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xù)日更第81天
我最近在看傅佩榮老師的《國學的天空》胯努,他把老子的“道”解釋為一切的根源。
我對此是非常認同的拧略,特別是在今天遇上三件事后篓冲,更深信了這一點李破。
我遇見了哪三件事呢宠哄?
第一件:商家多收了錢
今天早上趕車前,我到一家去過幾次的早餐店買早餐喷屋。
要了兩個包子琳拨、一個饅頭和一個燒賣后瞭恰,我問老板娘多少錢屯曹。她算了一下,說是七塊五惊畏。
我沒有算恶耽,僅憑直覺就覺得金額不對,便問老板娘“真的是七塊五嗎颜启?”
她聽出了我的質(zhì)疑偷俭,于是趕緊認真算了一遍,一算果然是算錯了缰盏,正確的金額是六塊五涌萤。
她老公也趕緊算了一遍,證實對的金額的確是六塊五口猜。因為包子和饅頭是一塊五一個负溪,燒賣是兩塊一個。
經(jīng)過這件事之后济炎,我在思考一個問題:“這個老板娘剛開始多收了錢的原因是什么川抡?因為她的數(shù)學是體育老師教的所以算錯了嗎?還是她以為我不會去算這個帳于是渾水摸魚须尚?”
我希望這個老板娘是前者崖堤。
如果她是后者,我只能說她失“道”了耐床。
作為商人想多賺一點錢是沒有錯的密幔,但“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撩轰。按照“道”來獲得錢財是沒有問題的胯甩,但如果不按照“道”只會以小失大。
在當今這個體驗為王的商業(yè)時代钧敞,客戶一旦有一次體驗不好蜡豹,他很有可能不會再給你機會。
像今天的“收錢門”這件事溉苛,換做其他人镜廉,可能就不會再光顧這家面包店了。這對經(jīng)營者來說難道不是以小失大嗎愚战?
所以說娇唯,“道”是一切商業(yè)的根源齐遵,你如果想做好商業(yè)不可不遵循。
第二件:一老人公車上大聲喧嘩
今天早上坐公車時塔插,有一老人就坐在靠近司機旁邊的座位上梗摇。他在車上可謂是“指點江山,揮斥方遒”想许,上至國家元首伶授,下至黎民百姓,都要評論一番流纹。這也就算了糜烹,最可恨的是這個老人家的嗓門超大,我坐到車尾的座位都深受其擾漱凝,足足忍受了這長達四五十分鐘的噪音疮蹦。
可以說,這個老人家活成了很多年輕人都很討厭的“為老不尊”的樣子茸炒。
《道德經(jīng)》里面說:“功成事遂身退愕乎,天之道”,其實這句話主要就是說給這種“為老不尊”的老人家聽的壁公。
無可否認感论,活到六七十歲的人,多多少少也會有一點小成績贮尖,但其實對這些老人家來說笛粘,懂得退一步海闊天空才是悟道了。
像我今天在公車上遇到的這個老人家湿硝,完全不懂做人之道薪前。他把公車當成了自己家,制造了超過120分貝的噪音源关斜,完全不顧車上其他人的感受示括。
可以看出,這種懟天懟地對空氣的人其實過得并不幸福痢畜。
而他不幸福的根源垛膝,正是源于不懂“道”。
我見過活得很幸福的老人丁稀,都是那種和風細雨吼拥,懂得照顧自己,更懂得體貼他人的人线衫。
他們因為上“道”凿可,所以幸福。
第三件:餐廳吃飯授账,遇見老板夫婦拌嘴
中午吃飯枯跑,我去了自己之前很喜歡去的那家餐廳惨驶。
在吃飯的過程中,老板和老板娘發(fā)生了語言沖突敛助。
事情的起因是粗卜,有兩個一起吃飯的女生,她們跟老板娘說要一份豬雜湯纳击,另外來兩個白米飯续扔。
本來這是很簡單的一件事情,但老板娘跟在廚房忙活的老板沒溝通清楚评疗,導致老板煮了兩份豬雜湯测砂。
沒過多久,又來了一個客人要吃豬雜百匆,但當時豬雜已經(jīng)賣完,老板娘便讓對方改成鴨雜呜投。
沒想到她在跟老板溝通時再次出現(xiàn)問題加匈,老板誤以為客人既要鴨雜又要鴨肉,便做了這樣一個拼盤仑荐。
老板娘為了這兩件事雕拼,直接當眾批評老板犯傻,老板氣不過直接回懟粘招。
兩個人便吵起來了啥寇,老板娘直接表示老娘明天不干了。老板便說你不用每次都這樣威脅我洒扎,你要不想干辑甜,現(xiàn)在就可以不干。
過了一會袍冷,老板從廚房忙完便到外面透氣磷醋。老板娘收拾餐桌時,直接跟我們這些還在吃飯的人說潮汕男人臭脾氣胡诗,上輩子不知道是做錯了什么邓线,才嫁給這種男人,還說以前從來沒有人這樣對她煌恢。
我邊聽邊哭笑不得骇陈,正所謂“一個巴掌拍不響”,他們各有各的問題瑰抵,不過根源還是在于他們不懂“夫妻之道”你雌。
在我看來,夫妻之道在于一個“和”字谍憔。
所以匪蝙,我們的老祖宗一直說“和氣生財”主籍。
如果他們夫妻都懂得多體諒對方的辛苦,懂得以和為貴逛球,就不會鬧出今天的笑話了千元。
由此可見,懂得“夫妻之道”是多么的重要颤绕。
老子說自己宣揚的“道”其實很簡單幸海,但是能學會的世人卻很少。
確實奥务,光看上面三個例子物独,很多人都會覺得“道”很簡單,但是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幾人呢氯葬?
這其實還是跟人性最大的弱點“懶”相關(guān)挡篓,可以說“懶”是“道”的最大敵人。
如果你懶得行動帚称,懶得思考官研,再簡單的事情也是做不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