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伽大圣
唐貞觀年間,建了淮陰縣太寧寺祝懂、普應(yīng)寺票摇、山陽縣通源寺等大型寺廟,其后砚蓬,上龜山五塔寺矢门、下龜山龜山寺、泗州普照王寺等也相繼建成灰蛙。開元年間祟剔,開元寺、水陸院摩梧、湖心祖堂寺物延、缽池山洪福寺等先后拔地而起,顯示了盛唐氣象仅父。
唐上元年間教届,西域僧人僧伽來淮傳法,卓錫法華譯院驾霜,各種神異之舉迭出案训。景龍二年,受中宗特詔赴長安粪糙, 被僧俗各界視為觀音化身强霎,尊稱僧伽大圣,影響遠及日本蓉冈、高麗等國城舞。中宗將其原住法華譯院賜名龍興寺,敕建尊圣塔一座寞酿,以供旃檀佛像家夺。僧伽在長安薦福寺坐化后,真身送回泗州伐弹,又在其當年興建的普照王寺內(nèi)建大圣塔供奉舍利拉馋。此塔后遭火焚,北宋初重建惨好,高十三層煌茴,極崇麗壯觀,有中國塔王之譽日川,元代重修蔓腐,趙孟頫撰書碑記今存盱眙第一山。
僧伽修煉的大光明正法一直是龍興寺秘傳衣缽龄句。唐文宗開成三年(日本仁明朝承和五年回论,公元838年散罕。)六月十三日,圓仁法師及其徒惟正傀蓉、惟曉笨使、行者丁雄萬以請益僧的身份,隨日本第18次遣唐使藤原常嗣等一行由日本九州的博多出發(fā)僚害,歷時約十九日硫椰,抵唐揚州海陵縣。其在唐境居留約九年零兩個月萨蚕,后終得楚州城外新羅坊人相助返國靶草,始得功成圓滿(所著《入唐求法巡禮行記》,與《大唐西域記》和《馬可波羅行記》并稱為“東方三大游記”)岳遥。其曾三次居于楚州勺湖龍興寺大圣堂和萬柳池開元寺奕翔,臨摹了妙見菩薩與四大天王像帶回東瀛。 現(xiàn)日本多處寺廟仍供奉僧伽大圣浩蓉,與早期日本武士道修煉大光明正法有關(guān)派继,但久已失傳。
1938年底捻艳,日機轟炸淮城驾窟,把勺湖北岸高岡上的老君殿炸得地塌土平,與其一水之隔的龍興寺尊圣塔卻絲毫無損认轨,可能系刻意保存绅络。日寇長淮部隊特務(wù)頭子北川正義是研究中日交往史的中國通,深知此法對動不動就切腹的“大和武士”太重要了嘁字,早就垂涎不已恩急。1940年,得知當時龍興寺主持如巖大師是大光明正法的唯一傳人纪蜒, 日本長淮部隊司令官在龍興寺前大作場上設(shè)道場衷恭,名義上超度日軍陣亡官兵,禮聘如巖主持佛會纯续,其實是想以此套近乎随珠,探秘“大光明正法”。大師豈肯為蹂躪我河山殺害我同胞的日本強盜誦經(jīng)放焰口杆烁?牙丽!任其威逼利誘拒不接受,最后被日本憲兵強行擄走兔魂,即將押出寺門時,如巖出人意外地最后一次演繹了“大光明正法”举娩,就在跨出高高門限的那一刻析校,竟慷慨捐生“隨行隨化”构罗。日寇震怒咆哮,天昏地暗智玻。最后遷怒于寺遂唧,野蠻地將建筑全部拆毀。但始終不敢動尊圣塔吊奢,即今文通塔盖彭。
上世紀70年代,研究南宋歷史造詣很深的于北山教授下放到淮页滚,對大光明正法心有所寄召边,曾托人先容,拜訪過如巖的嫡傳弟子(此人腿被日寇打斷裹驰,50年代還俗下放農(nóng)村隧熙,孤身看隊房),惜無功而返幻林。
——摘自《佛教史上與淮安有緣的高僧》
1
僧伽大圣
關(guān)于僧伽大圣贞盯,拉拉藤曾在“《太平廣記》中淮安故事”里,講述過龍興寺僧伽大師普渡眾生(點擊游覽)的故事沪饺。本回根據(jù)新收集的信息躏敢,再作介紹。
