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政府前段時間正式頒布了兩項抵制“過瘦”模特的法令蒋纬,要求所有對模特外形做出修圖處理的商業(yè)圖片都必須配有“圖片經(jīng)修改”的標簽,并規(guī)定在法國從業(yè)的模特都必須提供醫(yī)生開具的健康證明族展。法令一出,不少人都拍手叫好,有網(wǎng)友甚至高呼“微胖時代”來臨了碳抄。
胖瘦本無明顯界限晾腔,而法國政府把“過瘦”這一問題擺在了臺面上舌稀,甚至以立法來解決,當然引起了全球的關(guān)注灼擂。事實上扩借,不僅是在法國,在全世界的模特界中缤至,許多模特都普遍患有厭食癥潮罪,這不但對身體機能造成了損害康谆,有的模特還因這一疾病喪失了年輕的生命。說起模特圈嫉到,就不得不提“零號身材”沃暗,這種起初流行于時尚界T臺的超瘦身材,逐漸地也被其他年輕女性所推崇何恶,大家紛紛把穿最小碼做為自己的目標孽锥。審美的畸形導致了行為的改變,于是乎细层,法國不得不以立法來糾正人們這被帶偏了的思想惜辑。
法國政府這樣的做法對嗎?當然對疫赎!可是法律真能這么容易地抵制“過瘦”嗎盛撑?我想,這無疑是非常困難的捧搞。
“你瘦了”抵卫、“你變了”常常是朋友間最流行的一個開場白,不但可以化解許久不見的尷尬胎撇,還能很好地開啟接下來的話題介粘。而生活中時常可見的“瘦”也成為了各個群體的談資晚树,三句話不離“身材”姻采,五句話不離“打扮”【粼鳎總之偎谁,關(guān)于外觀及體型的談?wù)撛絹碓礁畹俟痰卮嬖谟谖覀兊纳钪小S行┡酝驗閯e人隨口一句“胖了”就耿耿于懷纲堵,轉(zhuǎn)換成行動就是“節(jié)食”巡雨,就是“變瘦”。其實席函,又有多少人真正在乎你瘦了還是胖了呢铐望?顯然,以“胖”為美這一觀念并不是社會上的主流茂附。
而被社交媒體充斥的我們正蛙,以微信的強社交鏈和微博的大眾化媒體為基準,人們常常會被身邊的人或事所影響营曼,盡管我們知道有些是假的乒验,可是依然被社交媒體所呈現(xiàn)的擬態(tài)環(huán)境所迷幻,甚至還樂在其中蒂阱。明星锻全、模特以及近些年來逐漸興起的網(wǎng)紅狂塘,她們將自己的生活照或者活動照放在網(wǎng)上,并且還通過短視頻和直播鳄厌,為用戶及粉絲營造出一種親密互動的假象荞胡。粉絲們往往會對他們的身材、穿著進行熱議了嚎,甚至模仿泪漂,這不僅僅存在于線上還蔓延到了線下,不然歪泳,也不會有這么多的“網(wǎng)紅臉”誕生了萝勤。
當然,不僅是我們熟悉的意見領(lǐng)袖對我們的審美產(chǎn)生了影響呐伞,媒體對“瘦”的過度消費敌卓,也在潛移默化中讓“瘦”這一觀念從表層意識到達了我們的深層意識。媒體無底線地利用“瘦”來吸引受眾的眼球荸哟,挑逗受眾的“味蕾”,即使他們知道受眾頗有微詞瞬捕,可是看看那越來越高的轉(zhuǎn)發(fā)鞍历、評論、點贊量肪虎,不難讓媒體認為劣砍,“瘦”依然存在消費價值。
經(jīng)濟的增長促進了現(xiàn)代人消費水平的增長扇救,而一直彌漫著的“拜物主義”也在這樣的高消費環(huán)境下找到了滋生的地方刑枝,甚至變得越發(fā)狂妄。商家們也似是看中了這一點迅腔,爭先恐后地借勢宣傳装畅,以“匠心”標榜,以“情懷”販賣沧烈,讓消費者沉浸在他們所制造地陷阱中掠兄,去購買那些超出自己支付水平,并且對自己無用的東西锌雀。奢侈品的商家當然也不會只將自己的商品定位于那些能夠買得起的人群蚂夕,他們利用那些看似人性化的廣告進行有誤導的宣傳,不斷地給消費者灌輸他們自己的價值觀腋逆,告訴消費者“只有瘦才能變得更美”……消費者一旦接受了他們所提供的價值觀婿牍,逐漸地,自己也會成為那些商品的追隨者惩歉,拽都拽不走!
所以說等脂,如果不從思想和認知上扭轉(zhuǎn)人們對于“美”的認識俏蛮,再嚴厲的行政手段,再強有力的法律慎菲,都沒辦法真正抵制“過瘦”嫁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