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盡在微信公眾號:觀史鑒道
上回說到,在漢靈帝去世前后的朝堂之上腹鹉,正經歷著難得而短暫的平靜藏畅。
突然有一個人跳了出來,提出了一個建議徹底終結了這暴風雨前的寧靜种蘸;
這個人墓赴,就是袁紹。
袁紹作為當時最大的士族——四世三公的袁家子弟航瞭,提出要讓何進對宦官一網打盡诫硕。
就是這個建議,直接導致了東漢皇權的徹底喪失刊侯。
從此之后的31年章办,東漢名存實亡,皇帝雖在滨彻,但是無法掌控權力藕届。
說的好聽點,這叫吉祥物亭饵,說的難聽點休偶,那叫擺設,或者傀儡辜羊。
對了踏兜,袁紹這個建議,看著是不是覺得有點眼熟……
沒錯八秃,還記得第二次黨錮之禍的竇武和陳蕃么碱妆?
當年這倆人就想殺盡宦官,然而宦官沒殺成昔驱,自己的腦袋卻搬了家疹尾。
當年竇武是大將軍,現(xiàn)在的何進也是骤肛。
當年陳蕃是士族領袖纳本,現(xiàn)在的袁家也是。
當年的竇武沒殺成宦官反被宦官所殺腋颠,現(xiàn)在的何進又如何呢饮醇?
那么何進又為什么一定要殺宦官呢?不殺行不行呢秕豫?
通過分析何進這個人朴艰,可以看出,他以前是個屠夫混移,妹妹做了皇后以后祠墅,自己通過裙帶關系成為了外戚一步步爬到了大將軍。
而外戚與宦官之間的斗爭歌径,其實幾乎貫穿了中后期的東漢王朝毁嗦。其中大規(guī)模的政治斗爭就有五次,而令人驚訝的是回铛,外戚集團居然實現(xiàn)了五連敗狗准。先后有四位大將軍和一位車騎將軍死于宦官之手克锣。
此外,還有一位外戚在卸任大將軍11年后腔长,還是被宦官誣陷袭祟,最終選擇絕食而亡。
這樣算來捞附,東漢王朝共有6位身居高位的外戚或直接或間接死于宦官之手巾乳。
鑒于何進之死的過程很復雜但又很精彩,涉及多方面力量的斗智斗勇鸟召,下一章將專寫何進之死的來龍去脈和前因后果胆绊。
而在本章,則重點回顧一下那些死在宦官手中的大將軍們的精彩往事欧募,從深處探尋外戚與宦官之間的歷史淵源压状。
(大將軍竇憲,圖片來自網絡跟继,侵刪)
一何缓、燕然勒功、大破匈奴的大將軍——竇憲
提起漢朝與匈奴的戰(zhàn)爭还栓,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西漢的衛(wèi)青碌廓、霍去病兵發(fā)塞北,重創(chuàng)匈奴的故事剩盒。
然而在東漢谷婆,也還有一位大將軍,曾經率兵給予匈奴以毀滅性打擊辽聊。他的名字叫竇憲纪挎。
當年漢武帝擊敗匈奴之后,匈奴勢力雖然衰落但仍未完全祛除跟匆,反而繼續(xù)時不時地對邊境造成威脅异袄。
到了東漢初期,匈奴分裂為南北兩部玛臂,南匈奴臣服于東漢朝廷烤蜕,被光武帝劉秀安置在河套地區(qū)居住,史稱南匈奴內附迹冤,五胡亂華的根源讽营,就此埋下。
