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說:抱怨多,牢騷滿腹,這樣的人命運多坎坷稠歉。
曾國藩的二弟曾國華(1822—1858)掰担,字溫甫,是在弟弟四人中怒炸,天分最高带饱,文筆最好的。但他有一個缺點阅羹,牢騷太多勺疼。參加科舉考試屢屢失敗。為此捏鱼,曾國藩多次勸導(dǎo)他执庐。
1842年10月26日寫信說道:六弟老是抱怨自己命不好,然而小小的科舉不順就發(fā)牢騷穷躁。君子的志向耕肩,有胸懷天下百姓的胸襟因妇,有內(nèi)圣外王的功業(yè)问潭,這樣才不辜負父母生養(yǎng),不愧立于天地間婚被。所以君子的憂慮狡忙,擔(dān)心自己不如堯舜周公;擔(dān)心自己品德不修址芯,學(xué)業(yè)不精進灾茁;擔(dān)憂外族侵擾中國;擔(dān)憂小人得志谷炸,賢人不舉北专;擔(dān)憂百姓受不到我的恩澤。所謂悲天憫人旬陡,這就是君子的憂慮拓颓。而自己個人的委屈,家中老小的饑飽描孟,世俗的榮辱得失驶睦、貴賤毀譽,君子原本就沒時間想這些匿醒。
然而曾國華场航,似乎沒有改變,近十年過去了廉羔,科考依然不第溉痢。
在1851年10月20日,寫信勸導(dǎo)他:我常常看到朋友中牢騷滿腹适室,抱怨太多的人嫡意,命運都很坎坷,數(shù)不勝數(shù)捣辆。無故而怨天蔬螟,天必不許;無故而怨人汽畴,人必不服旧巾。二弟讀書處最順之境,動則怨天尤人忍些,牢騷滿腹鲁猩,處處感到不如意,我實在是不理解罢坝。以后廓握,一定要努力改正這個缺點。凡要發(fā)牢騷時嘁酿,就要反身自省隙券,決然消除不平之氣。只有平心靜氣闹司,謙卑好學(xué)娱仔,才可早中科舉。
曾國華的命運與哥哥相比游桩,確實凄慘牲迫。
后來曾國華在李續(xù)賓手下做助手平定太平軍。在安徽三河鎮(zhèn)借卧,他們被陳玉成和李秀成的大軍圍困盹憎,最后全軍覆沒。曾國華歿于軍中铐刘,英年36歲陪每。英年早逝,實在可惜滨达。
給我們怎樣的啟示呢奶稠?好文章貴在心氣平和。不僅如此捡遍,牢騷滿腹锌订,人際關(guān)系緊張,做事多遇阻画株;怨氣沖天辆飘,心氣不平啦辐,做出的判斷選擇往往都是錯的;怨氣重蜈项,最傷身體芹关,久而久之,身心俱損紧卒。心氣平和侥衬,待人隨和,處處多幫助跑芳;心氣平和轴总,做事冷靜,做出的決定自然多是正確的博个;心氣平和怀樟,五臟六腑皆安,身體健康盆佣。抱怨多怎能不命運坎坷往堡。
性格決定命運,改變命運從改變性格開始共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