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劇不終
月前响巢,我和幾個小伙伴的亦喜工作室描滔,誕生了第一件設計作品,是三枚復古黃銅書簽尺踪古。它猶如我們連通外面世界的一個媒介含长,把更多的人券腔、更多的聲音帶到我們面前。
坦白說拘泞,這個小家伙的境遇冰火兩重天纷纫。
喜歡它的人,輾轉(zhuǎn)尋來陪腌,下單購得辱魁,不吝言辭地將諸多贊美贈予這枚伴讀小物。那些話诗鸭,令我們開心又溫暖染簇;那些美圖,比它停留在我們手中時更美强岸,這讓我們大感欣慰锻弓。一個個熟悉又陌生的名字,反復出現(xiàn)在微信店鋪的后臺蝌箍,我們猜測青灼,是那些對它抱有歡喜心的人,把它作為禮物分享給了更多人......所謂好物遇知音妓盲,彼此的歡喜心大抵便是如此了吧杂拨。
循著書簽找上門來的,還有幾家官方和民間的藝術(shù)機構(gòu)本橙。和停留在我們腦海里的陳腐偏見不同扳躬,他們積極脆诉、熱情甚亭,帶著滿滿的誠意而來,很認真地和我們探討未來合作可能......這一切击胜,也讓我們備受鼓舞亏狰。
但,迎接「月讀」書簽這個新生兒的偶摔,并不盡是歡迎之聲暇唾。一部分人喜歡,必然有另一部分人無感辰斋;有贊譽策州,必然也少不了冷遇......這是二分世界的必然。
在一次成功的預售活動后宫仗,我們找到一家閱讀類的文化公眾號商談合作够挂,希望借助他們的平臺正式推出產(chǎn)品。然而溝通過程并不順遂藕夫,即使對方一直在致力于推動國民閱讀習慣提升孽糖,但對這款閱讀周邊產(chǎn)品的市場前景仍然猶疑不定枯冈。
因為鐘愛這枚書簽,我的一位多年好友办悟,將它獻寶一樣地捧去推薦給公司行政尘奏,熱心腸地建議:如果把它和一本書搭配在一起,作為給員工的入職禮或是生日禮病蛉,想必很有意義炫加。行政姑娘干脆利索地拒絕了:現(xiàn)在打開手機,推送的文章看都看不過來铺然,電子書隨處可得琢感,誰還會看紙質(zhì)書?誰還會用書簽探熔?
朋友為此頗有些憤憤和難過之意驹针。反倒是我,聽后開懷一笑诀艰,開解他:不必難過柬甥,我們沒有那么玻璃心;也請你知道其垄,我們所走的苛蒲,并不是一條提供大眾商品的路徑;換言之绿满,我們只為一部分人臂外,甚而只是少數(shù)人,設計出能夠得到共鳴的作品就足矣喇颁。
▼
前幾天漏健,和一位愛讀書的姑娘聊天。姑娘感嘆橘霎,現(xiàn)在身邊閱讀紙質(zhì)書的人似乎越來越少了蔫浆,樂在其中的她,已然在周圍人的眼里成了一個有些落伍又有些裝腔作勢的異類姐叁。她有時也困惑瓦盛,不知道是該放棄還是繼續(xù),不知道是該回歸“正常人”之列還是繼續(xù)做個人群中的“異類”外潜。
借著這位姑娘的困惑原环,我審視了一下自己和周圍朋友的閱讀行為,發(fā)現(xiàn)電子書和紙質(zhì)書并不是非此即彼的互斥關(guān)系处窥。
手機嘱吗、ipad、kandle為我提供了隨時隨地閱讀的便利性碧库,地鐵里柜与、公交車上......凡人多之處巧勤,或出行在外,又或者有隨意翻閱多本書的需求時弄匕,電子書都有紙質(zhì)書難以媲美的天然便利優(yōu)勢颅悉。
但這并不意味著紙質(zhì)書的消亡。以我為例迁匠,但凡別人推薦的我認為有價值的書籍剩瓶,又或是看過電子書后認為值得收藏的書籍,我都會毫不猶豫地買來紙質(zhì)書再次重溫城丧、深度閱讀延曙。捧讀紙質(zhì)書帶來的那種閱讀快感和享受,是電子書所無法給予的亡哄。
像我一樣枝缔,魚和熊掌兼得的人,恐怕也不在少數(shù)吧蚊惯。
