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貝爾,平時給人的形象一直是謙遜隶债、包容的腾它。
很少會看到包貝爾因為什么事情而發(fā)火。
但最近他在訪談節(jié)目《你好爸爸》中坦言死讹,自己曾經對女兒餃子發(fā)火瞒滴。
那是餃子兩歲多的時候,一家人一起去動物園玩。
玩了一整天妓忍,臨近動物園關門虏两,于是大人們就準備帶餃子回家。
可是餃子并不想回家世剖,賴在原地不走定罢。
那時候阿姨就想直接抱走餃子,結果餃子上去就給了阿姨一巴掌旁瘫。
包貝爾被餃子這個舉動激怒了祖凫,也給了餃子一巴掌。
餃子被爸爸打酬凳,哇的一聲哭了起來惠况。
包貝爾余怒未消,警告周圍人不許安慰餃子宁仔。
等他平復了心情之后稠屠,他開始和餃子談。
問她為什么打阿姨翎苫。
餃子說不想讓阿姨抱自己权埠。
包貝爾又問,不想被阿姨抱煎谍,你就可以打人嗎攘蔽?爸爸打你是對的嗎?
餃子回答粱快,打人不對秩彤。
包貝爾于是追問,打人不對事哭,你為什么要打阿姨呢?
包貝爾解釋道瓜富,我想告訴她的是:
第一鳍咱,你動手打人是不對的。
第二与柑,大家都是平等的谤辜,不能因為阿姨是雇工就隨意打罵。
主持人問他价捧,小孩子能懂這么多嗎丑念?
包貝爾坦言,我不知道她懂不懂结蟋,反正如果我看到了這種事脯倚,我一定會制止她。
主持人又問,你認為你這樣做對嗎推正?這難道不是以暴制暴嗎恍涂?
包貝爾回答,反正那之后她再也沒有打過阿姨植榕。
有些人和主持人的想法一樣再沧,認為包貝爾這是在“以暴制暴”。
認為這是包貝爾控制不了情緒的表現(xiàn)尊残,甚至認為他算不上一位合格的父親炒瘸。
但這一次,我想站包貝爾寝衫。
02
這年頭什燕,教育孩子儼然成了一件令人左右為難的事情。
有太多的所謂“專家”竞端,總是跑出來對著父母說三道四屎即,有太多雙眼睛盯著學校的老師和家長。
毫不夸張的說事富,如今的孩子技俐,打也打不得,罵也罵不得统台。
動輒就是父母的錯雕擂、老師的錯,動輒就是原生家庭給孩子造成重大創(chuàng)傷贱勃。
育兒專家們總是提醒父母和老師井赌,要給孩子講道理、暴力只能滋生暴力贵扰。
可在我看來仇穗,這根本就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每個孩子天性本不同戚绕,育兒方式也絕對不能一概而論纹坐。
對于有些孩子,天生敏感膽小舞丛,一句重話他可能就會銘記終生耘子。
而還有些小祖宗,天生油鹽不進球切,遇到這種孩子谷誓,一味講道理,根本行不通吨凑。
孩子還小捍歪,所以當他們不懂事的時候,大人們可以不追究。
但絕對不意味著费封,當他們犯了錯焕妙,大人們就要絕對寬容,甚至觸及了底線也不計較弓摘。
育兒典范張亮焚鹊,也曾經動手打過兒子天天。
他坦言天天以前和一個小女孩一起玩韧献。
結果兩個人就開始搶玩具末患,他還把女孩子推倒在地。
所以張亮就打了天天屁股锤窑。
張亮認為璧针,這是底線問題,無論發(fā)生什么事渊啰,男孩子不可以欺負女孩子探橱,所以沒得商量。
張亮一向認為育兒就是和孩子做朋友绘证。
但孩子的三觀尚未養(yǎng)成之時隧膏,父母有責任教會他們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嚷那。
孩子天生以自我為中心胞枕,他們長大的過程,是認識除自己之外的人和事的過程魏宽。
他們不懂得自己的行為給別人造成什么傷害的時候腐泻,最好的方式是讓他們“感同身受”。
03
網(wǎng)友七七是一名小學教師队询,在她的學生中派桩,很多孩子無知又無畏。
曾經有一個熊孩子娘摔,用玩具槍射擊另一個孩子的面部窄坦,塑料子彈直接被射進了那孩子的耳朵。
后來受傷孩子的家長凳寺,當場捏碎了那把玩具槍,只剩下一罐子彈彤侍。
也有大一點的孩子欺負小一點的孩子肠缨,把他壓倒在地上。
其他人看到紛紛效仿盏阶,全都疊羅漢似的壓上去晒奕。
最后被壓的孩子右手小臂、兩根肋骨骨折。
孩子下手從不知輕重脑慧,但凡知道后果魄眉,他們大多不會再犯。
可問題就是闷袒,該如何讓他們意識到自己行為的嚴重后果坑律。
我看到幾張圖覺得很好。
1.一個小姑娘不斷用腳踢別人囊骤,這時候一名男子走上前去晃择,也踢了小姑娘一下。
小姑娘隨即哇哇大哭起來也物。
很明顯宫屠,男子的力度根本不會踢疼女孩。
但男子這樣做的目的滑蚯,就是為了讓小女孩知道浪蹂,別人被踢的感受。
2.許多人圍坐在一起吃串串告材。
有一個小孩子拿串串的時候亂甩坤次,把鍋里的熱油濺到了周圍人身上。
大人們并沒有翻臉创葡,但也沒有就放任不管浙踢。
其中一個人用筷子蘸了火鍋里的熱油,輕輕濺到小孩手上灿渴。
小孩子感到了手上的灼熱洛波,捂住自己的手看了一會兒,大人們都笑了起來骚露,他也跟著笑了起來蹬挤。
知乎上有個問題:
為什么越喜歡講道理的家長,孩子往往越不聽話棘幸?
在我看來焰扳,因為那些孩子們并不懂得,任何選擇都必須要付出代價误续,更不懂得這種代價有多么慘痛吨悍。
人都是撞了南墻才回頭、不到黃河不死心蹋嵌。
與其費勁口舌育瓜,不如做一面鏡子,讓孩子早一點明白自己的行為所造成的后果栽烂。
做父母的躏仇,不可能永遠沒有情緒恋脚,而小孩子,也永遠不可能只用講道理就能教育好焰手。
適當?shù)膽土P糟描,才能讓孩子懂得別人感受,產生同理心书妻。
尊重孩子船响,是給他們足夠的耐心,傾聽他們內心的聲音驻子、尊重他們個人的意愿灿意。
但絕不是放任不管,當一個小孩子屢教不改崇呵、挑戰(zhàn)底線缤剧,當然有必要“以牙還牙”。
父母給的巴掌域慷,永遠好過社會給的巴掌荒辕。
因為父母就算懲罰了孩子,也會留下改正的機會犹褒,可如果是冷冰冰的社會抵窒,就不一定有補救的余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