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地上滑倒了锌半,孩子很痛禽车,哭了起來,奶奶說:哇刊殉,這個地板壞哭当,地板讓寶寶滑倒了,打地板冗澈。這樣的教導钦勘,孩子 就學習到我的痛是別人造成的,這個世界對我有惡意亚亲,孩子就苦了彻采。痛+苦=痛苦。
同樣捌归,孩子在地上滑倒了肛响,孩子很痛,哭了起來惜索,媽媽說:哇特笋,是寶寶不小心,寶寶滑倒了巾兆,寶寶以后小心點猎物。這樣的教導,孩子就學習到我的痛是我自己造成的角塑,我以后要負責任蔫磨。或者我自己沒有用圃伶,走路都走不好堤如。孩子也苦了蒲列。痛+苦=痛苦。
而媽媽如果對奶奶說:你不能這樣子教孩子搀罢,這樣子以后孩子有問題蝗岖,只知道怪罪別人,都不會承擔責任榔至。而奶奶也對媽媽說:你不能這樣教孩子剪侮,孩子這么小,哪懂得負責任洛退,你這么冷漠瓣俯,以后孩子也會很冷漠。
如果媽媽與奶奶當著孩子的面爭了起來兵怯,這個時候孩子才會混亂彩匕,因為在同一件事情上,他收到了兩種不同的觀點媒区。面對著兩個都愛他的人驼仪,孩子就不確定到底哪一種是對的,最后他就得出一個結(jié)論:以后再遇到不確定的事情袜漩,我不表態(tài)就是安全的绪爸。所以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孩子口頭禪是:“我不知道”或者“隨便”。
那么像在這樣的事情上宙攻,我們要怎么做呢奠货。奶奶這么教就讓她教,孩子痛苦了座掘,相信這份痛苦在日后會成為引導孩子递惋、協(xié)助孩子找到人生目的的機會。就像我們現(xiàn)在踏上向內(nèi)修心的道路溢陪,何嘗不是受痛苦驅(qū)動呢萍虽?而我們按我們的想法教,奶奶來批判的時候形真,就讓她批判杉编,給她一個空間來安放她的存在感、價值感咆霜。我們也可以在事后心平氣和去溝通邓馒,表達自己的主張,讓奶奶有機會來了解我們的心聲裕便。
如果要問應(yīng)老師绒净,小樹在地上滑倒了见咒,我會怎么教偿衰?如果只是普通的滑倒,那我都是不教的,讓孩子完整地去經(jīng)歷這個過程下翎,完整地去經(jīng)歷這份疼痛缤言。當這份感受經(jīng)歷完整,孩子很快就活進了新的畫面视事。所以孩子滑倒了很痛胆萧,痛+快=痛快。讓我們的孩子擁有一個痛痛快快的人生俐东,就是做一個放松的母親跌穗,不是那么緊張孩子的表現(xiàn),而是多一些允許虏辫,讓孩子去體驗人生百味蚌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