南匈奴歸順之后泡徙,北匈奴成為主要邊患橱鹏。
為了對付北匈奴,東漢前期發(fā)動了一系列對外戰(zhàn)爭。
其中意義最重大的莉兰,就是竇憲出征和指揮的那四次挑围。
公元89年至91年的三年間,竇憲和自己的副手耿秉等人率領東漢軍隊與南匈奴的軍隊組成聯(lián)軍糖荒,先后分四次征討北匈奴:
(竇憲破匈奴進軍路線圖杉辙,圖片來自網絡,本公眾號局部修改寂嘉,侵刪)
第一次:公元89年6月奏瞬,漢匈聯(lián)軍兵分三路長途奔襲枫绅,直搗北匈奴單于老巢稽落山泉孩,大破之,斬首一萬三千人并淋,俘虜20余萬人寓搬。
竇憲、耿秉等人隨即率軍一路追擊單于到燕然山(現(xiàn)在位于外蒙古境內)县耽。隨軍的大文學家班固(《漢書》的作者)句喷,奉命在此山刻上了著名的《封燕然山銘》,史稱“燕然勒功”兔毙。
從此以后唾琼,竇憲的“燕然勒功”與霍去病的“封狼居胥(當年霍去病大破匈奴,登上狼居胥山祭天)”并列成為中國古代最頂級軍功的代名詞澎剥,所有的仁人志士都以燕然勒功和封狼居胥作為自己畢生奮斗的目標锡溯,雖九死猶未悔。
其中比較著名的哑姚,有范仲淹那句“濁酒一杯家萬里祭饭,燕然未勒歸無計”……
此戰(zhàn)大勝之后,竇憲回京叙量,同年9月進位大將軍倡蝙,位在三公之上。滿朝文武绞佩,只有榮譽職位——太傅名義上要比大將軍這個職務高一點寺鸥,但是實權卻無法相比。
由于戰(zhàn)功顯赫品山,竇憲日益跋扈析既,自己的宗族親戚也多封高官,形成竇氏外戚集團谆奥,開始威脅皇權眼坏。這一年,在位的小皇帝漢和帝年僅11歲。
第二次:公元90年5月宰译,竇憲在京城遙控指揮檐蚜,指揮手下將領率軍兩千人攻占伊吾城,北匈奴向西的路線被切斷沿侈;
第三次:同年9月闯第,北匈奴請求稱臣。但竇憲認為是緩兵之計缀拭,一方面假意迎合咳短,一方面挑起南匈奴與北匈奴的戰(zhàn)爭,指使南匈奴部隊兵分兩路攻入單于駐地河云地區(qū)蛛淋,北匈奴單于受傷逃走咙好。
第四次:公元91年2月,竇憲派遣手下將領率輕騎兵褐荷,長途奔襲5000公里勾效,直搗單于的新巢——金微山,單于猝不及防叛甫,認為是神兵天降层宫,倉皇逃走,從此不知所終(也有人說死于亂軍之中)其监,漢軍再殲匈奴五千余人萌腿。
至此,北匈奴逐漸走向消亡抖苦。
這一年毁菱,小皇帝13歲。
竇憲立下莫大的軍功睛约,唯獨忘了一句話:“夾著尾巴做人”鼎俘。
這人吶,只要一膨脹辩涝,就忘了自己是誰贸伐。
想想也是,自己的妹妹是太后怔揩,皇帝是自己的外甥(皇帝其實是太后的養(yǎng)子)捉邢。
自己的兄弟親戚們都身居高位,自己還帶兵重創(chuàng)了北匈奴商膊,解決了匈奴這個邊患伏伐,比起衛(wèi)青、霍去病如何晕拆?
做了大將軍怎么了藐翎?這個位置自己不該坐?
至于皇帝,一個小孩子吝镣,放不放在眼里堤器,有什么區(qū)別嗎?
