚朋友探望的前幾天后橘沥,我的生活變得無聊起來,因為不能出門夯秃,而家中那時好象連收音機都沒有。于是痢艺,看書學習也就成了排解無聊的最好方法仓洼。并且由于有大把空閑的時間,我還能幫準備考大學的鄰居大哥抄寫試題范文堤舒,有時不免順手試著做一做色建。我想,這段定下心來學習的時間讓自己比同學們提高了不少舌缤。從結(jié)果看箕戳,腿傷的壞事,也未免不是一件好事国撵。
高中上了沒幾天陵吸,中專的分數(shù)線也下來了,我居然也過了分數(shù)線介牙。又是一陣忙碌壮虫,體檢,填志愿。父親特地趕到縣城來為我拿主意囚似,幫我填了常州鐵道學校剩拢。他說,那是一個好職業(yè)饶唤,在鐵道部門工作是標標準準的鐵飯碗徐伐。
填報志愿以后,就是邊學習邊等消息了募狂。陸陸續(xù)續(xù)地办素,有些同學被各種中專學校錄取走了,其中就包括我們縣中考的狀元熬尺,來自我們公社中學的女學霸摸屠。她不光聰明,而且勤奮粱哼。在短暫的同學期間季二,印象中每天都是她第一個到教室,有的時候教室門還沒開揭措,她就在門口大聲朗讀胯舷。難怪她的成績那么好。她好象是被一所海軍衛(wèi)生學校錄取走了绊含。
我的志愿最后還是落空了桑嘶,沒有捧上鐵道工作這個鐵飯碗。
但是躬充,你能說這是件壞事嗎逃顶?假如當初上了鐵道學校,成了中專生充甚,可能就是完全不同的一條人生道路以政。也許,中專畢業(yè)后伴找,可以通過自考取得本科文憑盈蛮,但跟高中考大學比起來,難度要高技矮。至于讀研究生與出國深造抖誉,那就更是難上加難了。
塞翁失馬衰倦,焉知非福袒炉,誠哉斯言。
后記
上文凌晨貼出后樊零,不少同學指出我的記憶有誤梳杏。一是那年的中考是分開的,考高中在前,考中專在后十性。二是泰中招四個農(nóng)村班叛溢,200人,后來因中專錄取了不少學生劲适,就縮成了三個班楷掉。三是后來學校發(fā)現(xiàn)錄取中專太多,停止了調(diào)檔霞势,留下了一批學生烹植。四是我當時其實非常想上中專,甚至連師專都報愕贡,被在縣里工作的老鄉(xiāng)罵沒有出息草雕。
本來想改的,但是想想還是算了固以,正文與后記相對照墩虹,來見證記憶的不靠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