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買家說中國商家套路太多,防不勝防订咸,于是總結了10條經驗“對付”我們。
看看他們的總結酬诀,也思考一下怎么見招拆招吧~~
Raphael Jore
拉斐爾·若爾(Raphael Jore):畢業(yè)于法國著名高等學府ESSEC商學院脏嚷。2001年,他與Louis Rouxel一起創(chuàng)辦Splio瞒御,負責公司的國際化運作父叙,從歐洲到中國(北京、上海)肴裙,再到巴西趾唱。2014年,中法建交50周年蜻懦,他還接受過中國日報(China Daily)的采訪甜癞。
Believe
拉斐爾今年在LinkedIn上發(fā)表了一篇帖子——在中國做生意的10條經驗,引起很多老外點贊和評論宛乃。
帖子的點贊和評論數(shù)表明大部分的老外深有同感悠咱。簡單翻譯下:
1. 在中國,一切皆有可能
2. 沒什么事情是容易的
3. 耐心是成交的關鍵
4. 回答“Yes”征炼,并不一定表示達成協(xié)議
5. 中國人說“你不了解中國”時析既,表示他不同意你的觀點
6.“暫行條例”的意思就是隨時可以更改約定,即使是可追溯的
7.“基本上沒問題”表示有大問題
8. 簽訂合同表示真正的談判才剛剛開始
9. 當你樂觀的時候谆奥,參考第2條
10. 當你受挫的時候眼坏,參考第一條
看完這10條,真是隔著屏幕都能感覺到的扎心雄右!再看看歪果商人的評論:
“Nice空骚、so true纺讲、surely truth”滿屏贊同的評論。
為了跟中國人做生意囤屹,還推薦“The Chinese have a word for it”這本書熬甚,還要看專門的網站,可以說是很拼了肋坚。
也有比較客觀的:不僅僅是在中國 / 在法國也一樣吧 / 地球上75%的國家都這樣做生意乡括。
自創(chuàng)Rule11版本:他們最擅長的激勵手段就是說:我相信你可以的 / OK,這個詞可以回答任何問題智厌,但是不代表任何含義诲泌。
評論表明老外總結出來的“rules”還有很多。而這10個經驗铣鹏,其實跟是否在中國并沒有太大關系敷扫,卻跟所在的行業(yè)有關。
中國外貿人的吐槽也很多:印度人套路太多诚卸,一定要一手交錢一手交貨葵第;歐洲人對質量的要求全球聞名,但有時會用“抽查”的名義各種不付款or索賠……
在外包行業(yè)里合溺,溝通太重要了卒密,至少要占70%-80%的分量。
想了解甲乙雙方的撕逼有多嚴重棠赛,可以參考一下互聯(lián)網公司里的產品經理和程序員之間有多少互相吐槽就知道了哮奇,以及設計師對老板的各種吐槽。
比如這位程序員吐槽產品經理的需求反復:
再比如這種“甲方爸爸”對設計師提的腦殘需求:Logo放大的同時能不能縮小一點睛约?鼎俘??
你知道設計師與老板痰腮、產品經理與程序員的關系有多嚴峻嗎而芥?看看這些搞笑GIF就知道了:
所以當每一個老外來到中國,進入了復雜的外貿行業(yè)误辑,我相信他說的每一句話里沧踏,都踩過相應的坑(其實不止老外,我們自己人也在這個外貿行業(yè)里踩過很多坑)巾钉。
這10句話背后付出的精力有多大翘狱,也許只有每個做過外貿的人心里最清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