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大象有了名字烛芬,它就有了關系隧期,有了歷史,因此就有了故事赘娄。
在動物園里厌秒,它的飼養(yǎng)員照顧它,愛著它擅憔,他們互相陪伴了33年。大象先走了檐晕,因為腳疾未治愈實施了安樂死暑诸,隨即被博物館做成標本,使許多陌生的游覽者可以觀賞它偉岸的風貌辟灰,也使得它的兩個老朋友——飼養(yǎng)員博阿達和馴獸師呂佩爾能在想念它的時候看到它个榕。
那么大象夏姆一生都呆在動物園嗎?不是的芥喇,它走過許多地方西采,經歷了許多事情。它的飼養(yǎng)員都知道继控,他愿意了解它械馆。這本繪本就是從飼養(yǎng)員博阿達的視角胖眷,由法國知名少兒讀物作家丹尼爾·龔霍德用詩一樣的語言描述了大象夏姆傳奇的一生。
可能是為了全景逼真展示夏姆的生存情境霹崎,《大象夏姆》采用了異常大開本珊搀,大約有2張上下擺放的A4紙那么大,是我所見最大繪本尾菇。打開來像看巨幕電影一般境析,每一幀都能感受到鏡頭的縱深感。
這要得益于繪者法蘭斯瓦·普拉斯的獨特經驗派诬,他是法國國寶級作家劳淆、插畫師,有著豐富的實地游歷各國的經驗默赂,因此擅長繪制地質類沛鸵、游記類、自然類的插圖放可。這本繪本的獨特之處也在于——沒有以特寫的鏡頭聚焦主角谒臼,幾乎每一個畫面都是巨幅情境圖——把大象夏姆作為大象的一份子在怎樣的環(huán)境生活過全景展示出來。
彭懿先生教過繪本7步閱讀法耀里,遵循這個步驟看蜈缤,會發(fā)現(xiàn)繪本處處藏著繪者的巧心思,也能深刻理解繪本作家向讀者傳遞的多元價值觀冯挎。
《大象夏姆》的封面和封底是連在一起的底哥,也是一幅全景圖。在印度熱帶季風氣候下生長的郁郁蔥蔥的叢林里主角“大象夏姆”安然恬淡地矗立在正中央房官,畫面右下角有一條河流趾徽,幾個頭纏包巾的印度男人在給大象洗澡,想必大象會十分舒爽涼快吧翰守。這是繪者法蘭斯瓦·普拉斯描繪的十分有愛的畫面孵奶。
環(huán)襯特別有深意,是大面積的橘紅色蜡峰,而這橘紅色正是封面上印度男人頭上包巾的顏色了袁。為什么要用這個顏色?再翻一頁湿颅,答案就在這個扉頁载绿。
扉頁上畫了身負鞍索的夏姆,被人騎在脖子上驅趕著油航,那人手里拿著訓象專用的鐵鉤崭庸,象牙被另一人抓住控制它的行進方向。這副打扮正是第17頁夏姆在叢林賣力運送木材時的打扮。
封面和扉頁傳遞了截然相反的情緒怕享。由此引出深刻的議題——人與動物的關系执赡。隨后的正文故事深化了這一議題,而“人與動物的關系”一直是倫理學上有爭議的議題熬粗。
這本繪本偉大深沉之處就是促使孩子思考復雜的倫理學問題搀玖,并不在乎是否得出答案,因為倫理學問題本身就沒有標準答案驻呐,重在思考灌诅,思考的過程最是難能可貴——這也是與自己對話的過程。
這本書講了一個什么故事含末?