小孩子安心的一邊玩去就好末贾,大漢天下闸溃,我們竇氏說了算。
關于竇憲的權勢拱撵,《后漢書》是這樣寫的:“刺史辉川、守令多出其門(刺史、太守拴测、縣令等地方勢力都是自己門徒)……乓旗;朝臣震懾,望風承旨(朝堂之上也怕他)昼扛;竇氏父子兄弟并居列位寸齐,充滿朝廷(家族勢力龐大)欲诺〕常”
竇憲的權勢之大,引起小皇帝的忌憚扰法。
作死的事情又來了蛹含,竇憲的黨羽,還密謀殺害皇帝塞颁。結果事情被皇帝知道浦箱,皇帝決定借此機會,徹底鏟除竇氏勢力祠锣。
這時候酷窥,小皇帝14歲。
可是伴网,14歲的小皇帝蓬推,又能依靠誰呢?滿朝文武澡腾,都是竇憲的人沸伏,與竇憲不和的人,早已被排擠出朝堂了动分。
小皇帝只能借助宦官勢力毅糟,于是找了大宦官鄭眾密謀。
等到竇憲從外領兵回來澜公,漢和帝先是派人去安撫軍心姆另,然后使者告訴竇憲,現(xiàn)在天色已晚,第二天可以進宮見皇帝迹辐。
竇憲信以為真苟蹈,但他卻不知道,在他進城的那一刻右核,洛陽的城門已經悄悄關閉慧脱。
就在這天夜里,小皇帝先動手了贺喝。
大宦官鄭眾領了皇帝圣旨菱鸥,夜里先發(fā)制人,將竇氏黨羽抓了個一干二凈躏鱼,接著派人圍住了竇憲的府邸氮采。
第二天早上一早,竇憲一開家門染苛,發(fā)現(xiàn)外面全是皇家衛(wèi)士鹊漠,隨即使者前來,收繳竇憲的大將軍印綬茶行,將他改封為冠軍侯(當年霍去病也被封為冠軍侯)躯概,并讓他離開京城,到自己封地畔师。
竇憲到了封地之后娶靡,小皇帝的詔書也來了,要求他立即自殺看锉。
一代名將姿锭,就此謝幕。
漢和帝誅殺竇憲的過程伯铣,大宦官鄭眾首功呻此,第一次宦官外戚之爭,宦官大獲全勝腔寡。
(逼死鄧騭的漢安帝焚鲜,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二蹬蚁、絕食而死的大將軍——鄧騭(音“質”)
殺死了竇憲之后恃泪,漢和帝又坐了13年皇帝,27歲那年犀斋,一命嗚呼贝乎。
之后的漢殤帝繼位的時候剛滿百日,很快夭折叽粹。
接著览效,是漢安帝繼位却舀,年僅13歲。
此時的太后锤灿,是漢和帝的皇后鄧氏挽拔。
由于漢安帝年幼,鄧太后輔政但校。
鄧太后輔政之后螃诅,同樣提拔自己的兄弟們做了高官。
其中自己的兄弟鄧騭状囱,在公元108年被任命為大將軍术裸,領朝輔政。
有感于竇憲的前車之鑒亭枷,鄧氏其實很低調袭艺。
真正的夾著尾巴做人。
官拜大將軍的鄧騭叨粘,深感大將軍這個職務位高權重猾编,容易受到皇帝猜忌。
于是在夾著尾巴做人的同時升敲,找機會辭去大將軍這個敏感職務答倡。
公元110年,鄧騭母親去世冻晤。鄧騭立即抓住時機苇羡,急流勇退绸吸,要求辭去大將軍職位鼻弧,回家替母親丁憂,他一共只做了兩年的大將軍锦茁。
丁憂期滿后攘轩,堅決拒絕再次就任大將軍這個敏感職務,只做了個閑職(官名:奉朝請)码俩。
