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讀過一篇文章,大意是說:一個人只有站在先祖的墳前按厘,才知道自己從哪里來钱慢,終究要到哪里去。
以前束莫,也許是年輕的緣故草描,對這方面沒有很深的體會策严,總以為一年兩次(我們村也不知道是咋回事,一年兩次上墳)的上墳純粹是一種形式揍诽,大可不必栗竖,有時遇到單位忙需要請假時這種想法更加強(qiáng)烈渠啤、更加明顯。
我們那里一年兩次的上墳時間分別是農(nóng)歷的二月初七和七月十五沥曹。不管怎么說,一年兩次的上墳我是基本上必到的僵腺,除非出差在外或者是真的有脫不開身的事情壶栋。因為我總以為這雖然是一種形式,但是卻反映了一個人對待老人贵试、對待先輩的一種態(tài)度,其實從某種程度上說也是讓活著的人看的豌蟋,畢竟逝去的人們是看不到的桑滩,就算你的祭品再豐盛, 他們也是看不到的运准、更是吃不著的。
我是一個愛出汗的人浩销,夏天時候听哭,我常常是汗如瓢潑塘雳,稍微一動衣服就濕透了普筹,頭上的汗順著頭發(fā)梢往下流而絕不是滴的,額頭上的汗往下流而迷住了雙眼太防,因此我非常討厭過夏天。
今年的七月十五讳嘱,天氣是異常的熱酿愧,我的感覺起碼有三十六七度。再加上墳都在玉米地里嬉挡,那么熱的天在玉米地里穿行,玉米葉子的鋸齒把胳膊都劃破了拔恰,玉米穗上飄下來的絮落在滿是汗的身上基括、臉上、頭上阱穗,粘在身上不會落下來,異常難受昌抠,而且明顯感到胳膊是辣辣作痛的鲁僚,因為劃破的胳膊被又咸又臟的汗液浸的,那時候才體會到傷口上撒鹽的滋味冰沙。
現(xiàn)在,站在一座座墳堆前唠梨,恭敬得點上香侥啤,放好祭品與紙錢茬故,細(xì)心的壓好一張張紙蚁鳖,精心的清理掉墳頭的雜草,聽前輩講家族的歷史醉箕,講述一個個墳的主人的名字、輩分放棒,才知道了家族的歷史坞琴,懂得了家族的興衰,感受到了歲月的滄桑,從而才更加珍惜活著的歲月邮府。
祭拜的時間到了,族人按照輩分的順序忍啤,一輩人站一排仙辟,一輩一輩往下排,一排排整齊的站在墳前叠国,在年長老人的指揮下,行祭拜禮冤狡,那種莊重的儀式项棠、嚴(yán)肅的氣氛、虔誠的膜拜香追,讓每一個人都不由得心生莊重與敬畏。這個時候晴楔,忘記了頭頂?shù)牧胰眨鲆暳丝諝獾脑餆崂谋溃雎粤松砩系暮顾?dāng)然也顧及不到胳膊的疼痛了蜂科。
上墳是必須的短条,不管一年幾次,因為要敬畏先人茸时。但是我們更要善待健在的長輩,尤其是父母缓待,“樹欲靜而風(fēng)不止渠牲,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闭颍”在父母的有生之年答姥,給他們富足的生活,舒適的環(huán)境鹦付,快樂的心情,不要給自己留下遺憾背苦。因為活著時的一碗飯要比逝去以后的一桌宴要有意義的多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