飼養(yǎng)員博阿達照顧了33年的大象夏姆因為腳疾不愈飽受疼痛折磨被人工實施了安樂死猜拾,醫(yī)生取走它的皮膚、骨頭佣盒、牙齒做成了標本挎袜。博阿達和夏姆是1964年一起來到動物園的,從那以后肥惭,一直是博阿達照料夏姆盯仪。
在來動物園之前,夏姆在馬戲團生活蜜葱,馴獸師呂佩爾十分懂它全景,夏姆也很依戀他。夏姆去動物園之后牵囤,呂佩爾每年都去看望它一次爸黄。文中描述:“……夏姆立即抬起身軀,伸展象鼻揭鳞,幸福地呼喊著炕贵,奔向呂佩爾先生∫俺纾”是“幸赋瓶”地呼喊著。
在來馬戲團之前乓梨,夏姆在印度钥弯,博阿達不知道它在印度有沒有名字,只知道夏姆賣力地干活——在森林里運送木材督禽,拖著沉重的樹干日復一日地勞作。注意总处,這句“不知道它在印度有沒有名字”是有心理學含義的狈惫,如果有名字,它就是一個活生生的個體,如果沒有名字胧谈,就僅僅是工具了忆肾,畢竟沒有人會為錘子剪刀鉗子起名字的。
在這幅大跨頁里(整本都是大跨頁全景圖畫)菱肖,繪者畫了風雨交加的叢林客冈,其中深意不言而喻。
如果趕上節(jié)日慶典稳强,夏姆會停止工作场仲,人們把它涂上顏料打扮起來,帶到城市里在寺廟周圍驕傲地游行退疫。然而有一天渠缕,夏姆被帶到加爾各答港口運去歐洲——它被賣給了歐洲的馬戲團。走時眼睛周圍還殘留著慶典上顏料的痕跡褒繁。
夏姆是很小的時候亦鳞,在印度一個叫松布爾的村莊——全印度最大的野生動物市場——也是動物們的噩夢之地被賣掉的。那時它還很小棒坏,對世界一無所知燕差。
那么夏姆出生在哪里呢?連大象專家也說不清坝冕,但博阿達知道徒探,“它一定是出生在很大很大的森林里,那里郁郁蔥蔥徽诲,有許多老虎出沒刹帕。”
讓我們來深入討論作品
作者采用了倒敘的手法谎替,從夏姆死的那一刻慢慢追溯到夏姆出生的那一刻偷溺。這使得故事像是作者的一次回憶之旅,一次飽含深情的回憶之旅钱贯。
這深情體現(xiàn)在每一頁的字里行間挫掏。夏姆死了,作者說:“夏姆——我的大象秩命,死了尉共。一切都結束了。我哭了弃锐“烙眩”夏姆初到動物園,作者描述:“夏姆是一只多么令人驚嘆的動物芭铡剧蚣!它有寬大如猛犸象一般的前額,……還有眼睛——多么好看的眼睛啊鸠按!一個神礼搁!對,它簡直就是一個神目尖!”
我看整個故事的時候馒吴,感覺大象夏姆是一個人,身材壯碩瑟曲,他有名字饮戳,與周圍人產生了關系,與這個世界產生了鏈接测蹲。他有歷史莹捡,這歷史有苦難有榮耀,有些還是非同一般的經歷——他拍過電影扣甲,出演過角色篮赢。但是夏姆高興嗎?他是否會思考:我是誰琉挖?我的一生是否真正活過启泣?
我先看了繪本,不知道該怎樣講給快4歲的寶寶聽示辈,直到我抓住自己的感覺——夏姆有了名字寥茫,他像一個人一樣。就決定用“代入角色”的方式給他講這個故事矾麻。還有什么比將自己當做對方更能體會對方的處境呢纱耻?!
如果我是夏姆险耀,我就是在幼年被拐賣弄喘,被脅迫著拼命干活,稍一不慎就被鞭打甩牺。接著又被賣給下家去表演賺錢蘑志,在這里結識教我表演的老師,我像愛父親一樣愛著他贬派。滿20歲時我又被賣去展覽急但,在籠子里向眾人展示自己的一切,在這里與我的生活管理員相依相伴了33年搞乏,我像依戀母親一樣依戀管理員波桩。然后51歲因腳疾不愈而死,被……標本请敦,寫不下去了镐躲,太慘了柏卤!
為什么寫不下去了,這就涉及到倫理學的問題了:如果對待動物如同對待人類匀油,那夏姆遭遇的一切,證明每一個接觸它的人都犯了罪勾笆!
