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寫了一個隨筆云稚,夜里又想了些事尸饺,對自己曾經(jīng)因“底氣不足”未能堅守教育理念而若有所思进统。
那幾年,一心跟著團隊推廣阿福童教育浪听,卻不曾想在項目壓力面前螟碎,我對教育理念的堅持在現(xiàn)實面前多少也有些退讓,而且很多“退讓”都是當時在那個情境下沒有意識到的迹栓,如今回想起來掉分,決定寫出來,如果同行看見克伊,或者自己再回公益教育領(lǐng)域酥郭,能對正確的事情再堅持一點,對不符合理念的事能堅定地拒絕愿吹。
10年和11年的時候褥民,項目進入隨遷子女學校,當時學校雖然同意我們開展課程洗搂,空給我們的時間卻是每周三的快樂半天消返。我們欣喜而天真地認為隨遷學校師資力量不足,有我們這樣的課程進校是孩子的福氣耘拇。猶記得當時有幾個孩子不樂意撵颊,希望還他們時間上體育課和音樂課。原來惫叛,他們課表里的體育音樂課都被擠到周三下午倡勇,而與我們一樣的各家公益機構(gòu)想開展課程,“侵占”的也是周三下午嘉涌∑扌埽可惜,當時的我并不敏感這一點仑最,兒童享受某些課程的權(quán)利其實已被侵犯扔役。后來,還有學校利用午間時間給我們開展項目的警医,哎……完全沒從學生角度去想亿胸,如果再來一次坯钦,應該協(xié)商時間,而不是就答應了侈玄。
比較幸運的是婉刀,后來轉(zhuǎn)戰(zhàn)嘉定的幾所學校,校長倒是拿正常上課時間序仙,一般是比較對口的班會課或自習課突颊。
項目開展中另一個至今耿耿于懷的是拍照,資方一定需要照片來證明潘悼,各報告和公開資料上也很多照片洋丐,我一直不太理解為什么非得照片,以及我們使用照片的權(quán)利是否得到賦予挥等。肖像權(quán)或隱私這塊在國內(nèi)似乎一直就是薄弱環(huán)節(jié)友绝,甚至兒童的監(jiān)護人都沒有意識。不知道未來項目這塊肝劲,資方迁客,實施方和受益人之間是否可以有更好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