就做人來看度帮,鄧騭比他之前的竇憲要聰明的多。
然而稿存,很多時候笨篷,命運這個東西,真的身不由己瓣履。
公元121年率翅,鄧太后去世。
這個時候袖迎,當年的小皇帝漢安帝冕臭,已經28歲腺晾。
鄧太后還活著的時候,漢安帝身邊的宦官就一直說鄧家人想廢掉皇帝辜贵,另立他人悯蝉。
漢安帝認為這是一塊心病垮庐,但鄧太后還在狐粱,不好發(fā)作球散。
鄧太后一死都哭,宦官們馬上跳出來褂傀,把這個舊事重提丑孩。
安帝要想親政焚刺,就必須抓住自己的權力病线,必然就要削弱鄧家的權力窟感。
所以安帝馬上就著宦官的輿論大做文章讨彼,認定鄧氏謀逆。
鄧騭雖然無罪柿祈,并不在謀逆的榜單之中哈误,但是也被連帶受了牽連。
閑職也沒得做躏嚎,被遣返回封地蜜自。自己在京城的家產全部被查抄。
鄧氏子弟多人受到波及卢佣,鄧氏一門遭受嚴重打擊重荠。
鄧騭此時雖然還有侯爵在身,但深感伴君如伴虎的他虚茶,目睹家族衰敗戈鲁,感嘆君心難測的同時,決定絕食而死嘹叫,他的兄弟六人婆殿,也先后自殺。
鄧騭死了以后罩扇,由于鄧騭品德高尚婆芦,民間和朝廷內部的反響很大,認為皇帝逼死了忠良喂饥。
迫于內外壓力消约,漢安帝裝模作樣的怒斥了逼死鄧騭的州郡官員,為鄧騭進行了體面的安葬员帮,并把他葬在了洛陽附近的北邙山或粮。
本文前后會提到6位外戚,鄧騭與其他五人都不一樣集侯,他不是死在宦官手上的被啼,他死之前也有十多年沒有擔任過大將軍帜消,但是他的死卻是實打實由宦官引起的。
由于他品德高尚浓体,為人善良泡挺,可以說是最不該死的。
但是命浴,家族勢力龐大可以影響皇權的時候娄猫,無論你做什么不做什么,一定會引起皇帝的忌憚生闲。這是一個心智正诚蹦纾皇帝的必然選擇。
三碍讯、螳螂捕蟬悬蔽,黃雀在后——車騎將軍閻顯之死
漢安帝逼死鄧騭以后,又當了四年皇帝捉兴,32歲那年蝎困,也駕鶴西去。
他只有一個兒子倍啥,叫劉保禾乘。
按理說,唯一的兒子虽缕,必然就是太子始藕,但關于這個兒子能不能當太子的問題,漢安帝活著的時候真的很頭疼氮趋。
話說劉保這孩子伍派,也確實命苦,剛出生不久凭峡,自己的母親就被漢安帝的閻皇后毒死(因為閻皇后沒有兒子拙已,嫉妒心又很強)。
閻皇后與劉保有殺母之仇摧冀,肯定不能容下劉保,所以也在找機會鏟除他系宫。
這孩子頭上就懸了一把刀索昂。
母親死后,乳母就成了最親的人扩借。
六歲那年椒惨,好不容易被封了太子,結果糟心事很快又來了潮罪。
10歲那年康谆,在閻皇后的指使下领斥,他的乳母又被幾個老太監(jiān)誣陷而死。劉保嘆息了幾聲沃暗,被老太監(jiān)們聽到月洛,老太監(jiān)們害怕劉保將來掌權之后,為了給乳母報仇而對自己不利孽锥,于是就在漢安帝面前說劉保的壞話嚼黔。
當然,老太監(jiān)們害怕惜辑,閻皇后其實更害怕唬涧。老太監(jiān)們說壞話,閻皇后也吹枕邊風盛撑。
