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秘密》風行以來验靡,各類身心靈修煉的圖書蜂擁而起倍宾,秘密系列各種版本不說,后邊還有眾多的24堂課胜嗓、吸引力法則等等高职,翻多了,不過爾爾兼蕊,與其說是靈修指導(dǎo)初厚,不如說是蹩腳勵志。當然深層次孙技、偏重心理的書也還是有一些比較不錯产禾,推薦《正見》,《再活一次》牵啦,賽斯的幾本亚情,與神對話系列,《超越時空》《一念之轉(zhuǎn)》《還我本來面目》《恩寵與勇氣》等等哈雏,初進門的同學可以看張德芬系列楞件。
靈修不是一個人的事情,像任何一種學習一樣裳瘪,有位合適的老師必然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土浸,但現(xiàn)在這個領(lǐng)域太混亂,找一個老師或者參與一個團體彭羹,都有被誤導(dǎo)的風險黄伊,所以恐怕先讀多點書,擦亮自己的眼睛派殷,積累個人自學的基礎(chǔ)还最,是必須的墓阀。
這類書很多都有很強的蠱惑性,閱讀時需要很謹慎拓轻,永遠不要放棄自己的獨立思考斯撮,永遠不要輕易放下懷疑的眼鏡。所以我對于描寫個人靈修實際經(jīng)驗的書很感興趣扶叉,盡管仍然難免偏差勿锅,但畢竟是實在一些,比空泛的議論更容易帶入枣氧。也許這是適合我的法門而已吧粱甫。
真正能寫好靈修經(jīng)驗的書絕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目下所及作瞄,很多所謂大師并沒有從這個思路去著作茶宵,張德芬算是做了一種很有力的嘗試,把自己的各種經(jīng)驗體會融入到一個故事當中宗挥,但是筆力顯然有所不逮乌庶,且更多是在淺層思考體驗的階段,做入門書很合適契耿,久了難免覺得不過癮瞒大。《恩寵與勇氣》內(nèi)容有些繁雜搪桂,主人公的癌癥也頗為沉重透敌,使得此書的可借鑒性減弱,威爾伯的理性深入的思考踢械,不僅讀著有些累酗电,而且實在很容易旁逸斜出。有幾本活佛的自傳或者日記内列,有一定的借鑒性撵术,但畢竟人家是帶有先天的財富。除此之外话瞧,真正能夠細致描繪出自己靈修經(jīng)驗的書實在少而又少嫩与,直到看到這本《做自己的先知》。
能看臺灣書的讀者不會陌生交排,這書寫的是李欣頻2005年的一次印度之行划滋,一次顯得頗為神秘的靈修之旅,在國內(nèi)出版埃篓,我看了下处坪,歸入到了散文集的出版類別。十萬字的體量,做成32開四色稻薇,倒也精致。
一般人經(jīng)驗到那些神秘體驗胶征,都會說“難以形容”塞椎,可以想見。所以欣頻的這本書非常難得睛低,因為她經(jīng)驗到的三摩地的快感本就機緣難得案狠,而她卻又有這個筆力能夠再現(xiàn)出來,細致的描繪那種神在的體驗钱雷,可以給人很大的啟發(fā)骂铁。例如她里面講到突然可以運用神的聽力、視力罩抗,感覺到所有同時存在的聲音拉庵、內(nèi)心祈禱、現(xiàn)象套蒂,無處不在钞支,萬有萬無。那種感覺很多書上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描述操刀,我相信也有很多靈修者能夠感覺到烁挟,我自己也曾有過隱隱約約的體驗,但能寫的像李欣頻這么生動這么容易理解的骨坑,非常少見撼嗓。所以這本書是一個非常特別也非常難得的文本,推薦閱讀欢唾。
但是且警,閱讀中始終彈壓不下去的是對這個印度靈修機構(gòu)的質(zhì)疑,而作者也明確講到那個時候是在人生極為低谷的時候礁遣,花費巨額學費振湾,才有那次靈修機會,這種質(zhì)疑果然在最后幾頁后記中得到解答亡脸。很遺憾我讀這本書的時候因為心急押搪,直接從第一頁開始一直一直讀下來,沒有堅持以往先看目錄浅碾、前言大州、后記,定性后再閱讀的習慣垂谢。如果你是在看到這篇書評之后才去看這本書厦画,請務(wù)必先看一下作者的后記,帶著懷疑的眼睛,帶著獨立思考的態(tài)度根暑,保持獨立閱讀的姿態(tài)力试,才能從本書中吸取有效成分,而不是被表面的神奇恍惚了心智排嫌,舍本逐末畸裳。
------------------------------------------------------
(陽臺觀陌原創(chuàng),轉(zhuǎn)載請留言)
在出版業(yè)十余年淳地,最熟悉的始終是書怖糊,作為出版人、讀者颇象、作者伍伤,變著角度看,微信公眾號“終身學習筆記”遣钳,內(nèi)容以讀書筆記扰魂、書評為主,還會有閱讀技巧蕴茴、學習方法阅爽、學習新技能的干貨和經(jīng)過等分享,希望經(jīng)過時光的浸潤荐开,能有漸進的轉(zhuǎn)化付翁。喜歡請關(guān)注、轉(zhuǎn)發(fā)晃听、討論百侧,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