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關(guān)于王安石喂柒,他一生中最著名不瓶、最驚天動地的事件應(yīng)該是熙寧變法厨内。但是關(guān)于王安石困鸥,我最不想談及的也是熙寧變法这刷。
歷史上對熙寧變法的評價太多了:與王安石同時代稍晚一些的宋人羅大經(jīng)評價他說:“國家一統(tǒng)之業(yè)蒸绩,其合而遂裂者仙蚜,王安石之罪也啡莉√幽”乾隆年間的文史學(xué)家蔡上翔卻說:“荊公之時攀圈,國家全盛昭娩,熙河之捷凛篙,擴地數(shù)千里,開國百年以來所未有者栏渺∏喊穑”明朝時,寫“滾滾長江東逝水”的那位楊慎稱王安石為“古今第一小人”迈嘹;可到了近代削彬,大家梁啟超卻把王安石奉為“若乃于三代下求完人全庸,惟公庶足以當(dāng)之矣”。
好像王安石不是大善就是大惡融痛。然而壶笼,善也好,惡也罷雁刷,似乎人們看到的只是變法的王安石覆劈。當(dāng)然,變法是王安石經(jīng)營了大半生的事業(yè)沛励,他與新法是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的责语。但對于一個人來說,哪怕再重要目派、再漫長的一個事件坤候,他也總會有某個時刻,或者某個方面企蹭,是在這個事件之外的白筹。
2
與“半山”“臨川先生”“王荊公”相比,王安石還有一個并不算雅的號——拗相公谅摄⊥胶樱“拗相公”是宋朝時人們對王安石的戲稱。到了明朝送漠,馮夢龍在他的《警世通言·卷四·拗相公飲恨半山堂》中寫道:“因他性子執(zhí)拗顽照,主意一定,佛菩薩也勸他不轉(zhuǎn)闽寡,人皆呼為‘拗相公’代兵。”再后來爷狈,林語堂在他的《蘇東坡傳》中也一直稱王安石為“拗相公”奢人。
林語堂先生對王安石的“拗”是持批評態(tài)度的,他把“拗”定義為“不變通思想淆院、不接受意見、不承認(rèn)錯誤”句惯,總結(jié)得不能再到位了土辩。王安石性格和思想里的缺陷確實不少,不然那么多狠話怎么都放在了他一個人的身上抢野,總不能全世界都誤會了王安石吧拷淘?
但是渾身上下都是缺點的人一定不存在于這世上,說他是“古今第一小人”還是有些過頭了指孤。且說王安石的“拗”启涯,有時也拗得可愛贬堵,拗得可敬。
3
王安石的“拗”是從青年時期開始的结洼。
王安石的童年可以用“讀萬卷書黎做,行萬里路”來形容。公元1021年松忍,王安石出生在江西臨川蒸殿,當(dāng)時他的父親王益正任臨川軍判官,他人生的前十年就在這座小城度過鸣峭。十歲時宏所,他隨父親到了韶州,離開臨川的時候摊溶,人們望著他的背影爬骤,都說這個過目不忘、下筆成文的孩子將來必成大器莫换。十六歲時霞玄,他的父親又來到京城,他也一路隨往浓镜。十七歲時溃列,王益被任命為江寧府通判,王安石又隨父親來到江寧膛薛。十九歲時听隐,王益在任上病逝,王安石為父守孝三年哄啄,江寧也就成了他的第二故鄉(xiāng)雅任。
三年后,王安石二十二歲咨跌,他這個出生在小官僚家庭的讀書人沪么,又到了弱冠之年,且過了父親的守喪期锌半,理應(yīng)去參加考試禽车,并且一下子就考中了進士第四名,被任命為淮南節(jié)度使判官刊殉。