漢安帝廢掉了劉保的太子之位碎节,貶為濟陰王。
但是漢安帝就這一個兒子抵卫,他應該是考慮以后有機會重新把劉保送上太子之位钓株。
結果歷史沒給漢安帝這個機會,頭年劉保太子之位被廢陌僵,轉年當?shù)臐h安帝突然駕崩轴合。
可憐劉保這個孩子,11歲就成了無父無母的孤兒碗短。
由于安帝死前受葛,沒有指定繼承人。
這一下偎谁,可遂了閻皇后的意总滩。閻皇后最不想看劉保繼位,所以肯定也不會推劉保上位巡雨。
閻皇后的兄長闰渔,叫閻顯,官拜車騎將軍铐望。在軍中驃騎將軍空缺的情況下冈涧,車騎將軍的位置僅次于當時的大將軍耿寶(排名:大將軍、驃騎正蛙、車騎)督弓。
但是這個大將軍耿寶對擁立誰當皇帝這個問題上卻態(tài)度曖昧,引起閻皇后的不滿乒验。
正好愚隧,你這個耿寶地位高,壓著我哥閻顯锻全,還不隨我的意狂塘,我就找機會除掉你录煤。
于是閻皇后聯(lián)合自己的哥哥閻顯,逼死了耿寶荞胡。
耿寶死后妈踊,閻顯成為了軍中的第一人,但是還沒有坐上大將軍硝训。
可惜他永遠也沒有機會坐上大將軍了响委。
漢安帝死后,閻皇后為了把持朝政窖梁,從外面找了個小孩來當皇帝赘风,這個小孩就是北鄉(xiāng)侯。
結果北鄉(xiāng)侯是個短命鬼纵刘,當了六個月皇帝就死了邀窃。
北鄉(xiāng)侯死后,閻太后和閻顯決定繼續(xù)找小孩來當皇帝假哎,自己方便掌權瞬捕。
結果還沒挑好哪個小孩子繼位,就出大事了舵抹。
一個名叫孫程的太監(jiān)肪虎,忠于已經去世的漢安帝,于是糾集了另外十八名年輕的太監(jiān)惧蛹,歃血為盟扇救,先是殺死了當年誣陷太子的那幾個老太監(jiān),接著推苦命孩子劉保上位香嗓,就是漢順帝迅腔。
漢順帝上臺之后,車騎將軍閻顯不服靠娱,準備兵變沧烈。
結果兵變沒開始,自己的手下先開始火并像云,失去先機锌雀。
孫程等宦官立即奉順帝命令控制羽林軍,帶兵進宮逼迫閻太后交出玉璽苫费。
順帝拿到玉璽之后汤锨,又派人抓住了車騎將軍閻顯,下獄處死百框。
第二年,閻太后憂郁而終牍汹。
這位車騎將軍閻顯铐维,身處權力旋渦中柬泽,不料螳螂捕蟬,黃雀在后嫁蛇。
他先干掉了大將軍耿寶锨并,卻不想孫程等宦官就在自己身后等待時機,并給自己送上致命一擊睬棚。
孫程等19名宦官擁立有功第煮,都被封侯,史稱十九侯抑党。第二次宦官外戚之爭包警,宦官再下一城。
閻顯的事情告訴我們:永遠不要低估了任何人底靠。有些時候自以為得計害晦,卻不過只是黃雀眼前的那只螳螂而已。
(螳螂捕蟬暑中,黃雀在后——閻顯大概沒想到)
四:外戚勢力的最頂峰——大將軍梁冀
(影視劇中的漢桓帝壹瘟,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說起梁冀這個人鳄逾,都比較熟悉稻轨,黨錮篇介紹過。
梁冀這個大將軍職務怎么來的呢雕凹?
