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作者
本書作者是美國年輕的古生物學家史蒂夫·布魯薩特,他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取得了博士學位,目前蘇格蘭愛丁堡大學任教扒怖,曾與中國著名古生物學家呂君昌、邢立達共同研究過恐龍課題业稼。他出版過6部作品盗痒,命名了超過15個古代物種,還是BBC紀錄片《與恐龍同行》和熱門電影《侏羅紀世界3》的科學顧問低散。
關(guān)于本書
毫無疑問俯邓,恐龍是地球歷史上最富有傳奇色彩的物種之一,它們在2億多年前出現(xiàn)在地球表面谦纱,一度統(tǒng)治過世界上的每一個角落看成,又在一瞬之間跌落神壇,消失得無影無蹤跨嘉。本書以一名古生物學家的專業(yè)視角川慌,帶我們回顧了恐龍從興到衰的全部歷史,揭示了恐龍最后的真正命運祠乃,同時也向我們展示了古生物學家的工作方式和研究方法梦重,讓我們了解到關(guān)于恐龍的一切。
核心內(nèi)容
恐龍是一類活躍在中生代的直立爬行動物亮瓷,它們在二疊紀末期的生物大滅絕之后出現(xiàn)琴拧,又在三疊紀末期的另一次生物大滅絕之后成功登頂,成為自然界中的統(tǒng)治性物種嘱支,無論是種類蚓胸、數(shù)量還是體型挣饥,都一度占據(jù)了自然界中的絕對優(yōu)勢地位。然而沛膳,在經(jīng)過了1.7億年的進化之后扔枫,恐龍又突然因為一次由彗星撞擊引起的生物滅絕事件而衰落,只存有一支后代繁衍至今锹安《碳觯恐龍的歷史深刻地證明了,興衰總是相伴相生叹哭,面對自然規(guī)律忍宋,我們應該心懷敬畏。
前言
你好风罩,歡迎每天聽本書糠排,本期要為你解讀的書是《恐龍的興衰》。
大約40億年前泊交,海洋中誕生了第一個原核細胞乳讥;20億年前柱查,地球上開始出現(xiàn)復雜的生命體廓俭。此后,地球上的生物不斷演化唉工,有不計其數(shù)的物種誕生研乒,也有無數(shù)的物種滅亡,但毫無疑問淋硝,無論以哪種標準來看雹熬,恐龍都是歷史上最富有傳奇色彩的物種之一。
我們可能通過電影谣膳、書籍竿报、紀錄片或者自然博物館,了解過一些關(guān)于恐龍的知識继谚,甚至近距離觀看過恐龍化石烈菌,但總的來說,我們對恐龍的了解都極為有限花履,因為它們生活的年代實在太過遙遠芽世,因此,至今仍然有太多未解之謎诡壁。
恐龍誕生于兩億多年前济瓢,起初,它們體型嬌小妹卿,在其他動物的陰影下蟄伏了幾千萬年旺矾;后來蔑鹦,它們抓住了環(huán)境劇變的機遇,在侏羅紀時代箕宙,成長為讓大地都為之顫抖的龐然大物举反,并從此統(tǒng)治了地球1.4億年。在恐龍王朝的巔峰期扒吁,它們的足跡遍布地球的每一個角落火鼻,站在食物鏈的頂端。
作為一種活躍在中生代的直立爬行動物雕崩,恐龍的家族異常龐大魁索,既有比一架波音747還重的阿根廷巨龍,也有可以用牙齒輕松撕碎對手的霸王龍盼铁。毫無疑問粗蔚,恐龍是自然生命演化的杰作。從對地球的統(tǒng)治力而言饶火,除了人類以外鹏控,幾乎沒有第二個物種能與恐龍匹敵》羟蓿恐龍時代曾經(jīng)如此輝煌当辐,卻又在鼎盛時期瞬間崩塌,給我們留下了無盡的疑問和遐想鲤看,這種超強的戲劇性自然也引起古生物學家們的探索興趣缘揪。
這本書的作者史蒂夫·布魯薩特,就是一位年輕卻成就斐然的古生物學家义桂。他從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取得博士學位后找筝,赴蘇格蘭愛丁堡大學任教,曾與中國著名古生物學家呂君昌慷吊、邢立達共同研究過恐龍課題袖裕。他出版過6部作品,命名了超過15個古代物種溉瓶,還是BBC紀錄片《與恐龍同行》和熱門電影《侏羅紀世界3》的科學顧問急鳄。
不知你有沒有注意到,這本書的名字叫《恐龍的興衰》嚷闭,而不是《恐龍的興亡》攒岛,一字之差,其實大有奧秘胞锰,意味著恐龍的最終命運只是衰落灾锯,而不是我們印象中的滅絕,這又該怎么理解呢嗅榕?在這里先賣個關(guān)子顺饮,后面我們再揭曉吵聪。
在這本書里,作者不僅用扎實的考古證據(jù)兼雄,為我們詳細還原了恐龍從興起到衰落的全部歷史吟逝,還為我們解秘了古生物學家的工作方法。那么接下來赦肋,我就沿著作者的講述块攒,通過三個部分帶你回顧恐龍的興衰史。
第一佃乘,古生物學家們是如何研究恐龍的囱井?
