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段宏剛
唐代著名女詩人薛濤(768年——832年)是中國歷史上為數(shù)不多的才女淀衣,給文學(xué)史留下了許多佳話。
她給后人留下的財富召调,除過《錦江集》里邊收錄的90多首詩歌之外膨桥,還有“望江樓”蛮浑,以及望江樓里一副殘缺的對聯(lián),這副對聯(lián)被稱作千古絕對只嚣,只有上聯(lián)而沒有下聯(lián)沮稚,距今過去了1200多年,依然沒有人能對出與之匹配的下聯(lián)册舞,依然給世人詮釋著什么叫殘缺之美蕴掏。
望江樓位于成都市東門外,始建于清朝光緒十五年(1889年)环础,是為了紀念薛濤而建囚似,整個建筑群掩映在一片茂密的竹林中,竹子種類繁多线得,有人面竹饶唤、方竹、麥竹贯钩、紫竹募狂、綿竹、佛肚竹角雷、雞爪竹祸穷、胡琴竹、實心竹勺三,等等雷滚。
之所以讓竹林擁簇著望江樓,是因為薛濤一生對竹子情有獨鐘吗坚,在多首詩歌里表達了對竹子的喜愛之情祈远,其中,以五律《酬人雨后玩竹》最為有名商源,詩曰:
南天春雨時车份,那鑒雪霜姿。
眾類亦云茂牡彻,虛心寧自持扫沼。
多留晉賢醉,早伴舜妃悲庄吼。
晚歲君能賞缎除,蒼蒼勁節(jié)奇。
詩中“蒼蒼勁節(jié)奇总寻,虛心能自持”兩句伴找,被薛濤經(jīng)常拿來激勵自己,希望自己有竹子這樣高潔的品性和美德废菱。園內(nèi)竹林豐茂技矮,也算是后人幫助薛濤完成了愛竹抖誉、以竹為伴的夙愿。
從1889年開始衰倦,園內(nèi)相繼建造了崇麗閣袒炉、濯錦樓、浣箋亭樊零、五云仙館我磁、流杯池、泉香榭驻襟、吟詩樓夺艰、薛濤井、薛濤紀念館等古色古香的建筑沉衣,至民國時期已頗具規(guī)模郁副,被開辟為“望江樓公園”,成為成都市的特色景點之一豌习。
望江樓原名叫“崇麗閣”存谎,出處來自西晉著名文學(xué)家左思《蜀都賦》里的名句“既麗且崇,實號成都”肥隆。整個建筑群竣工后既荚,站在崇麗閣上,可以看到錦江之水蜿蜒曲折向南流去栋艳,因此恰聘,被改名為“望江樓”,一直沿用至今吸占。
據(jù)資料顯示晴叨,望江樓共4 層,總高39米旬昭,屋脊和雀替上裝飾華美篙螟,既有飛禽走獸的泥塑菌湃,也有人物雕刻和繪畫问拘。整個建筑呈現(xiàn)出朱柱碧瓦,寶頂鎏金惧所,雕梁畫棟的審美感受骤坐,兼具了北方建筑的雄偉和江南樓亭的靈秀,具有很高的藝術(shù)氣息下愈。
薛濤出生于京城長安的一個書香門第纽绍,她的父親薛鄖在長安城做官,精通詩文势似,學(xué)識淵博拌夏,督促薛濤自小讀書僧著、寫字、作詩障簿。到8歲時盹愚,薛濤已經(jīng)在文學(xué)上展現(xiàn)出較高天賦,再加上她才思敏捷站故,面對“命題詩”皆怕,能相當輕松地對答,如此優(yōu)秀的表現(xiàn)西篓,讓薛鄖對這個寶貝女兒非常滿意愈腾,把她當作小公主一樣來對待。
然而岂津,在薛濤11歲時虱黄,個性耿直,剛正不阿的薛鄖因為得罪了朝中權(quán)貴寸爆,遭到貶謫礁鲁,一家人不得不離開京城前往蜀地,最終赁豆,他們在成都落腳仅醇。
薛濤14歲時,薛鄖以使者的身份被派往西南小國南詔魔种,途中不幸染上瘴癘析二,最終不治身亡。家里失去了頂梁柱节预,讓其他人的生活即刻陷入了困境叶摄。