他爹傳給他的殴俱。
他爹叫梁商,就是上一個板塊提到的苦命孩子漢順帝劉保的大將軍请琳。
因為梁冀還有個妹妹粱挡,做了劉保的皇后,所以梁冀的爹就做了大將軍俄精。
梁商死了之后询筏,梁冀繼續(xù)做大將軍。
漢順帝劉保竖慧,做了19年皇帝嫌套,30歲那年,也英年早逝了圾旨。
順帝的兒子踱讨,被梁冀擁立,就是沖帝砍的,當時僅1歲痹筛,當了四個月皇帝也夭折了。
大將軍梁冀,從宗室中找了一個小孩帚稠,接著當皇帝谣旁,就是漢質帝。
漢質帝不滿梁冀專權滋早,說了一句“跋扈將軍”榄审,梁冀派人把他毒死。
質帝死的時候才9歲杆麸。
質帝死了以后搁进,梁冀又從地方宗室中找了個15歲的少年,就是漢桓帝昔头。
梁冀一個人饼问,就擁立了三個皇帝,其中還敢公然毒死一位皇帝减细。
可以說匆瓜,梁冀就是東漢外戚勢力的巔峰。
15歲的漢桓帝繼位之后未蝌,迫于梁冀龐大的勢力驮吱,選擇了對梁冀忍讓的態(tài)度。
這一忍萧吠,就是十三年左冬。
那么梁冀的勢力到底多大呢?
可以說纸型,梁冀家族權勢熏天拇砰,已經超過了當年的竇憲家族。
《后漢書》這樣評價梁冀家族:“冀一門前后七封侯狰腌,三皇后除破,六貴人,二大將軍琼腔,夫人瑰枫、女食邑稱君者七人,尚公主者三人丹莲,其余卿光坝、將、尹甥材、校五十七人盯另。在位二十余年,窮極滿盛洲赵,威行內外鸳惯,百僚側目商蕴,莫敢違命,天子恭己而不得有所親豫悲敷【啃簦”
就是說梁冀一門俭令,男子前后七人封侯后德,女子出了三位皇后、六位貴人抄腔。還有兩位大將軍瓢湃、七位封君的夫人、三位駙馬爺赫蛇,其余大小官吏57人绵患。把持朝政二十多年,百官懼怕悟耘,皇帝也不得不忌憚三分落蝙。
這種嚴重威脅皇權的情況下,皇帝鏟除梁冀已經成了必然暂幼。
桓帝找到了單超等五位大宦官筏勒,商議除掉梁冀。
梁冀有所察覺旺嬉,但并未全力應對管行。
五大宦官隨即召集一千余人的羽林軍,趁著梁冀沒有做好準備的時機邪媳,突然包圍了梁冀府邸捐顷。
收繳了梁冀的大將軍印,梁冀自殺而死雨效。
隨后迅涮,漢桓帝下令將梁家滅族。
盛極一時的梁氏徽龟,就此完滅叮姑。
宦官與外戚的第三場較量,外戚再次完敗顿肺。
單超等五人封侯戏溺,史稱五侯。
宦官的勢力屠尊,愈發(fā)強大旷祸。
黨錮之禍的導火索,出現(xiàn)了讼昆。
五托享、謀事不密、功虧一簣的大將軍——竇武。(簡單介紹)
讀者表示:怎么又來了個姓竇的闰围,還挺眼熟赃绊?