這個官位我們大可忽略不計殉摔,根據(jù)那么多文人的經(jīng)歷可以斷定,這只是個過渡而已记焊。又過了四年逸月,王安石任淮南節(jié)度使判官期滿,他本來可以入京試任館閣遍膜⊥胗玻可是王安石呢瓤湘?他竟然放棄了這個絕好的機會,去鄞縣當(dāng)縣令了恩尾。我們說過的許多文人弛说,有落榜后不氣餒的,有被貶后不萎靡的特笋,有追求自由的剃浇,也有向往山水的,而放棄京官不做而去做縣令的猎物,王安石還是第一個虎囚。然而,這僅僅是他“拗”的開始蔫磨。
公元1051年淘讥,王安石又被調(diào)任到舒州做通判。無論是在鄞縣還是在舒州堤如,王安石都勤政愛民蒲列,廉潔奉公,有著不俗的成績搀罢。當(dāng)時的宰相文彥博就因為這一點而向仁宗皇帝舉薦他蝗岖,希望朝廷能嘉獎這種為官之道,以激勵更多的官員能像王安石一樣為官一任造福一方榔至。而王安石抵赢,他再一次以不想激起“奔競之風(fēng)”為由,委婉拒絕唧取。所謂“奔競之風(fēng)”铅鲤,便是越級提拔的意思。再后來枫弟,王安石得到了歐陽修的認(rèn)可邢享。當(dāng)?shù)弥绱瞬湃A橫絕之人竟還是一個小小的通判時,歐陽修當(dāng)即便要舉薦王安石為諫官淡诗。然而骇塘,王安石又拒絕了,這一次他拒絕的理由是家中祖母年事已高韩容。歐陽修也執(zhí)拗绪爸,他不忍這樣的人才淪落卑職,便以王安石須以俸祿養(yǎng)家為由宙攻,任命他為群牧判官。
那么王安石為何這樣“拗”介褥?公元1058年座掘,他進京述職時递惋,向皇帝上奏一封長達(dá)萬字的《上仁宗皇帝言事書》。在這封“萬言書”中溢陪,王安石總結(jié)了自己多年做地方官的經(jīng)歷和感悟萍虽,擺出了若干高高在上的京官們不可能察覺的令人擔(dān)憂的社會現(xiàn)實,為國家進言獻策形真。他的“拗”終于真相大白杉编。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wù)f雞鳴見日升咆霜。
不畏浮云遮望眼邓馒,自緣身在最高層。
——《登飛來峰》
那一年蛾坯,王安石在鄞縣任滿光酣,回家鄉(xiāng)臨川時路過杭州,寫下此篇脉课【染“浮云”歷來都是“狠角色”,連李白也說:“總為浮云能蔽日倘零,長安不見使人愁唱遭。”但是王安石卻不怕它呈驶,憑的大概就是心里的那份執(zhí)拗拷泽。
只可惜,中庸的仁宗皇帝對王安石提出的改革建議并不感興趣俐东,那封“萬言書”也被淹沒在如潮水般的奏折當(dāng)中跌穗。
之后,朝廷又多次向王安石投來橄欖枝虏辫,而他還是像從前一樣推辭不就蚌吸。以至于朝臣們都覺得王安石是淡泊名利的高士,恨不能與他結(jié)識砌庄。王安石淡泊名利是事實羹唠,但他們并不知道王安石那個偉大的夢想。此時不入朝娄昆,他只是在等佩微,等那個能與他一拍即合的人。
4
這個人終于來了萌焰。
公元1067年哺眯,宋神宗帶著一股銳意進取的意氣風(fēng)發(fā)登上了皇位。這種英氣一路向南扒俯,直抵江寧奶卓,王安石知道大宋王朝的“王安石時間”到了一疯。
從公元1067年到公元1069年,王安石從江寧知府到“越次入對”再到登上宰相職位夺姑,一切都來得那么自然墩邀。變法開始了,王安石的臉上出現(xiàn)了從未有過的激動和希望盏浙。
爆竹聲中一歲除眉睹,春風(fēng)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废膘,總把新桃換舊符竹海。