慶幸夏姆是動物嗎敌蚜?慶幸夏姆自我意識弱嗎?慶幸夏姆感受痛苦的能力弱嗎窝爪?如果是這樣弛车,那剛出生的嬰兒,或者出生一個月的嬰兒蒲每,或者智障者或者臨終的老人就可以被殘酷對待而心安理得嗎纷跛?
倫理學沒有標準的答案,關于人與動物的關系邀杏,涉及到物種是否有貴賤之分(物種論和反物種論)贫奠,涉及到較長時間尺度上的生態(tài)影響,同樣少不了道德望蜡、利益的參與唤崭,也許還有其他因素。很復雜脖律。
復雜到無論問題還是結論都不能一棒子打死谢肾。如果你的孩子慈悲心大發(fā),發(fā)誓以后再不吃動物的肉小泉,無論是豬肉芦疏、牛肉、羊肉微姊、雞肉酸茴、魚肉……你是不是又擔心他營養(yǎng)不良,動物蛋白缺乏柒桑?
動物也分為野生動物和非野生動物弊决。對待非野生動物即家養(yǎng)動物,如果也遵從對待動物如同對待人類魁淳,結果并不是自由平等的皆大歡喜飘诗,相反,是家養(yǎng)動物的滅絕和消失界逛。
讓我們來看看哲學家理查德·M·黑爾在《為什么我只是個半素食者》里談到:
如果我們對待非人類動物如同對待人類那樣昆稿,絕對排除一切形式的開發(fā)和工具化,并且完全取消它們的財產身份息拜,最終導致的結果并不是非野生動物的解放溉潭,而是因為滅絕净响、清除和絕育等手段造成它們單純而簡單地消失。
如何對待野生動物喳瓣,又涉及到“自然”這個大范疇馋贤。人和野生動物都在大自然中,于自然而言畏陕,人和野生動物沒有區(qū)別配乓。然而人具有改變自然的能動性,是能夠在小尺度上干預擾動自然的惠毁。因此人可以決定部分野生動物的命運犹芹。夏姆的一生就是由不同的人決定的,它從未自由鞠绰。
關于人與動物的關系腰埂,有很多優(yōu)秀的影視作品表達了自己的態(tài)度。比如《忠犬八公》和《靈犬萊西》蜈膨,動物的長情讓人類汗顏屿笼;也有兩個著名的女人真真切切地熱愛野生動物——一個是十幾年來住在叢林里研究大猩猩的女科學家珍妮·古德,一個是寫《我的野生動物朋友》的法國小女孩蒂皮丈挟;還有《猩球崛起》系列電影以及翻拍過2次的《金剛》刁卜,這二者沒有單純地歌頌情誼,反而有一些關于物種論和反物種論的倫理學思考曙咽。
寫文時蛔趴,不斷思考,一本繪本要不要挖得如此深刻例朱?有沒有過度解讀孝情?畢竟閱讀的主體是4-8歲的孩子。但希望這本書是一粒種子洒嗤,一粒促使孩子思考“人與動物關系”這個倫理學議題的種子箫荡,在什么時候會發(fā)芽呢?等他長大了看到《西頓動物記》系列渔隶,看到《荒野的呼喚》羔挡,看到《猩球崛起》,或者是《黑象》這樣的紀錄片间唉,或者這種題材新出現(xiàn)的藝術作品時绞灼,他能從中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東西,感受到別人沒感受到的感覺呈野。
世界上寫動物文學最好的小說家是歐內斯特·湯普森·西頓低矮,他本人也是博物學家,他寫的動物小說都是悲劇被冒,他說:“野生動物的一生總是以悲劇告終军掂÷滞桑”
印度民族解放運動的領導人甘地說:“從每個國家人民對待動物的態(tài)度就可以看出這個國家的民族文明素養(yǎng)』茸叮”
總之跃洛,有一個大象,它叫夏姆终议,它有名字税课,有關系,有歷史痊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