跟母親相依為命的薛濤,長到16歲時安拟,實在無路可走蛤吓,加入了樂籍,成為一名樂伎糠赦,正式開啟了自力更生的生活会傲。
歷史上,像薛濤這樣才貌俱佳拙泽,精通琴棋書畫的樂伎并不多淌山,因此,薛濤很快憑借自己的優(yōu)勢在眾多樂伎里脫穎而出顾瞻,深受文人騷客和達官貴人的喜愛泼疑。本時期的著名文人,白居易荷荤、元稹退渗、劉禹錫移稳、杜牧、張籍会油、王建等人秒裕,都跟她一唱一和,甚至發(fā)生過感情糾葛钞啸。
薛濤因為在蜀地生活了50多年几蜻,算得上正宗的四川人,所以体斩,她跟卓文君梭稚、花蕊夫人、黃娥并稱為“蜀中四大才女”絮吵,給后人留下了許多美談弧烤。
除過詩歌,在書法和對聯(lián)上蹬敲,薛濤也表現(xiàn)出較高天賦暇昂。望江樓上的殘缺對聯(lián),就是她的大手筆伴嗡。
望江樓所在的位置急波,在唐代稱作“玉女津”,是有名的渡口瘪校,每天人來人往澄暮,熱鬧非凡。每到春季阱扬,錦江兩岸的花兒依次開放泣懊,把周圍裝扮得十分漂亮。春季是踏春賞花的好季節(jié)麻惶,每年春季都有許多姑娘從浣花溪上船馍刮,順流飄至錦江,再行至玉女津窃蹋,完成游春卡啰。
相傳,某年春天薛濤來到玉女津的一座樓上脐彩,目睹蜿蜒曲折的錦江之水碎乃,隨口吟出一句上聯(lián):望江樓姊扔,望江流惠奸,望江樓上望江流,江樓千古恰梢,江流千古佛南。
后來梗掰,不知何故,人們沒有看到下聯(lián)嗅回,是薛濤當時沒有寫出來及穗?還是寫出來卻被遺失了?已經(jīng)無法考證绵载。到現(xiàn)在埂陆,這個上聯(lián)就以殘缺的形式,被刻在門框上娃豹,給游人留下了道不盡的殘缺之美焚虱。
薛濤的上聯(lián)可以說是自然天成,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懂版,把幾處名勝古跡很巧妙地串聯(lián)起來鹃栽,組成了一幅登高臨遠、君臨天下的畫面躯畴,并且視角轉(zhuǎn)換很快民鼓,包含了對人生短暫、物是人非的喟嘆蓬抄,有許多哲學(xué)思考蘊藏其中,讀起來朗朗上口嚷缭。
這個上聯(lián)自從誕生之后供嚎,許多才子慕名前來,躍躍欲試峭状,想對出下聯(lián)克滴,幾乎沒有人能夠如愿。
相傳优床,直到20世紀30年代劝赔,四川什邡有一位名叫李吉玉的才子,在一個月圓之夜胆敞,來到望江樓旁邊的“印月井”旁着帽,看到井內(nèi)明月倒映,這個景象讓他突然想起望江樓上的上聯(lián)移层,于是仍翰,他靈機一動,脫口而出:
印月井观话,印月影予借,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萬年,月影萬年灵迫。
這個下聯(lián)雖然意境不夠突出秦叛,有一點生搬硬套之嫌,但相比于其它下聯(lián)瀑粥,仍然表現(xiàn)出了較高的技巧和內(nèi)涵挣跋,從形式到內(nèi)容,都有可圈可點之處狞换。到目前為止避咆,也只有這個下聯(lián)最接近上聯(lián)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