——《元日》
這首詩寫在1069年的春節(jié)≈潮埃“春風(fēng)”似乎是個很懶的家伙站削,在王之渙筆下,它從未度過玉門關(guān)孵稽;在歐陽修筆下许起,它也未曾到過天涯。但在王安石筆下菩鲜,它卻帶著融融的暖意來到汴京城园细。對于“春風(fēng)”開啟的這個美好的季節(jié),總需要一個儀式來紀(jì)念一下接校,這個儀式便是“新桃換舊符”猛频。其中的“新”與“舊”,不用說也很明了蛛勉。
然而王安石還是高興得太早了鹿寻。
公元1070年,王安石一連接到三封書信诽凌。這三封信均是一人所寄毡熏,這個人就是朝中的另一位重臣——七歲那年砸過缸的司馬光。司馬光是反對派的領(lǐng)軍人物侣诵,以“侵官”“生事”“征利”“拒諫”“致怨”為罪名痢法,向王安石發(fā)起攻擊。
王安石當(dāng)然不會示弱杜顺,在《答司馬諫議書》中這樣寫道:
某則以謂:受命于人主财搁,議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躬络,不為侵官尖奔;舉先王之政,以興利除弊,不為生事提茁;為天下理財仗嗦,不為征利;辟邪說甘凭,難壬人,不為拒諫火邓。至于怨誹之多丹弱,則固前知其如此也。
這一場辯論沒有輸贏铲咨,有的只是精彩躲胳。其實,王安石與司馬光在朝政上纤勒、在新法問題上是死對頭坯苹,但私下里,他們則是一樣的人摇天,都那么“拗”粹湃。比如在色與酒的問題上,兩個人都留下了佳話泉坐。
據(jù)說为鳄,王安石妻丑,但十分賢惠腕让,有一次竟背著他為他納了一個妾孤钦。等女子來到王安石面前時,他大驚失色纯丸,問女子是何人偏形。女子陳述說自己的丈夫在軍中主管一船官麥,不幸船沉了觉鼻,變賣了所有家產(chǎn)也還不上官債俊扭,所以他的丈夫只好賣掉她來湊錢。王安石搖搖頭滑凉,命人找到這個女子的丈夫统扳,讓他們夫婦二人離去,并免了他家的債務(wù)畅姊。
巧得很咒钟,司馬光也遇到過相似的事情。
司馬光的妻子一直未能生育若未。在司馬光任通判時朱嘴,太守夫人贈他一妾,司馬光勉強接受,但從未理睬萍嬉。夫人以為是自己一直在他身邊的緣故乌昔,所以有一天她讓侍妾打扮妥當(dāng),待入夜去司馬光的書房壤追。等侍妾來到司馬光的書房時磕道,竟把司馬光嚇了一跳,他大聲吼道:“夫人不在行冰,你膽敢來此溺蕉?速去!”就這樣把侍妾給趕跑了悼做。
還有酒疯特。文人與酒似乎是不能分開的,歷史上文人與酒的故事也比比皆是肛走,但王安石與司馬光兩人從不飲酒漓雅,為的只是時刻保持清醒,處理政務(wù)朽色。
王安石與司馬光彼此欽佩邻吞,惺惺相惜,以至于他們在不同時期離開朝廷時纵搁,另一個都表現(xiàn)出了不舍與惋惜吃衅。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腾誉,說的大概就是他們二位吧徘层。
5
王安石還是失敗了。
公元1074年春利职,天下大旱趣效,百姓流離失所,餓殍遍地猪贪。反對派們抓住了這個機會跷敬,把所有災(zāi)禍都扣在了新法的頭上。在悲慘的現(xiàn)實面前热押,神宗皇帝也動搖了西傀。王安石被罷相,又回到了江寧知府的位子上桶癣∮倒樱可是僅僅過了一年,沒有王安石的朝廷就漸漸地被別有用心的人掌控了起來牙寞。神宗愁苦饺鹃,只好又詔回王安石莫秆。公元1075年,王安石再次拜相悔详。
