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天開始了航罗,今天仍然是等待提測的一天爬舰,所以來總結一下前幾天模仿搭建的測試框架吧们陆。我并不覺得我完全理解了,更多的是一種照葫蘆畫瓢情屹,但是坪仇,這個瓢既然已經(jīng)成功畫成了,有必要拿出來成為今天的日更文了垃你。
首先椅文,總結一下搭建測試框架的步驟喂很。(我不確定是專業(yè)的....但是應該是一個最簡單的吧.....
接下來,就是按照上述步驟開始搭建皆刺。
封裝請求
我在日常接觸到的測試任務少辣,接口都是http
協(xié)議下發(fā)送請求,所以在這個步驟羡蛾,主要做的就是封裝利用request
發(fā)送http
請求的代碼漓帅,便于后續(xù)接口的直接調用。
#httpclient.py
import requests
class client():
def __init__(self,api_root_url):
self.api_root_url=api_root_url
self.session=requests.session()
def request(self,url,method,data=None,json=None,**kwargs):
url=self.api_root_url+url
if method=="get":
return self.session.get(url,**kwargs)
if method=="post":
return self.session.post(url,data,json,**kwargs)
def get(self,url,**kwargs):
return self.request(url,"get",**kwargs)
def post(self,url,data=None,json=None,**kwargs):
return self.request(url,"post",data,json,**kwargs)
這段代碼主要實現(xiàn)了兩個功能:
- 初始化
root_url
以及建立會話 - 建立調用
request
請求代碼方法
封裝接口請求方法
該文件中建立的類繼承自上方的client
類痴怨,目的是調用其中的請求方法忙干,傳入的參數(shù)主要是包括待測接口涉及的相對url及參數(shù)等信息。
#interface.py
from httpclient import client
class demand(client):
def name(self,**kwargs):
return self.get("/name",**kwargs)
def age(self,age,**kwargs):
return self.post("/age/{}".format(age),**kwargs)
這里的請求腿箩,每一個都帶上了**kwargs
參數(shù),這是因為如果最終的請求會帶有params
劣摇、json
或是data
參數(shù)珠移,可以直接在調用方法時傳入,而無需修改這個封裝請求的文件末融。
上面的請求封裝結束后钧惧,建立一個新的類,傳入根url以及建立一個demand類的實例勾习,用于后續(xù)測試用例文件的直接調用浓瞪。
#bridge.py
from interface import demand
class params():
def __init__(self,**kwargs):
self.api_root_url="https://www.****.com"
self.demand=demand(self.api_root_url,**kwargs)
編寫測試用例
引用params類,傳入必要的參數(shù)發(fā)起請求巧婶,同時利用assert
進行結果判斷乾颁。
#test_project.py
import pytest
from birdge import params
test_data=params().demand
def test_name():
name_res=test_data.name()
assert name_res.status_code==200
def test_age():
age_res=test_data.age("18")
assert age_res.status_code==201
而后執(zhí)行pytest -s test_project.py
即可運行測試腳本,完成接口自動化測試艺栈。整個的調用過程如下:
截止目前英岭,一個簡短的測試框架就搭建完畢了,這之中還有很多優(yōu)化的環(huán)節(jié)湿右,即圖1的第4個步驟诅妹,比如根url參數(shù)化,接口傳入數(shù)據(jù)參數(shù)化毅人,我們下一個日更文再講嘍~
自我記錄吭狡,有錯誤歡迎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