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獨生子女越來越多潘拨,孩子在父母心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吊输。
父母愛孩子是本能,中國很多父母都是以兒女為中心活著铁追,付出自己全部的心血季蚂。
這是中國父母的偉大,也是他們的悲哀琅束,因為他們的犧牲和成全扭屁,往往換來的不是感恩和回報,而是嫌棄和不滿涩禀。?
01
我們這代人正在經受獨生子時代帶來的傷害料滥。
10月4日晚九點,國慶長假第四天艾船。
廣州一所著名大學任教的老友在電話中泣不成聲葵腹,斷斷續(xù)續(xù)講了很久才弄清事情的原委:
10月1日清早,他們夫婦倆乘高鐵前往南京屿岂,看望在南京大學中文系就讀的女兒践宴。
他們打算給女兒一個意外的驚喜。沒想到見面之后卻碰了一鼻子灰爷怀。
女兒不僅沒有一點開心阻肩,反而滿肚子怨氣,責怪父母為什么不經她同意就去南京运授,對她極不尊重烤惊。
媽媽說我們想念寶貝女兒了,可女兒說天天微信徒坡,還有什么好想的撕氧,你們的感情也太泛濫了。
爸爸說媽媽第一次到南京喇完,叫女兒陪去轉轉伦泥,女兒說和同學約好了剥啤,要去蘇州玩,讓爸爸媽媽自己玩不脯,然后就匆忙而去……?
夫婦倆在南京轉了一天府怯,越想越不是滋味,索性高鐵返回廣州防楷。
老友在電話中問我:龍兄牺丙,你說我錯在哪里?我不知怎么回答……
我今天從太原趕回佛山复局,原本想和老家來的老同學見面冲簿,盡地主之宜。
沒想到情況也幾乎一樣:他們女兒今年九月剛剛考到廣州一所大學就讀亿昏,國慶專程來廣州陪她峦剔。可女兒并不領情角钩,只顧玩手機吝沫,想去宿舍看看,也不得進去递礼。
問其為何如此冷漠惨险,女兒說一是有代溝,二是爸爸總是批評她脊髓。
見話不投機辫愉,老友裝作想回去,沒想到女兒卻變得興奮将硝,馬上進攜程網幫他訂了回家的火車票……
老友說:現(xiàn)在的孩子和我們這代人不同了一屋,當年我們讀書,有家人來探望是多么的高興啊袋哼。他流淚,我也流淚……
02
幾年前我去哈佛大學做學術交流闸衫,發(fā)現(xiàn)費正清研究中心有學者在研究一個課題:如何與未來中國打交道涛贯?
我問為什么要研究這個問題,美國學者回答說:30年后蔚出,人類歷史將迎來一個由獨生子女組成的國家弟翘。
這個國家不是小國而是大國,他們將如何與世界相處骄酗?這是福音還是災難稀余?美國學者必須為世界研究預案。
我現(xiàn)在明白了美國人的遠見……獨生子女是特殊的一代人趋翻。
一句話睛琳,對于如今的中年人來講,真實得有點殘忍:我們注定是孝順父母的最后一代,被兒女拋棄的第一代师骗。
03
一位佛山母親從美國發(fā)來的短信特別讓我動容历等,她這樣寫到:
龍老師好!幾個佛山朋友都在轉發(fā)你的那條關于獨生子女的微信辟癌,我一邊讀一邊流淚寒屯。
我是一位單親母親,38歲那年就獨自帶著8歲的女兒生活黍少。
女兒成績非常優(yōu)秀寡夹,是標準的學霸,清華博士畢業(yè)后在美國從事研究工作厂置。
我女婿年紀不大菩掏,就已經是芝加哥大學的教授了。他們有一個四歲的兒子农渊,上海的爺爺奶奶在美國照顧了兩年患蹂,今年6月回上海去了。
一個主要原因是我女兒和他們處得不好砸紊,經常吵架传于。曾經擔任上海廳級干部的爺爺一怒之下帶奶奶回去了,還說再也不來美國受罪了醉顽。
無奈之下沼溜,女兒、女婿多次給我電話求援游添,讓我去芝加哥幫他們帶孩子系草。
考慮到女兒的處境,我最后下定決心到了美國唆涝。
但在這里的每一天都很難過找都,人生地不熟倒是其次,主要是女兒廊酣、女婿幾乎很少和我交流能耻。
他們早出晚歸,回家只想睡覺亡驰,只有我一個人忙碌晓猛。好像我做什么都是應該的。
到了假期凡辱,他們帶上孩子出去度假戒职,讓我一個人留在家里。我真不知道他們是怎么想的透乾?到底是美國改變了他們洪燥?還是獨生子女都是這個德性磕秤?
是我的家庭教育失敗了嗎?如果說是我文化不高蚓曼,不會教育子女亲澡,那么女兒的公公、婆婆纫版,一個是政府官員床绪、一個是同濟大學教授,怎么他們的兒子也是如此其弊?
國慶那天癞己,我親家在電話中說:"辛苦了,我們都被獨生子女害了梭伐。我們讓他們自己請保姆痹雅,你回來過你自己的日子,別理他們了……"
當年女兒高考糊识,我在佛山一中校園外面悄悄守候三天绩社,一心祈禱女兒考試順利。
收到清華大學錄取通知書的那個晚上赂苗,女兒摟著我淚流滿面地說:媽媽愉耙,這些年您太辛苦了。我以后有出息拌滋、有能力一定要好好報答您的……
那時我是多么的開心朴沿,我覺得所有的付出都非常值得。
女兒的話败砂,讓我覺得這個世界沒有黑夜……
可是赌渣,當女兒已經有了出息的今天,我的內心卻歷經從未有過的傷痛昌犹。
她是否還記得她說過的話坚芜?是否記得媽媽為她所做出的一切?
我如此深愛我的女兒斜姥,她愛我嗎货岭?
讀完這位母親的信,我更加堅信一點:
“我們如此深愛我們的子女疾渴,他們愛我們嗎?”
這不僅僅一位母親的追問屯仗,而是一代中國人的糾結搞坝。
而這樣追問和糾結,都需要兩代中國人來回答魁袜。????
龍應臺曾說:“我慢慢地桩撮、慢慢地了解到敦第,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店量,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芜果。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融师,而且右钾,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当”
或許父母與子女的緣分舀射,就是一場漸行漸遠的目送。
但不管出于何種原因怀伦,子女都應該做到最基本的孝順脆烟、尊重父母。
別再讓父母越年邁越無助房待,越付出越心寒邢羔。
在他們一心付出時,子女們別忘了給父母一個擁抱和更多關于愛的實際行動桑孩,讓他們心生溫暖拜鹤,雖苦猶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