京口瓜洲一水間镊屎,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
春風(fēng)又綠江南岸茄螃,明月何時照我還缝驳。
——《泊船瓜洲》
很多人都說王安石是個孤注一擲的人,說他從未猶豫归苍、從未徘徊党巾,其實不然。京口與瓜洲之間是“一”那么近霜医,又是“間”那么遠(yuǎn);鐘山與他之間是“只”那么近驳规,也是“數(shù)”那么遠(yuǎn)肴敛。那縷“春風(fēng)”終于又吹綠了江南的水岸,這意味著新法又有了希望吗购,可是他又要因此離開家鄉(xiāng)医男。短短的二十八個字,看似只有風(fēng)景捻勉,卻還有對政治前途的期待镀梭,對自由生活的不舍。也許踱启,還有猶豫报账,還有徘徊。
有一句俗語埠偿,叫“人走茶涼”透罢,這句話放在王安石身上既合適又不合適。王安石的那碗“茶”冠蒋,他在的時候也并不算熱羽圃,何況又?jǐn)R淺了一年呢?當(dāng)他再次回到朝廷時抖剿,反對的聲音更大了朽寞,連改革派的內(nèi)部也變得分崩離析,新法奄奄一息斩郎。沒有人能“拗”過王安石脑融,他與新法是共存亡的,新法在這朝堂上無一席之地孽拷,難道他會留下來嗎吨掌?公元1076年,王安石的長子病逝,他陷入到極度的悲痛之中膜宋,這年十月窿侈,他再次辭相回到江寧。再后來秋茫,神宗病逝史简,哲宗即位,新法徹底被廢除肛著,王安石也再沒踏足過朝廷半步圆兵。
登臨送目,正故國晚秋枢贿,天氣初肅殉农。
千里澄江似練,翠峰如簇局荚。
歸帆去棹殘陽里超凳,背西風(fēng),酒旗斜矗耀态。
彩舟云淡轮傍,星河鷺起,畫圖難足首装。
念往昔创夜,繁華競逐,嘆門外樓頭仙逻,悲恨相續(xù)驰吓。
千古憑高對此,謾?quán)禈s辱系奉。
六朝舊事隨流水棚瘟,但寒煙衰草凝綠。
至今商女喜最,時時猶唱偎蘸,后庭遺曲。
——《桂枝香》
上闕都是愛瞬内。愛晚秋時節(jié)的故鄉(xiāng)迷雪,愛颯爽清涼的天氣,愛澄江似練虫蝶,愛峰巒如聚章咧。還有那夕陽里的歸帆,那西風(fēng)中的酒旗能真,那彩云里的畫船赁严,那銀河間的白鷺扰柠,這丹青妙筆也難以描繪的畫面,怎能讓他不憐愛疼约?
可是這風(fēng)景的背后呢卤档?朱雀門外,結(jié)綺閣上程剥,繁華的六朝相繼滅亡劝枣。千古以來,有誰登上這高樓時能不對歷史嗟嘆织鲸?六朝往事已隨流水而去舔腾,剩下的,只有寒煙衰草凝成一片黯淡的綠搂擦。聽稳诚,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瀑踢。似乎下闕都是恨采桃,可這恨,又何嘗不是一種愛扒鹚稹!
6
王安石太“拗”了工扎,拗得搭進去一生徘钥,又賠上了千古≈铮可如果他不“拗”了呈础,那他還是那個王安石嗎?那一年橱健,寒冬時至而钞,朝廷里早已不見那個“拗相公”,鐘山上倒是多了一位隱居的老人拘荡。當(dāng)他忽然嗅到庭院中淡淡花香時臼节,寫下了這樣一首詩:
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自開珊皿。
遙知不是雪网缝,為有暗香來。
——《梅花》
暗香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