第二,恐龍是如何興起并走向鼎盛的趣避?
第三庞呕,恐龍是如何衰落又得以延續(xù)的?
第一部分
我猜你肯定會有一個疑惑程帕,恐龍興起的年代住练,距今已有兩億多年的歷史,古生物學家們既沒有時光機愁拭,也沒有任何文字或圖像材料可考讲逛,他們是如何了解恐龍前世今生的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解答的第一個問題敛苇。
其實妆绞,答案你很可能已經(jīng)猜到了顺呕,那就是通過化石來還原歷史枫攀。但如果繼續(xù)追問,你可能就答不上來了株茶。比如来涨,古生物學家是如何尋找化石的?是如何判斷化石年份的启盛?又是如何通過化石了解恐龍的樣貌蹦掐、習性、身體特征和生活方式的僵闯?古生物學家的工作都會有哪些挑戰(zhàn)呢卧抗?
其實,古生物學家研究恐龍的過程鳖粟,跟偵探破案的過程很相似社裆,他們需要在蛛絲馬跡中找到線索,然后根據(jù)線索拼出一張線路圖向图。這張圖不是完美無缺的泳秀,很多地方只能通過想象和合理推斷來彌補标沪,不過,這個破案過程實在是精彩有趣嗜傅。那么接下來金句,我們就跟著古生物學家們一起破解恐龍之謎。
要想真正讓化石“說話”吕嘀,古生物學家們的工作大概需要分為四步:第一步违寞,認識化石;第二步偶房,找到化石坞靶;第三步,鑒定化石的年代蝴悉;第四步彰阴,從化石中提取生物信息。下面我們一一展開拍冠。
首先尿这,古生物學家的基本功課是要認識化石,恐龍化石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實體化石庆杜,也就是古代生物的軀體直接形成的化石射众,最常見的是骨頭和牙齒,有時候皮膚晃财、羽毛甚至內(nèi)臟這些柔軟部位叨橱,也都能形成化石,只不過形成的條件更加苛刻断盛,存留的數(shù)量也更少罗洗;另一類是遺跡化石,比如足跡钢猛、巢穴伙菜、齒痕、糞便和蛋命迈,都能形成化石贩绕。通過分析這些化石,古生物學家們就能還原古代生物的身體構(gòu)造壶愤、移動方式和生活習性等特征淑倾。
然后,咱們再來說說如何獲得化石征椒。在我們的印象里娇哆,化石可能都來自古生物學家們在野外的辛勤探索,但實際上,為了更高效地獲得化石迂尝,古生物學家除了自己探索以外脱茉,還經(jīng)常雇傭“化石獵人”來采集化石。顧名思義垄开,“化石獵人”就是一群不停尋找并挖掘化石的人琴许,他們精通地質(zhì)學知識,能深入不毛之地溉躲,一干就是幾個月榜田,然后馱著大量化石滿載而歸。比如锻梳,在19世紀末的美國西部箭券,很多“化石獵人”就是當?shù)氐蔫F路工人或者淘金者,他們的行事風格像西部牛仔一樣粗獷豪放疑枯,我們很難想象辩块,這群人會和學術(shù)研究扯上關(guān)系。從主觀來看荆永,“化石獵人”做這行就是為了錢废亭,但客觀上,他們卻也成為促進科學發(fā)展的有力推手具钥。
找到化石以后豆村,下一步就是鑒定化石的年代÷钌荆化石本質(zhì)上是石頭掌动,而弄清楚化石年齡的最好方法就是放射性定年,原理很簡單宁玫,放射性元素有一個特殊的性質(zhì)粗恢,那就是每經(jīng)過一段時間,就會有恰好一半的原子衰變成另外一種元素撬统,所以适滓,通過分析這兩種元素的比例,就能鑒定出巖石形成了多少年恋追。
