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鶴方壺
春秋中期 1923年河南新鄭李家樓鄭公大墓出土
現(xiàn)藏:故宮博物院、河南博物院
一样悟、華麗清新的青銅奇珍
蓮鶴方壺為一對拂募,造型紋飾相同,唯尺寸上稍有差別窟她,故宮所藏通高125.6厘米陈症,河南博物院展品通高117厘米。蓮鶴方壺造型宏偉震糖,裝飾華麗录肯,氣質(zhì)清新,被郭沫若先生譽為“時代精神之象征”吊说,是禁止出國(境)展覽的文物论咏。
1、壺蓋
壺蓋整體為方形花冠疏叨,子口潘靖,蓋上裝飾10組雙層鏤空蓮瓣,盛開的蓮花中央是可以獨立分開的蓋頂蚤蔓,中央站立著一只振翅欲飛的仙鶴卦溢,栩栩如生,充滿清新自由的氣息秀又。
2单寂、壺身
壺身為橢方形,母口吐辙,長束頸宣决,垂腹,滿飾蟠螭紋昏苏。
頸部左右各裝飾一龍形耳尊沸,龍聳肩回首,身軀起伏贤惯,龍身裝飾鏤孔鱗紋洼专,前腿套接扁圓環(huán),尾部上卷孵构,雙角盤曲夸張屁商。
頸部前后各有一個龍形扉棱。
垂腹四角各裝飾一只神獸颈墅,神獸回首相望蜡镶,雙角彎曲伸展雾袱,角端是盛開的四瓣小花,小獸長有雙翼官还,欲飄欲飛芹橡。神獸生長翅膀在西方并不罕見,但在中國妻枕,蓮鶴方壺卻是第一次僻族。
這樣的題材學者稱為“有翼神獸”,中國的有翼神獸到春秋中晚期才開始出現(xiàn)屡谐,無論從文獻記載還是文物形象看述么,都與西亞、中亞和歐亞草原的藝術(shù)有不解之緣愕掏,有學者認為源于兩河流域的格里芬度秘。獅虎類有翼神獸到西漢晚期廣泛流行,到六朝時形成了固定風格的天祿饵撑、辟bì邪剑梳。
3、壺足
壺足為圈足滑潘,下有兩只卷尾獸垢乙,頭生雙角,側(cè)身張口吐舌语卤,傾其全力承托方壺追逮,作不勝重負之狀。
二粹舵、蓮鶴方壺的“南渡北歸”
1923年8月钮孵,河南新鄭李家樓的鄉(xiāng)紳李銳在菜園打井時發(fā)現(xiàn)了鄭公大墓,出土銅器被販賣眼滤,北洋陸軍第十四師師長靳云鶚聞訊收繳國寶巴席,并繼續(xù)發(fā)掘,共獲取青銅器百余件以及陶器诅需、玉器漾唉、骨器等,其中最耀眼的就是蓮鶴方壺堰塌。
對于如何處理這批珍貴的文物赵刑,靳云鶚態(tài)度鮮明:“鐘鼎重器,尊彝寶物蔫仙,應(yīng)該歸于公家料睛∝ぢ幔”其義舉博得一片贊揚摇邦,河南省議會致函說:“公道主張恤煞,至深欽感,肅此鳴謝施籍【影牵”當年10月,這批文物被護送到省城開封丑慎,由河南古物保存所保管喜喂。學者對其研究和著錄發(fā)表使“新鄭彝器”名聲大噪。
1927年籌建河南博物館竿裂,這批文物成了第一批藏品玉吁,所以文博界稱:先有新鄭大墓,后有河南博物館腻异。
1937年进副,抗戰(zhàn)爆發(fā),為保護國寶悔常,河南博物館選取文物68箱影斑,先至武漢,再到重慶机打,可謂顛沛流離矫户,抗戰(zhàn)勝利,內(nèi)戰(zhàn)烽煙又起残邀,南渡的文物一直滯留重慶皆辽,重慶解放前夕,倉促中部分文物被運到臺灣罐旗,蓮鶴方壺有幸留在大陸膳汪,1950年,河南在渝文物終于北歸九秀,新鄭遗嗽、輝縣出土青銅器中的51件調(diào)入北京,其余回到河南省鼓蜒。
至此痹换,一件蓮鶴方壺在故宮,一件留在河南博物館都弹,成為其鎮(zhèn)館之寶娇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