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公館
馬步青
「西北五馬」之一
磚雕藝術(shù)的殿堂
揭秘一段民國歷史
▲東公館大門
西北五馬
民國時代的馬家軍是西北地區(qū)的實際控制者溺职,軍閥割據(jù)時期的西北王岔擂,最強盛時期曾擁有20萬兵馬。馬步芳浪耘、馬步青乱灵、馬鴻逵、馬鴻賓七冲、馬仲英合稱民國時期「西北五馬」痛倚。馬家軍中以父死子替、兄終弟替澜躺、多聯(lián)姻的治軍模式蝉稳,提倡兄弟相幫,形成「一榮俱榮」的團結(jié)互助整體掘鄙,往往關(guān)鍵時刻能夠相互支持耘戚,一致對外。雖也有內(nèi)斗不斷的紛爭操漠,但也有四馬抗孫的事跡
(本文只介紹馬步青收津,其他四人在其它文章中再介紹)
▲東公館墻雕
馬步青
馬步青(1901-1977),回族姻檀,甘肅臨夏人抓韩,馬麟長子。因受家庭福蔭放祟,17歲任軍中管帶吻贿,41歲任國民西北集團軍副副司令唆姐,陸軍中將銜,后受馬步芳排擠而返回臨夏老家廓八。1948年解放前馬步青攜家眷逃往臺灣奉芦,1977年病逝于臺北
馬步青發(fā)跡于甘肅河州,1931年至1941年間主政武威剧蹂,雖有巧取豪奪声功、走私軍火等劣跡,但也修筑了甘青公路宠叼、開發(fā)城市先巴,使西北交通暢通,改變了城市面貌
歷史評價馬步青自幼養(yǎng)尊處優(yōu)冒冬、習(xí)于安樂伸蚯、仰承祖蔭、平步青云
▲東公館墻雕
東公館
馬步青的私宅简烤,叫做東公館剂邮。是馬步青被排擠返回臨夏老家后修建的,1945年建成横侦,也就是說挥萌,他其實只在這座精美的豪宅中居住了三年,就被迫逃亡臺灣
▲東公館墻雕
東公館位于臨夏市城東南角枉侧,原建筑面積達到150畝地引瀑,現(xiàn)如今保存只有16畝
▲東公館墻雕
望天樓,馬步青和太太住的地方
▲東公館墻雕
墻上的磚雕榨馁,特別漂亮憨栽,精美。被稱為磚雕藝術(shù)的大觀園
▲東公館墻雕
▲東公館墻雕
▲東公館墻雕
結(jié)束語
東公館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古典建筑藝術(shù)建筑翼虫,在游覽精美磚雕的同時屑柔,感受一下民國軍閥的起落,也讓東公館成為臨夏旅行必須游覽的地點
旅行推薦指數(shù):★★★★★
旅行預(yù)計時間:2小時
旅行推薦時間:夏秋季節(jié)
旅行推薦方式:自駕前往蛙讥,徒步游覽
如果您也有旅游感悟或攻略锯蛀,請留言分享
(您的每一次轉(zhuǎn)發(fā)都是小編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