在我們的印象里,考古學家鑒定古代文物的年代罚屋,主要是通過碳-14測年法苦囱,但在研究恐龍化石時,碳-14卻派不上用場脾猛,因為碳-14的半衰期只有幾千年撕彤,根本沒法給動輒上億年的遠古生物測定年份。但是,鉀-40衰變成氬(yà)-40的半衰期長達12.5億年羹铅,所以在研究恐龍化石時蚀狰,科學家們最常用的就是鉀氬測年法,也就是通過分析鉀-40衰變成氬-40的比例职员,來測定巖石形成的年代麻蹋。
不過,放射性定年法也有局限性焊切,那就是只適用于那些從液態(tài)變成固態(tài)的巖石扮授,比如熔巖冷卻后形成的玄武巖或花崗巖,而泥巖和砂巖沒法用放射性測年专肪。有時候刹勃,如果一塊化石正好位于兩層玄武巖中間,那我們就能通過分析這兩層巖石的年代嚎尤,給化石的年代定下一個范圍荔仁。但如果不湊巧,一塊化石周邊的巖石都沒法測年芽死,那這塊化石的年齡可能就真的成了未知數(shù)咕晋。
鑒定完年代之后,古生物學家們接下來要做的收奔,就是提取化石的信息掌呜。雖然表面上看它只是一塊石頭,但化石蘊含著巨大的信息量坪哄。我們可以根據(jù)化石的種類和特點质蕉,獲知古代生物的體重、年齡翩肌、生理構(gòu)造模暗、生活方式等種種信息。
比如念祭,恐龍的體重就是一個很有趣的話題兑宇。因為沒人見過活的恐龍,所以憑借手頭的幾塊化石給恐龍測體重粱坤,難度肯定比曹沖稱象要大得多隶糕,不過古生物學家們還是研究出了兩種比較科學的測量方法。第一種方法很簡單站玄,因為動物越重枚驻,四肢就越粗壯,科學家們通過分析各種動物的體重和四肢粗細程度株旷,找到了二者之間的對應關(guān)系再登,所以,只要有恐龍四肢骨骼的粗細數(shù)據(jù),套到公式里就能算出恐龍的大致重量锉矢。第二種方法更精細梯嗽,主要是在模擬軟件里建立恐龍骨架的三維數(shù)字模型,再給恐龍?zhí)砑由霞∪夤了稹⑵鞴俸推つw等元素灯节,然后用計算機程序就能推斷出恐龍的體重却特。正是通過這兩種方法斤儿,我們今天才能獲得比較準確的恐龍體重信息。
除了體重跃闹,古生物學家們還能通過恐龍的骨骼形狀壹士,判斷出它們的生活習性磷雇。比如,腕龍的頭骨很高躏救,而且頭部有著發(fā)達的肌肉唯笙,上下頜還布滿鏟子一樣的牙齒,通過這一點就能判斷盒使,腕龍能吃下比較硬的食物崩掘,比如植物的莖和蠟質(zhì)樹葉。但是少办,梁龍的頭骨比較長苞慢,骨頭也比較脆弱,口鼻部位前面只有一排鉛筆形狀的細小牙齒英妓,相比之下牙口不太好挽放,所以就能判斷,梁龍吃不了硬的食物蔓纠,只能吃植物比較嫩的葉片辑畦。
此外,如果割開恐龍的骨頭化石腿倚,我們還能通過觀察骨頭的生長輪圈數(shù)纯出,來鑒別一只恐龍死亡時的年齡。如果獲得一塊恐龍頭骨敷燎,科學家們則可以通過X射線掃描暂筝,測算出恐龍大腦的大小,以及嗅覺懈叹、聽覺和視覺器官的發(fā)達程度乖杠。這些都為我們還原恐龍的生理特點和生存方式提供了有力證據(jù)。
第二部分
好澄成,說完古生物學家的工作方法,下面我們正式進入恐龍的歷史。我們先來看看墨状,恐龍是如何興起并走向鼎盛的卫漫。
為了把握恐龍的生存階段,我們首先要了解地質(zhì)年代肾砂,它是用來描述地球歷史的時間單位列赎。地球生物在大約5.4億年前開始大量出現(xiàn),所以镐确,科學家們就將5.4億年前至今一共劃分為三代包吝,由遠及近分別是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源葫,我們?nèi)祟惿钤谛律剑铸埳钤谥猩V猩_始于大約2.5億年前息堂,結(jié)束于大約6500萬年前嚷狞,它又可以再分為三個紀(紀律的紀),由遠及近分別是三疊紀荣堰、侏羅紀和白堊紀床未。要說清楚恐龍的故事,我們還得從2.5億年前開始講起振坚。