僧伽整葡,又稱泗州大圣父丰、泗州佛。據(jù)《增補搜神記大全》卷三《泗州大圣》介紹掘宪,他本是西域僧人蛾扇,唐朝高宗時來到長安、洛陽等地教化魏滚,后來又去了江南镀首,定居于泗州。
大師來到泗州后打算蓋座廟宇更哄。他住在一戶姓駕的人家里,指著這塊地說:“這里本來是座佛寺腥寇〕婶妫”人們按他說的掘地三尺,果然挖出一塊古碑赦役,上刻“香積寺”三個大字麻敌,還挖出了一本金佛像,上有“古香積”之銘記用“普照王佛”之銘掂摔,遂在此建臨淮寺术羔。
唐中宗聽說此事赢赊,便把他請進宮中,為自己講道级历,尊他為國師释移。他在京師因治眾病、祈雨有驗寥殖,蒙賜“普光王寺”匾額于臨淮寺玩讳。他八十三歲圓寂(去世)后,歸葬泗州嚼贡,并漆身起塔熏纯。人們常在寶塔頂端見一小和尚坐在上面,便認為這是泗州佛“顯圣”编曼,于是朝拜者絡(luò)繹不絕豆巨,求財者得財,求子者得子掐场。
唐中宗曾經(jīng)問一日可往返萬里路的萬回:“這位僧伽大師到底是什么人呢往扔?”萬回說:“他是觀音菩薩的化身⌒芑В”于是萍膛,世間都說泗州佛是觀音大士所尖化。泗州普照寺也成了僧伽大圣的道場嚷堡。宋真宗時敕賜“普照明覺大師”之謚號蝗罗。
泗州的泗州大圣遺跡早已湮沒無存,但廣東惠州市城西的西湖西山上蝌戒,尚有一座泗州塔串塑,乃為紀念泗州大圣而建。此塔建于唐代北苟,塔外七層桩匪,塔內(nèi)十三層,磚木結(jié)構(gòu)友鼻。人可扶梯而上傻昙,登臨塔頂眺望惠州全景。
泗州普照禪寺靈瑞塔碑文
元延佑二年(1315年)夏六月三日彩扔,趙孟頫奉旨前往泗州妆档,重修普照禪寺靈瑞塔。自延佑二年七月開始虫碉,到延佑四年七月二十四日功成贾惦,歷時二年。趙孟頫撰寫碑文。
趙孟頫(fǔ)(1254年10月20日—1322年7月30日)纤虽,字子昂乳绕,漢族绞惦,號松雪道人逼纸,又號水晶宮道人、鷗波济蝉,中年曾署孟俯杰刽。浙江吳興(今浙江湖州)人。南宋末至元初著名書法家王滤、畫家贺嫂、詩人,宋太祖趙匡胤十一世孫雁乡、秦王趙德芳嫡派子孫第喳。趙孟頫博學(xué)多才,特別是書法和繪畫成就最高踱稍,開創(chuàng)元代新畫風(fēng)曲饱,被稱為“元人冠冕”。他亦善篆珠月、隸扩淀、真、行啤挎、草書驻谆,尤以楷、行書著稱于世庆聘。其書風(fēng)遒媚胜臊、秀逸,結(jié)體嚴整伙判、筆法圓熟象对,創(chuàng)“趙體”書,與歐陽詢澳腹、顏真卿织盼、柳公權(quán)并稱“楷書四大家”。
據(jù)相關(guān)文章介紹酱塔,1991年春節(jié)前夕沥邻,盱眙縣委黨校平整土地,無意中發(fā)現(xiàn)一塊體積很大的殘碑羊娃,經(jīng)文史工作者辯認唐全,為元代書畫家趙孟頫,重修“泗州普照王寺靈瑞塔”,而題刻的一塊記事碑邮利。
此碑后移至第一山玻璃泉左側(cè)弥雹,殘碑高2.50米,寬1.39米延届,厚34公分剪勿,字寬4厘米,行楷方庭,每行上下均有文字缺失厕吉,偏下方現(xiàn)2塊大片殘損,現(xiàn)存24行械念,500余字头朱,首行書泗州普照禪寺靈瑞塔碑,第二行題有“翰林學(xué)士奉旨趙孟頫”龄减。
