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財經作家吳曉波在自己的視頻節(jié)目《吳曉波頻道》中談到了中國人的健康焦慮問題。
他這么說“我們每一個人活在這個世界上都會焦慮常潮,焦慮來自兩個方面弟胀,第一是無常,第二是無助喊式,因為你面對未來會有無數(shù)多的不確定性孵户,當一個壞的不確定性發(fā)生的時候,你不知道誰能保護你岔留,誰能幫助你夏哭。”
因為有這兩種焦慮的存在献联,所以保險尤其是健康保險的存在就變得非常有必要性了竖配,但是在中國內地厕吉,我們大家的保險意識還是非常地淡薄。人均保單量不足一張械念,遠遠少于西方以及香港等地的人均保單擁有量头朱。
有數(shù)據(jù)顯示,中國人均保單只有0.6張龄减,與國外人均保單5張以上存在較大差距项钮。據(jù)中國人民銀行發(fā)布的《2012年中國區(qū)域金融運行報告》顯示,2012年我國保險密度為1144元希停,保險深度為3%烁巫。而在發(fā)達國家,保險市場保險深度已達12%左右宠能,保險密度通常已達2000到3000美元亚隙。這就意味著,中國的人均保費尚不及發(fā)達市場的十分之一违崇。
中國人對保險的概念有3大誤區(qū)
1阿弃、很多人買保險不是為了去保險,而是為了去獲得收益羞延。
很多人為了收益渣淳,選擇了投保萬能險。萬能險不是為了保障未來人生病或者不確定的時候伴箩,使投保者能夠獲得賠付入愧,而是在平常的時候能夠獲得或多或少的收入。
正確的投保方式應該是在健康保障備好后有余力嗤谚,再去選擇投資性的保險棺蛛。
2、大部分人買保險巩步,都是買小不買大
很多父母愛子心切旁赊,給他們的孩子買很多保險,自己卻沒有投保渗钉。事實上彤恶,只要父母身體健康钞钙,家庭有穩(wěn)定的經濟收入鳄橘,孩子就擁有足夠的保障。
而一旦父母發(fā)生風險芒炼,那幸福生活就有可能崩潰瘫怜。因此,買保險應該是先大人后小孩本刽。
3鲸湃、中國整個社會的保險意識不夠
很多公司沒有給員工買保險赠涮,年輕人們本身既缺乏健康意識,也缺乏保險意識暗挑,不知道怎么用保險的方式來保護自己笋除。因此,才出現(xiàn)了像春雨醫(yī)生創(chuàng)始人張銳猝死炸裆、清華才子患癌被開除后無法承擔醫(yī)療費等情況垃它。
有車的人都記得給車投保,卻總是忘了給自己投保烹看,難道是因為我們的生命沒有車值錢嗎?不是国拇,只是我們的保險意識不夠,所以說我們其實更愛車更愛狗惯殊,不愛自己酱吝。
世界如此無常,幫助何其稀少土思。一份保險可以讓我們病有所醫(yī)务热、殘有所助、老有所養(yǎng)己儒,給我們帶來安全感陕习。因此,保險應該成為每個人生活的必需品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