那時候薇搁,地球從古生代的二疊紀,邁入中生代的三疊紀渡八,這次地質(zhì)時代的更迭啃洋,并不只是換個名字那么簡單。二疊紀的最后時刻呀狼,地球已經(jīng)變成一片煉獄裂允。在今天的西伯利亞一帶,大量巖漿沖破地幔進入地殼哥艇,然后在巨大的地表裂隙中噴涌而出绝编。這次噴發(fā)可能持續(xù)了上百萬年,徹底改變了地球的氣候環(huán)境貌踏,大量熱量十饥、火山灰和有毒氣體被釋放出來。隨之而來的祖乳,是一次慘烈的生物大滅絕逗堵,地球歷史上曾經(jīng)出現(xiàn)過至少20次大滅絕事件,但這一次是最嚴重的眷昆。據(jù)估計蜒秤,約有90%的物種在這次災難后徹底消失汁咏。
化石記錄了這一次的慘烈毀滅。作者發(fā)現(xiàn)作媚,二疊紀晚期的遺跡化石攘滩,種類和數(shù)量都非常豐富,反映出當時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其實是非常富饒的纸泡。但到三疊紀初期漂问,化石驟然減少,除了偶爾出現(xiàn)的一些小爪子痕跡和洞穴遺跡以外女揭,什么都沒有蚤假。很明顯,這就是化石對災難的生動記錄吧兔。
在二疊紀占統(tǒng)治地位的動物們磷仰,到三疊紀基本上就都退出了歷史舞臺。但幾家歡喜幾家憂掩驱,原來主導物種的消亡芒划,在自然界中騰出來了大量的生態(tài)位置,反而給了其他物種寶貴的發(fā)展機遇欧穴。這時候民逼,有一類爬行動物演化出了直立行走的姿勢,這讓它們能在消耗更少能量的同時涮帘,跑得更快更遠拼苍,這類動物被稱為主龍類生物,“主要”的“主”调缨,“恐龍”的“龍”疮鲫,雖然這么叫,但主龍類并不能和恐龍劃等號弦叶。主龍類有兩大譜系俊犯,一個是假鱷類,也就是今天鱷魚的祖先伤哺,另一個是鳥跖(zhí)類燕侠,也就是翼龍和恐龍的祖先。沒錯立莉,翼龍其實不是恐龍绢彤,它們只是恐龍的遠親。
真正的恐龍最晚在2.3億年前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蜓耻,至于恐龍的具體定義茫舶,其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人們的主觀判斷。今天刹淌,古生物學家們認定饶氏,三大類恐龍和它們的共同祖先讥耗,從整體上構(gòu)成了恐龍家族。這三大類恐龍嚷往,一種是植食性的葛账、體型巨大柠衅、長著長脖子的蜥腳類恐龍皮仁;一種是植食性的、臀部盆骨和鳥類很像的鳥臀類恐龍菲宴;還有一種是以肉食為主贷祈,用兩足行走的獸腳類恐龍。
簡單來說喝峦,三疊紀從約2.5億年前開始势誊,到約2億年前結(jié)束,在這5000萬年時間里谣蠢,恐龍的祖先用了大約2000萬年進化成恐龍粟耻,又在后面的3000萬年里,以恐龍的身份繁衍生息眉踱。
不過也不知道是自己不爭氣挤忙,還是對手太優(yōu)秀,最開始恐龍混得其實并不好谈喳,反而是它們的遠親假鱷類獨領(lǐng)風騷册烈,占據(jù)了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統(tǒng)治地位。直到三疊紀結(jié)束婿禽,恐龍的種類赏僧、數(shù)量和體型,其實都遠遠比不上假鱷類扭倾。