碑身左側(cè)刻2行小字项钮,為清雍正(1725年)知州張文炳題字。光緒年《盱眙縣志》載希停,此碑原在泗州普照禪寺烁巫;康熙十九年(1680年)泗州城被無情的洪水淹沒;因此碑的影響力和價值具大脖苏,出于保護的目的程拭,雍正五年叉弦,泗州知州張文炳組織軍民搶運至第一山腳下文廟院內(nèi)(即盱眙縣委黨校位置)议忽,鑲嵌在墻壁上。上世紀五十年代修建大禮堂時埂材,此碑遭到破壞亦歉,被埋入地下恤浪。
3
大光明正法
本回內(nèi)容中多次出現(xiàn)“大光明正法”,拉拉藤百般檢索肴楷,不知其意水由,只能道:佛法無邊。大致的可以分為兩層意思:
正法:正確赛蔫、真實的道理砂客。佛教用詞,梵文Saddarma的意譯呵恢。謂釋迦牟尼所說的教法鞠值,別于外道。又稱白法渗钉、凈法或妙法彤恶。
大光明:粗尋佛法詞典,未見光明或大光明的準確概念。但佛法中有《大光明藏》声离、大光明王芒炼、大光明佛,以及“放大光明”的說法术徊。
國學(xué)大師南懷瑾所著《論語別裁》一書所述:大光明法是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抗擊蒙古鐵騎入侵兵敗被俘后本刽,在押解去元大都的途中,受世外高人傳授的身心修行法門弧关。
大光明法的具體內(nèi)容已無從考證盅安,但根據(jù)身心修行的原則來看唤锉,是針對文天祥個人而應(yīng)時應(yīng)性的開導(dǎo)和點化世囊。修行人所謂的“世間八萬四千法門,諸法平等窿祥,法法無二株憾,唯在揀擇”,用現(xiàn)在人的說法就是“適合的即是最好的”晒衩。
文天祥因大光明法而悟道嗤瞎,即作兩首詩如下:
其一
遇靈陽子談道贈以詩
昔我愛泉名,長揖離公卿听系。
結(jié)屋青山下贝奇,咫尺蓬與瀛。
至人不可見靠胜,世塵忽相纓掉瞳。
業(yè)風(fēng)吹浩劫,蝸角爭浮名浪漠。
偶逢大呂翁陕习,如有宿世盟。
相從語寥廓址愿,俯仰萬念輕该镣。
天地不知老,日月交其精响谓。
人一陰陽性损合,本來自長生。
指點虛無間娘纷,引我歸員明嫁审。
一針透頂門,道骨由天成失驶。
我如一逆旅土居,久欲躡峙行。
聞師此妙絕,遽廬復(fù)何情擦耀。
其二
歲祝犁單閼棉圈,月赤奮若,日焉逢涒灘眷蜓,遇異人指示以大光明正法分瘾,于是死生脫然若遺矣。作五言八句:
誰知真患難吁系,忽悟大光明德召。
日出云俱靜,風(fēng)消水自平汽纤。
功名幾滅性上岗,忠孝大勞生。
天下惟豪杰蕴坪,神仙立地成肴掷。
4
《入唐求法巡禮行記》
入唐求法巡禮行記,是日本和尚圓仁入唐求法巡禮過程當中用漢文(文言文)寫的一部日記體著作背传。
全書從唐文宗開成三年六月十三日(公元838年7月2日)開始寫起呆瞻,從日本博多灣登船出發(fā),一直寫到唐宣宗大中元年十二月十四日(公元848年1月23日)從中國回轉(zhuǎn)日本博多径玖,前后歷時九年七個月痴脾。全書雖然不是逐日記載,但是基本上按日程分列梳星,總共597篇(也有人認為是595篇)赞赖,總計八萬多字。
關(guān)于楚州、山陽的內(nèi)容頗多学赛,也許今后可再作詳細研究年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