閱讀是件很個人的事情愿卸。讀與不讀,在什么介質(zhì)上面讀截型,讀些什么內(nèi)容趴荸,統(tǒng)統(tǒng)屬于個人喜好和個人選擇,不可強求宦焦,也強求不來发钝。
剛剛歐洲一游回國的朋友,對我說起一路所見:在歐洲國家的地鐵里波闹,大多數(shù)人低頭所向的酝豪,是一本書,而不是一部手機舔痪。朋友感嘆說寓调,閱讀一事,對一些國家的人來說锄码,是自由呼吸的空氣,是每日生活的必需品晌涕;而在當下的中國滋捶,是霧霾穹頂之下的一口新鮮空氣,是生活里的奢侈品余黎。
▼
因為眼下電子閱讀的風行和國人閱讀習慣的淡薄重窟,就對紙質(zhì)書的前景看淡,我對此觀點倒是不敢茍同惧财。從我的眼睛里看出去巡扇,看到的是另外的一些風景:
我曾在某些周末的清晨8點10分左右走近圖書館扭仁。在8點30分才會打開的圖書館大門前,已經(jīng)排起了長長兩隊人馬厅翔。那些無聲攢動的人頭乖坠,會讓你因為有如此多的同路人而心生溫暖。
我也曾走進零點以后的通宵書店熊泵。當整個世界都安睡的時候甸昏,那里依然燈火通明施蜜,收銀機依然不時會響起,座位上悬秉、書架前和泌、拐角處武氓、樓梯上仇箱、角落里剂桥,依然會有人捧書夜讀权逗。
我也曾付費訂閱過新世相的圖書館服務。從去年7月圖書館開張以來师坎,到去年年底堪滨,短短4個多月時間,該圖書館已經(jīng)迎來了5萬多會員遏乔,平均每人每月的閱讀量約是3本紙質(zhì)書。
我注意到微信讀書里的好友頭像越來越多凉翻,這或許也意味著鸯旁,身邊走進深度閱讀世界的人越來越多。
我也看到有書共讀艇挨、十點讀書會等各種社群讀書組織正在興起缩滨,我聽聞有幾百萬人加入了有書共讀行動脉漏,并且這個令人咂舌的數(shù)字每天都在急速增長侧巨。
我的幾位有著良好閱讀習慣司忱,但因為近期工作繁忙坦仍,實在沒有時間讀書的朋友叨襟,甚至因為近一個月來糊闽,沒能靜下心來完整讀完一本書梳玫,而心生焦慮。
即使是一個還沒有將閱讀付諸于日常行動的人汽纠,我也從不懷疑TA打心眼里將讀書一事歸于美好。
再看看當下的年輕父母們是如何大量購買書籍、重視培養(yǎng)自家孩子的閱讀習慣,就不難發(fā)現(xiàn)钓账,盡管我們中的很多人沉迷于做一個手機低頭族碴犬,但對于下一代的期待梆暮,更多地還是回歸到了書本里服协。
以上所列種種,無一不在提醒我啦粹,紙質(zhì)書從未從我們的生活中真正遠離。
▼
這個世界并非完全是我們眼中望出去的樣子唠椭,樂觀也好贪嫂,悲觀也罷力崇,你要相信亮靴,它不會一成不變地固守在原地馍盟,終有一些力量會改變潮水的方向。關(guān)于中國的讀書文化饱狂,這一兩年我所感知到的是——有些積極的變化正在發(fā)生曹步。
正因為此,我們愿意樂觀地看待這個世界休讳,愿意做一次小小的嘗試讲婚,看看有多少人會為自己心愛的書籍精心挑選一枚稱心的伴讀小物,也想看看有多少人會因為一枚上好的書簽觸動閱讀的興趣俊柔。
如果在今天筹麸,深度閱讀和仍舊保有閱讀紙質(zhì)書習慣的人僅僅還是勢單力薄的少數(shù)派,那么明天呢雏婶?后天呢物赶?我期待答案水落石出的一天。
同樣留晚,我也好奇酵紫,一直站在路口耐心等待紅燈變綠燈才通行的少數(shù)派,會不會變成明天的大多數(shù)人,“中國式過馬路”現(xiàn)象會終結(jié)于哪個時代奖地?
因此橄唬,我在聊天的最后,向那位困惑的姑娘建議:不必從眾参歹、不必隨大流仰楚。如若心懷美好,你該習慣泰然自若地做個少數(shù)派犬庇。
Endless
如若心懷美好
你當泰然自若
文 | 劇不終
圖 | 由書簽的新主人們給力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