直到大約2億年前淀零,龐大的古代泛大陸在地質(zhì)活動的作用下,被撕扯成東西兩大塊膛壹,隨之而來的是又一次生物大滅絕驾中,有超過30%的物種消失。三疊紀走到盡頭恢筝,地球進入侏羅紀時代哀卫。
這一天,恐龍等了足足三千萬年撬槽。雖然很多生物在這個時期滅絕此改,但恐龍卻意外地發(fā)展壯大,順勢擊敗假鱷類侄柔,登上了自然界的王座共啃≌嫉鳎科學家們至今還沒有弄清楚其中的原因,但化石確鑿無疑地記錄下了這種變化移剪。在三疊紀晚期究珊,恐龍的遺跡化石只占所有動物遺跡的20%左右,但到侏羅紀初期纵苛,這個數(shù)字就已經(jīng)超過了50%剿涮。
直到這時,我們才能說地球真正邁進了恐龍時代攻人∪∈裕恐龍們的數(shù)量迅速增加,體型也像吹氣球一樣越來越大怀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蜥腳類恐龍瞬浓,它們是有史以來體型最大的一類陸生動物。今天陸地上最大的動物大象蓬坡,體重大多只有5到6噸猿棉,而侏羅紀時代,蜥腳類恐龍的體重動輒就能達到10噸以上屑咳,最重的雷龍和腕龍體重甚至能超過30噸萨赁。
而且更有意思的是,古生物學家們發(fā)現(xiàn)乔宿,在同一時期同一地點位迂,竟然能同時生活著五六種巨大的蜥腳類恐龍,這么多巨型“吃飯機器”湊在一起详瑞,就像非洲草原上同時生活著五六種大象一樣神奇掂林。不過,它們之間卻不會因為食物爭得你死我活坝橡。蜥腳類恐龍都是植食性動物泻帮,但不同種類之間的覓食方式大不相同。通過分析它們的骨骼結(jié)構(gòu)就能發(fā)現(xiàn)计寇,腕龍的脖子能高高揚起锣杂,吃到最高處的食物,而梁龍的脖子只能抬到跟肩膀差不多的高度番宁,所以會像吸塵器一樣吃低矮的樹葉元莫。也正因如此,這么多蜥腳類恐龍才能和諧相處蝶押。
有了足夠的植食性恐龍作為食物來源踱蠢,肉食性獸腳類恐龍的種類也大幅增加。大的有體重達到兩噸半的異特龍棋电,它們是當時最頂級的捕食者茎截,稍小一些的還有和馬差不多大的馬什龍和史托龍苇侵,以及更小的,體重只有幾十公斤的虛骨龍和嗜鳥龍企锌,等等榆浓。
大約1.45億年前,侏羅紀終結(jié)撕攒,白堊紀開始陡鹃。不過這次紀元的更迭和前幾次不同,沒有發(fā)生生物滅絕這類標志性事件打却。之所以這么劃分杉适,是因為歐洲西部在這個年代的地層中普遍出現(xiàn)了一種微細的碳酸鈣,也就是白堊沉積的現(xiàn)象柳击。白堊紀依然是恐龍統(tǒng)治的時代,只是不同角色的戲份稍有改變片习。
比如捌肴,在侏羅紀大放異彩的蜥腳類恐龍,雖然在白堊紀體型達到巔峰藕咏,出現(xiàn)了有史以來最大的状知、體重達到50噸的阿根廷巨龍,但蜥腳類恐龍的品種大大減少孽查,絕大多數(shù)成員都悄無聲息地消失了饥悴。小一點兒的植食性鳥臀類恐龍,則抓住機會發(fā)展壯大盲再,遍布全球各地西设。它們中的典型代表,是既能四足行走答朋、也能兩足沖刺的禽龍贷揽,和滿身覆蓋著骨質(zhì)裝甲的甲龍。
