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揚蹄
2017年12月13日 ?星期三 ?晴
我是誰掖看?
我從哪里來踱卵?
我到哪里去?
第一次認真接觸這三個問題是在高二哲學課的第一節(jié)課嫌拣。因為我們的整個生活基本都是以自我為中心建立的颜骤,關心的是我喜歡什么唧喉,我討厭什么,我感到委屈忍抽,我開心八孝,我難受……所以,這些問題也是每個人都無法逃避的終極問題鸠项。但時隔多年唆阿,我仍沒有一個準確答案,只是在閑來無事時偶爾想想卻都無疾而終锈锤。
最近在看冰叔的新書《我不》,第二章節(jié)關于蠢子和小藍的故事在不知不覺中又觸動我思考這個問題。
初次見面蠢子和小藍都有似曾相識的感覺久免,第一眼對視就都楞了浅辙,于是有了第二眼。這絕不是什么一見鐘情阎姥,只是心忽然被揪了一下记舆,兩人都有很熟悉的同感。熟悉到可以不用任何預設和鋪墊就直視對方的雙眼呼巴,似久別重逢泽腮,但都想不起何年何月何地曾相見。緣分突然從此刻重續(xù)衣赶。
冰叔說诊赊,這些描述都是真的,非他扯淡府瞄。我信碧磅。
中國也有不少古話在說前世今生那說不清道不明的緣分,像“百年修得同船度遵馆,千年修得共枕眠”鲸郊,“前世五百回眸一笑,才遇今生擦肩而過”亦或是“三歲看小货邓,七歲看老”……有些東西好像都冥冥之中自有注定一樣秆撮。
那我到底是誰?究竟什么能代表我换况?我又要到哪里去职辨?
從哲學定義來說,“我”代表著生命的本質复隆,是永恒且不可分割的拨匆。佛教也認為人是有靈魂,有前世今生挽拂,輪回轉世的惭每。
我們所了解的“我”,大多指的是自己的身體亏栈、觀念和心態(tài)台腥。
我們害怕死亡,是因為把身體當做是我绒北,以為身體敗壞就意味著“我”的毀滅黎侈。不過這也在情理之中,肉身狀態(tài)陪我們從嬰兒變成兒童闷游,再由兒童變成成人峻汉,由成人邁向老年贴汪,然后在正常的情況下壽終正寢。
可是精神層面卻不完全按照肉體發(fā)展程度去成長休吠,而且世事無常扳埂。不乏因為家庭聚變,一夜長大的人存在瘤礁;也有少年聰慧阳懂、大器晚成者;還有身殘志堅的人士給予社會莫大的鼓舞柜思。當基本的物質條件保障后岩调,真正帶給我們喜悅和快樂的,是音樂赡盘、是藝術号枕、是文化、是對精神層次的追求亡脑。而且真正能永久長存的是我們的靈魂和精神堕澄。在科幻小說《孤獨深處》(郝景芳著)中,真正擊敗外星鋼鐵人的不是人類肉體霉咨、武器或者高科技的研究蛙紫,而是有文化有感情的藝術創(chuàng)作。可見途戒,我想什么比我是什么更重要坑傅。
那注重自己的情緒,觀察自己的觀念和心態(tài)的轉變喷斋,那就是“我”么唁毒?是的,是我們都能看到和了解的我星爪,從佛理的角度解釋浆西,是世俗的我,也稱“我執(zhí)”顽腾。
“我執(zhí)”近零,是世間一切是非紛爭的根源,是我們和他人相互抵觸抄肖、難以和諧的原因所在久信。
任何一種東西,只要貼上自我的標簽漓摩,對我們就會具有殺傷力裙士,就會讓人愛、讓人恨管毙,讓人朝思暮想腿椎、寢食難安桌硫。容易為衣食奔忙不休,為喜怒耗盡生命酥诽。
前兩天有一做外貿的好友向我抱怨道鞍泉,她說她的老板整天就只知道吹牛逼說大話。幾乎什么事情都不做肮帐,朝令夕改,說一出就是一出边器。今天說面料急训枢,要求她趕緊整理材料交給工廠。還沒忙完又指責她說出款單怎么還沒給忘巧?出款單比面料重要恒界,急急急!我這位朋友既要面對客戶經理砚嘴,又要跟工廠對接十酣,時不時還要接受老板的“瞎指揮”;要定船艙际长,跟進物流耸采,整理清關資料……幾乎大事小事雜事一并做了,加班熬夜已是家常便飯工育。老板還嫌棄嘲諷虾宇,尊重給的少得可憐。
