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讀了吳伯凡老師的專欄《吳伯凡?認知方法論》預(yù)備課程中的幾篇文章,受益匪淺瞧挤,現(xiàn)總結(jié)如下:
1.舒適區(qū)就像子宮锡宋,像伊甸園,或者像紅樓夢里的賈府特恬,那里是原始舒適區(qū)执俩,溫暖舒適,無憂無慮鸵鸥,但很封閉奠滑,與新認知隔絕,與成長無緣妒穴。所以原始舒適區(qū)=0認知宋税。
2.無知即極樂,認知即痛苦讼油。逃避認知的痛苦本質(zhì)是逃避自由杰赛。逃避自由的例子包括納粹德國時期的人們放棄獨立思考盲目崇拜希特勒。另一個例子:很多人想保持健康卻不肯認真學習醫(yī)學知識矮台,也不愿堅持健身乏屯,而是直接花錢買各種保健品,幻想著這樣就可以“養(yǎng)生”瘦赫。到頭來只會糊里糊涂中了“養(yǎng)生文化”的招辰晕,嚴重者甚至適得其反,吃出個肝損傷或腎衰竭來确虱。
同時含友,我想?yún)遣怖蠋熞矔J同:我們在突破認知瓶頸時會有痛苦,但認知的過程并不只有痛苦校辩,也伴隨著獲得新認知時的快樂和成就感窘问。
3.認知的關(guān)鍵在于辨別出世界的真實性和虛幻性——知道你自己在什么地方,才真正是明白的宜咒。就像做夢惠赫,只有當我們意識到自己在做夢時,才不會繼續(xù)“做”那些夢境中虛假的事情故黑。
4.認知突破的關(guān)鍵在于找到支點儿咱。
吳伯凡老師說:你的思維如果沒有一個支點庭砍,沒有一個跟你現(xiàn)在的思維區(qū)別開的著力點的話,努力是完全無效的概疆。這有點兒像我們揪著自己的頭發(fā)離開地面逗威,是不可能的,因為你沒有支點岔冀。所謂“支點”凯旭,就是能夠幫助你脫離現(xiàn)在處境格局的一條秘密通道,或者是一種力量的來源使套,你找不到這個東西的時候罐呼,再多的努力也只會強化這個問題。
這讓我想起一個有趣的手機游戲:從五個長相和打扮都完全一樣的“女生”中找出男扮女裝的一個侦高。這4個穿裙子的女生看上去從頭到尾都一樣嫉柴,根本分不出來。許久無果奉呛。最后我有意無意地把手機倒過來拿计螺,結(jié)果所以的下擺被翻了過來,答案立刻冒了出來......
5.認知越獄與雙環(huán)學習瞧壮。
我們平常的學習模式大多是單環(huán)學習登馒。單環(huán)學習指的是:我們逐漸形成了一個認知框架,然后就會尋找各種各樣的證據(jù)和理論咆槽,不斷豐富這個認知框架陈轿,使知識變得越來越豐富。
但單環(huán)學習會禁錮人的思維秦忿。
有時候麦射,我們要弱化,甚至消減已有的認知模式灯谣,形成新的認知模式潜秋,實現(xiàn)“雙環(huán)學習”。
6.不斷越過陷阱就是獲得優(yōu)勢胎许。
而我們之所以掉入陷阱峻呛,是因為我們被自己的認知模式欺騙了。
歷代哲人都有提到過類似的道理:我們對世界的認知并不是世界本來的樣子呐萨,而是我們把自己的認知模式投射到世界杀饵,對世界做了一種整理莽囤。
問題是如何突破認知模式的禁錮谬擦?
吳伯凡老師給的答案大概是:順境中多警惕,并且學會問正確的問題朽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