在白堊紀梦碗,獸腳類恐龍是所有恐龍中當之無愧的第一主角禽绪。大約8400萬年前,君王暴龍洪规,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霸王龍印屁,正式出現(xiàn)在了地球表面。你可能看過斯皮爾伯格導演的《侏羅紀公園》斩例,被里面的霸王龍驚嚇到雄人,但真實的歷史是,霸王龍誕生于白堊紀樱拴,而不是侏羅紀柠衍。霸王龍的身長超過13米洋满,平均體重達到9噸,咬合力驚人珍坊,一顆牙齒能給獵物施加的力量超過1.5噸牺勾,而它嘴里這種鋒利的牙齒多達50顆。要知道阵漏,一頭非洲獅的咬合力只有450公斤驻民,兩者根本不在同一個重量級。毫無疑問履怯,霸王龍是地球有史以來最強大的捕食者之一回还,它們的出現(xiàn),標志著恐龍王朝達到鼎盛時刻叹洲。
第三部分
不過柠硕,每個王朝都有落幕的一天,恐龍王朝也不例外运提,在走向頂峰的同時蝗柔,衰落也即將到來。第三部分民泵,我們就來說說癣丧,恐龍王朝是如何衰落的。
關(guān)于恐龍衰落的原因栈妆,目前最常見的假說就是“彗星撞擊說”胁编。這種觀點認為,是一次發(fā)生在6500萬年前的彗星撞擊事件鳞尔,造成了地球生物的又一次大滅絕嬉橙,最終導致了恐龍的衰落。關(guān)于這個假說铅檩,有人支持憎夷,也有人反對。作者是“彗星撞擊說”的堅定支持者昧旨,他甚至拿自己的職業(yè)生命打賭拾给,認定如果沒有彗星撞擊,恐龍就絕對不會滅絕兔沃。他為什么這么肯定呢蒋得?
這還得從一種稀有的金屬元素銥說起。銥(yī乒疏,金字旁加一個“衣服”的“衣”字)這種元素在地球上特別罕見额衙,地球巖層中銥的主要來自從外太空落下的浮塵,所以含量一直很穩(wěn)定,但上世紀70年代窍侧,古生物學家們發(fā)現(xiàn)县踢,形成于6500萬年前的巖層中,銥元素的含量突然出現(xiàn)了不同尋常的爆炸式增高伟件,而且這種現(xiàn)象在全球各地都有發(fā)現(xiàn)硼啤。這該怎么解釋呢?對此斧账,科學家們提出了一種假說谴返,認為巖層中的這一層金屬銥,都來自外太空的一顆彗星咧织,這顆彗星撞擊地球時揚起了漫天塵埃嗓袱,又通過大氣把塵埃中的金屬銥帶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科學家們還原了當時的場景:一顆直徑大約10公里习绢,大小和珠穆朗瑪峰差不多的彗星渠抹,以噴氣式飛機速度的約100倍,撞上了位于墨西哥東南部的尤卡坦半島毯炮。撞擊時產(chǎn)生的能量逼肯,相當于10億顆原子彈爆炸√壹澹科學家們估計,在過去的5億年里大刊,這可能是撞上地球的尺寸最大的彗星之一为迈。這次撞擊造成了巨大的沖擊波,同時引發(fā)了地震和森林大火缺菌,給整個世界帶來了毀滅性的災難葫辐。
不難推測,恐龍肯定也是這次撞擊的受害者伴郁,但我們能由此得出結(jié)論耿战,認定彗星撞擊是導致恐龍衰落的直接原因嗎?其實還不能焊傅。比如有人就認為剂陡,雖然6500萬年前確實發(fā)生過一次彗星撞擊事件,但彗星并不一定是消滅恐龍的元兇狐胎⊙计埽恐龍很可能在之前的幾百萬年時間里,已經(jīng)開始逐漸衰退了握巢,這顆彗星只是完成了掃尾工作而已晕鹊。
事實真的如此嗎?化石證據(jù)再次還原了當時的場景。作者和同事們發(fā)現(xiàn)溅话,在白堊紀結(jié)束之際晓锻,恐龍化石的多樣性水平非常高,蜥腳類飞几、鳥臀類和獸腳類恐龍依然欣欣向榮砚哆,像以往一樣過著舒服的日子⊙可以肯定的是窟社,直到白堊紀晚期,恐龍王朝都一直處在最輝煌的時期绪钥。與之形成對比的灿里,是在彗星撞擊之后形成的化石里,人們從沒發(fā)現(xiàn)過恐龍化石程腹,不管是實體化石還是遺跡化石匣吊,一塊也沒有。