我知道我這好友的工作狀態(tài)并不是個例如绸,不少人或多或少也有過相似的經歷嘱朽。
昨天雙十二出了一篇爆文《第一批90后已經出家了》,學佛是當代年輕人在壓力和焦慮下的自我消解怔接,是一種喪文化的表現(xiàn)搪泳,把佛祖無欲無求的概念偷換到自己身上。然而扼脐,我認為這并沒有什么不好岸军。
佛教強調“無我”,淡化自我谎势,處處為他人著想凛膏,不僅能深受大眾歡迎,自己也能安樂自在脏榆。
放下“我執(zhí)”猖毫,也就不必害怕“我”的利益受損,擔心“我”的自尊受挫须喂。明白無論身體還是情緒吁断,都不具有永恒的內涵趁蕊,都不能代表所謂的“我”。
老板之所以會無厘頭對好友的工作指手畫腳仔役,不就是不想錯失獲取利益的良機么掷伙?常言道“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又兵;天下攘攘任柜,皆為利往”,利益這東西沛厨,帶不來也帶不走宙地。有聚沙成塔也有千金散盡的時候,把它作為一種追求當真得不償失逆皮。不如放下自我宅粥,看輕對利益的執(zhí)著,善待員工电谣,從員工的角度和能力去考慮和分配事情秽梅,更容易獲得員工的認可和尊重。
對好友的建議是剿牺,到點上下班即可企垦。在工作時間,做好規(guī)劃牢贸,分清主次竹观,認真負責,兢兢業(yè)業(yè)潜索。工作是永遠做不完的臭增,把加班當成家常便飯不僅沒有了自己的生活娛樂,還容易把健康置于紅色警戒線內竹习,到時候工資都不夠跑醫(yī)院誊抛。既要讓自己學會從老板的角度看待問題,為公司謀取合理的利益整陌;又要正確認識自己拗窃,掂量自己能力的同時,站在生命的本質上用懷柔的心態(tài)處理問題泌辫。
那我究竟要到哪里去呢随夸?
在《前世今生》里,作家布萊恩·魏斯有揭示些生命的真諦震放。
“每個人的道路基本上都是相同的宾毒。我們在有形的狀態(tài)下都有東西要學。施與殿遂、希望诈铛、信心乙各、愛…當你完成這趟需要學的東西,生命就會終止幢竹,但在那之前不會…這些東西必須了解耳峦,而且要了解得透徹』篮粒”
每一生蹲坷,我們都有一些最重要、能讓我們持續(xù)進步的學習內容邑飒,例如責任冠句、例如信任……
當然,有的人有的時候一生結束,學會的并不是積極正面的東西,他們可能學會的是憤怒與憎恨懈息,學會是記恨別人的滋味抵屿。這也意味著未來要繼續(xù)沉淪,繼續(xù)受苦直到感受到平靜的喜悅丐重。
這些想法腔召,我不知道是不是有點駭人聽聞或者危言聳聽。也許并不會有多少人相信扮惦。但是臀蛛,“超意識狀態(tài)”世上無數人曾短暫擁有過吧,比如你比如我崖蜜。
在那種狀態(tài)下浊仆,我們知道自己的弱點和長處,知道哪些方面需要注意和下工夫豫领,也知道怎么求進步抡柿。唯一的問題是,這些見解需要傳達到我們的意識中等恐、應用到生活里洲劣。
唉~道可道,非常道课蔬。那些虛無縹緲的東西非要用準確的言語表達未免有點像跳梁小丑般可笑囱稽,拙見而已,看看即可二跋。如有觸動战惊,莫大欣喜。
《佛理》篇同欠,純屬個人心得體會
本著學習一點样傍,分享一點的心態(tài)横缔,呈現(xiàn)出的是個人對佛理的理解
佛理博大精深,加以個人的想法和經歷分享衫哥,更加貼近生活
一路學習茎刚,一路成長
本人認識尚淺,敬請諒解包容
如有理解不當撤逢,歡迎探討指正
感恩
參考文獻:濟群法師的《人生五大問題》之《我是誰》
? ? ? ? ? ? ? ? ? ? 布萊恩·魏斯的《前世今生》
? ? ? ? ? ? ? ? ? ? 郝景芳的《孤獨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