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荒野獵人》成為第88屆奧斯卡金像獎的大贏家:導(dǎo)演伊納里多不僅憑借該片蟬聯(lián)最佳導(dǎo)演录粱;主演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小李子)也因該片結(jié)束了長達(dá)22年的奧斯卡陪跑生涯腻格,獲得最佳男主角;攝影師艾曼努爾·盧貝茲基則憑借該片再度摘得奧斯卡最佳攝影獎啥繁,刷新奧斯卡歷史紀(jì)錄菜职,成為首位奧斯卡三連莊得獎?wù)摺?/p>
不過,個人覺得這部電影的主角旗闽,其實是“荒野”酬核,是密林,是山川宪睹,是光影,是星空蚕钦,是大自然亭病,而不是“獵人”小李子。所以嘶居,我特地找了這樣一張以自然為主的題頭圖片罪帖。
影片改編自歷史上的真實故事:
休·格拉斯(Hugh Glass促煮,1780–1833)是美國歷史上一位真實的拓荒者,一個皮草獵人整袁,也是一位民間傳說中的英雄菠齿。他出生于賓夕法尼亞,父母是北愛爾蘭人坐昙。
在一次打獵中绳匀,他先是被一頭熊毆打成重傷,而后又被利欲熏心的同伴洗劫一空炸客,拋棄在野外等死疾棵。但格拉斯奇跡般地活了下來,他在蠻荒之地穿行了好幾個月痹仙,終于回到了安全地帶并展開復(fù)仇是尔。
影片計劃拍攝80天,但周期卻長達(dá)九個月开仰,這是由于導(dǎo)演和攝影師執(zhí)意采用真實外景和自然光進(jìn)行拍攝拟枚。影片在加拿大魁北克的深山雪域里,拍攝了七個多月众弓,拍到魁北克都沒有雪了恩溅,又輾轉(zhuǎn)阿根廷南部,完成了為期九個月的拍攝田轧。
無論零下三十度的極寒自然環(huán)境暴匠,還是自然光拍攝的苛刻條件,都令這部電影在拍攝之初便被冠以“現(xiàn)代歷史上拍攝難度最大的影片”之名傻粘。
為了順利完成拍攝每窖,劇組專門請來氣象專家,每天分析天氣情況弦悉,為電影建議取景地窒典,甚至細(xì)化到云層厚度的變化。
萊昂納多形容《荒野獵人》就像是一出舞臺劇稽莉,演員必須“一絲不茍地彩排”瀑志,還要“瘋狂地緊緊追著神奇的自然光的節(jié)奏,有些光可能就只有在這一個小時污秆,甚至半小時才會出現(xiàn)”劈猪。
拍攝過程中,很多演員都說良拼,他們每天的工作過程战得,就是“等光來”。時間到了庸推,光影到了常侦,就開演浇冰。
而九個月執(zhí)拗的“等光來”,確實創(chuàng)造了奇跡聋亡。
影片一開始肘习,密林寂寂、流水潺潺坡倔,我的心莫名其妙就開始狂跳漂佩,為真實外景和自然光拍攝之下,大自然那無法言說的美麗致讥。
為什么一定要“等光來”仅仆?
為什么一定要實景拍攝?
因為我們的肉眼雖然可能被人工燈光垢袱、攝影棚和布景所欺騙墓拜,我們的大腦和潛意識卻不會球订。
腦科學(xué)研究表示:大腦每秒鐘要處理4000億比特的信息榛鼎,而我們只能意識到其中2000比特的信息。我們的注意力投射出去匙隔,就好像一個黑暗的舞臺爽锥,進(jìn)來的訊息不能夠全部進(jìn)入意識涌韩,那些沒有進(jìn)到意識的訊息,就全部進(jìn)入潛意識——而潛意識會實實在在地影響你氯夷。
科學(xué)家做過一個著名的實驗:1957年臣樱,新澤西北部的某電影院,在放映《picnic》的時候腮考,以每隔五秒鐘1/3000秒的速度將“喝可口可樂”或“請吃爆米花”的字樣在屏幕上閃出雇毫。肉眼是無法分辨出來這些畫面的,但整個夏天周圍影院的可樂和爆米花銷量踩蔚,分別增長了18%和58%棚放。
所以,正如影片攝影師盧貝茲基所說:
“一道來自地面或天空的反光有千變?nèi)f化的光影效果馅闽, 這是人工永遠(yuǎn)無法模仿出來的飘蚯。”
所以福也,去看《荒野獵人》吧局骤,這真的是一趟異常美妙的體驗:密林寂寂、流水潺潺暴凑、冰川浩瀚峦甩、星空燦爛、光影斑駁搬设、雪花紛飛……你看到的是大自然最真實的面貌穴店;風(fēng)暴聲、雪融聲拿穴、流水聲泣洞、葉落聲、鳥鳴聲……你聽到的是大自然最細(xì)微的呢喃默色。你的心順暢地隨著劇情跌宕起伏球凰,再也不必?fù)?dān)心潛意識里“假的、假的腿宰、都是假的”的無聲呼喊呕诉。
走進(jìn)影院,讓我們一起坐下來——
等光來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