這就表明寸潦,恐龍的滅絕是非常突然的色鸳,從頭到尾最多用了幾千年時間,而這段時間见转,對應的恰好就是彗星撞擊地球的時刻命雀。在此之前,恐龍并沒有緩慢衰落的跡象斩箫。這樣事實就很清楚了吏砂,彗星撞擊肯定是導致恐龍衰落的元兇。
不過作者也發(fā)現(xiàn)乘客,除了彗星撞擊以外狐血,導致恐龍衰落的可能還有一個次要因素∫缀耍化石顯示匈织,白堊紀晚期,鳥臀類恐龍中的角龍類和鴨嘴龍類牡直,數(shù)量都出現(xiàn)了下降缀匕,而這兩類恐龍都屬于大型植食類恐龍,位于食物鏈的較低位置井氢,雖然這個變化沒有給恐龍家族的整體繁榮帶來影響弦追,但它們數(shù)量的減少讓生態(tài)系統(tǒng)變得比以往更脆弱。作者認為花竞,如果彗星撞擊時劲件,植食性恐龍沒有發(fā)生衰退掸哑,那恐龍家族或許就能經(jīng)受住這次考驗。但不幸的是零远,彗星恰好就在這個狹窄的時間窗口撞上了地球苗分。
這時候可能又有人問了,為什么很多生物都在這次災難中挺了過來牵辣,唯獨恐龍不行呢摔癣?其實,當時有大約70%的物種都走向了滅絕纬向,存活下來的物種總體上都有很多優(yōu)勢择浊,比如個頭更小,便于隱藏逾条;食性廣泛琢岩,不挑食;生殖效率高师脂,繁衍速度快等担孔,這些都讓它們在面對末日時有更強的適應能力。而這些優(yōu)勢吃警,恐龍一項都沒占糕篇。
大多數(shù)恐龍體型巨大,沒法到洞穴里或者水中避難酌心,而且它們的食性還很專一拌消,要么只吃肉,要么只吃幾種特定的植物安券,在食物鏈崩潰的時候拼坎,挑食的恐龍就很難找到足夠的食物。現(xiàn)在的研究還發(fā)現(xiàn)完疫,恐龍很可能是溫血動物,新陳代謝水平很高债蓝,這就要求它們需要大量地進食壳鹤,一旦斷糧就挨不過幾天。這些都讓恐龍在面對打擊時更加脆弱饰迹。
現(xiàn)在讓我們回答剛開始提出的那個問題芳誓,恐龍真的滅絕了嗎?作者告訴我們啊鸭,其實并沒有锹淌,因為今天的鳥類就是恐龍。這么說可不是嘩眾取寵赠制,因為鳥類本質(zhì)上是恐龍的一個演化分支赂摆。從整體上說,恐龍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非鳥恐龍烟号,也就是我們約定俗成的恐龍绊谭;另一類是鳥形恐龍,今天的所有鳥類都屬于鳥形恐龍汪拥。說白了达传,鳥類就是一種演化出了翅膀,發(fā)展出了飛翔能力的恐龍迫筑,只不過我們習慣上從不這么叫而已宪赶。
這個論斷,同樣有化石證據(jù)作為支撐脯燃。早在19世紀搂妻,人們就發(fā)現(xiàn)了始祖鳥的化石。始祖鳥的形態(tài)非常奇特曲伊,它有尖尖的爪子叽讳、長長的尾巴,很像恐龍坟募,但同時又有羽毛和翅膀岛蚤,很像鳥類。顯然懈糯,這種半恐龍涤妒、半鳥的動物,暗示了恐龍和鳥類之間存在著特殊的親緣關(guān)系赚哗。英國生物學家托馬斯·赫胥黎很早就認定她紫,鳥類就是恐龍的后裔。
這個觀點在當時驚世駭俗屿储,一時很難讓人接受贿讹。直到上世紀末,我國遼寧省相繼出土了多種帶有羽毛的恐龍化石够掠,這些化石補全了恐龍和鳥類之間的進化鏈民褂,不可動搖地證明了鳥類進化自恐龍的事實。后來進一步發(fā)現(xiàn)疯潭,鳥類屬于恐龍中的獸腳類赊堪,在演化關(guān)系上和霸王龍有很近的血緣關(guān)系。
值得一提的是竖哩,鳥類其實出現(xiàn)得相當早哭廉。作者根據(jù)化石推測,大約在侏羅紀中期相叁,也就是大約1.6億年前遵绰,鳥類就已經(jīng)演化了出來辽幌。也就是說,鳥類和它們的非鳥恐龍親戚街立,大約在地球上共同生存了1億年舶衬。在6500萬年前的那場浩劫中,所有的非鳥恐龍都滅絕了赎离,唯獨鳥形恐龍中的一小部分繁衍至今逛犹,演變成了今天的鳥類。也正因如此梁剔,作者說恐龍在6500萬年前的那次事件中衰落了虽画,但并沒有真正滅絕,恐龍家族依然延續(xù)至今荣病。
結(jié)語
好码撰,說到這,這本書的精華內(nèi)容个盆,我就為你介紹完了脖岛,我們再來總結(jié)一下恐龍的興衰歷程颊亮。
二疊紀晚期的生物大滅絕,給了恐龍的祖先主龍類動物登上歷史舞臺的機會终惑;而三疊紀晚期的大滅絕绍在,則讓恐龍打敗了它們的假鱷類親戚雹有,成為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主導物種。經(jīng)過侏羅紀和白堊紀不斷地繁衍和進化霸奕,恐龍的種類、數(shù)量和體型都登上了歷史巔峰质帅。但這一切都在6500萬年前戛然而止,一次彗星撞擊事件推翻了恐龍王朝临梗,整個家族中只有鳥類存活至今。
興盛與衰落總是相伴相生稼跳,在6500萬年前的那次生物大滅絕中盟庞,也不例外。哺乳動物在大約2億年前就已經(jīng)登上歷史舞臺汤善,但在整個侏羅紀和白堊紀什猖,它們只能在恐龍的陰影下吃口剩飯票彪,雖然學會了挖洞、游泳不狮、潛行降铸,但終究只能在主角身后跑龍?zhí)住:涂铸堃黄鹕畹牟溉閯游镆×悖w型從沒能超過今天的大型犬類推掸。而彗星撞擊帶來的滅絕,終于給我們的哺乳動物祖先帶來了渴求已久的翻身機會驻仅。也正因如此谅畅,今天我們才能在面對恐龍化石時,既嘆息噪服,又慶幸毡泻。
回顧恐龍的歷史,我們難免感嘆粘优,就算是自然界中的霸主仇味,也可能在一瞬間走向毀滅。如今雹顺,人類是地球上的主宰者丹墨,有朝一日會不會有同樣毀滅性的災難落在人類身上呢?如果災難來臨无拗,人類真的能自我解救嗎带到?答案誰都不知道。但以史為鑒英染,可以知興替揽惹,恐龍的興衰史告訴我們,生命的演化歷程始終充滿著不確定性四康,興衰往往就在一瞬之間搪搏。自然對生物的選擇,并不是以是否強大為標準闪金,而是以能否適應環(huán)境為標準疯溺。人類至今不過在地球上存活了幾十萬年,只是歷史舞臺上的一名匆匆過客哎垦,面對大自然這個唯一的導演囱嫩,我們應該永遠心懷敬畏,這也是我們了解恐龍歷史的最大收獲墨闲。
劃重點
1. 在研究恐龍化石時郑口,科學家們最常用的是鉀氬測年法盾鳞,這種方法可以為上億年前的生物和巖石測定年代腾仅。
2. 如果獲得一塊恐龍頭骨套利,科學家們可以通過X射線掃描,測算出恐龍大腦的大小日裙,以及嗅覺、聽覺和視覺器官的發(fā)達程度受神。
3. 鳥類和它們的非鳥恐龍親戚格侯,大約在地球上共同生存了1億年。在6500萬年前的那場浩劫中撑碴,所有的非鳥恐龍都滅絕了朝墩,唯獨鳥形恐龍中的一小部分繁衍至今,演變成了今天的鳥類收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