竇武和前面提到的竇憲,都姓竇羡榴。
其實他們是一家人碧查。都是東漢開國功臣竇融的后代。
竇憲比竇武高一輩校仑,是竇融的曾孫忠售。
竇武是竇融的玄孫。
竇武的故事在黨錮篇中曾經專門講過迄沫,在此僅簡單提一下稻扬。
漢桓帝死后,漢靈帝繼位羊瘩,竇武與士族領袖陳蕃密謀殺害宦官泰佳,結果謀事不密,奏折被宦官看到尘吗,宦官搶先控制了皇帝逝她,又找了名將張奐作為外援。
竇武雖然控制了部分軍隊摇予,企圖發(fā)動兵變汽绢,但是在名將張奐的精銳部隊面前,無法形成戰(zhàn)斗力侧戴∧眩宦官又攻心為上,竇武的軍隊很快潰散殆盡酗宋,竇武自殺积仗。
至此,宦官對外戚完成四殺蜕猫。
六寂曹、大漢最后的大將軍——何進(簡單介紹)。
何進的故事回右,下一章會全面展開隆圆,在此僅簡單介紹。
漢靈帝死后翔烁,漢少帝繼位渺氧,年僅14歲。
何進聽從了袁紹的建議蹬屹,從四方召集猛將帶兵進京要求誅殺宦官侣背。
結果四方的兵還沒來白华,何進的頭先掉了。
何進被宦官殺死之后贩耐,董卓進京弧腥,開啟了四百年的大亂世。
何進之后潮太,雖然又有韓暹管搪、袁紹兩人做過大將軍,但此時的東漢王朝消别,已經名存實亡抛蚤,這兩個人雖有大將軍之名,卻無大將軍之實寻狂。所以說,何進就是東漢一朝實際上的最后一位大將軍朋沮。
(影視劇中的何進蛇券,侵刪)
從上面六個人的故事可以看出,外戚和宦官本身樊拓,是難以長期共存的纠亚。
因為兩者都是皇權的延伸。東漢從第四位皇帝漢和帝開始一直到滅亡的漢獻帝筋夏,全部都是兒皇帝蒂胞。
其中兒皇帝能長大成人的,一共有六位条篷。
巧合的是骗随,死在宦官手中的外戚,一共也有六位赴叹。
(壓紅部分為長大成人的六位兒皇帝)
不考慮最后的何進鸿染,前面五人正好一朝一位。這5人中:竇憲乞巧、鄧騭涨椒、梁冀是在小皇帝成長過程中對皇權構成了威脅,被皇權借助宦官這把刀殺死的绽媒;閻顯和竇武蚕冬,都是在老皇帝去世,小皇帝登基前后的敏感時期是辕,與宦官集團斗爭失敗而導致自己身死的囤热。
本質的原因,是宦官集團長期與皇權最為親近免糕,而外戚的崛起則會削弱皇權赢乓。
所以皇權為了收回自己的權力忧侧,只能依靠身邊的宦官對付外戚。
但是這個外戚死了之后牌芋,皇帝很快也就去世了蚓炬,皇后變成了太后,又引出了新的外戚躺屁。
周而復始肯夏,形成循環(huán)。
所以犀暑,只要宦官不死驯击,何進無法真正全面掌控權力而且面臨被宦官整死的危險,這樣從外戚宦官斗爭角度來看耐亏,何進必須殺宦官徊都。
此外,前面這五位外戚的出身广辰,比何進要好的多暇矫。
竇憲、竇武是東漢開國元勛竇融之后择吊;
鄧騭是開國元勛鄧禹之后李根;
梁冀是開國元勛梁統(tǒng)之后;
閻顯稍微差一點几睛,但是閻顯的父親做過尚書房轿,起碼也是高官。
東漢的皇帝之所以想選開國功臣的后代作為皇后所森,其實是想拉攏開國功臣共同保衛(wèi)皇權囱持,但可惜皇帝太短命,皇后自家的外戚勢力趁機坐大反而對皇權造成了威脅必峰,所以外戚的悲劇就誕生了洪唐。
再看看何進的出身,只是一名屠戶吼蚁。
人家開國元勛的后代凭需、高官的后代都死在了宦官手中,你說何進會不會怕肝匆?
害怕的情況下粒蜈,主動隱退,夾著尾巴做人不好嗎旗国?
夾著尾巴做人當然好枯怖,但是第二板塊的鄧騭表示,我已經很低調了能曾,我都卸任大將軍11年了度硝,皇帝還是逼死了我肿轨。
既然妥協(xié)是把自己的命運交給別人來裁決,那為什么不趁現(xiàn)在有實力的時候放手一搏蕊程,萬一成功了呢椒袍?
所以從心理分析,何進也必須殺宦官藻茂。
那么何進為什么又被宦官殺了呢驹暑?
袁紹的建議,到底是什么居心辨赐?
董卓進京优俘,又是怎么一回事?
東漢王朝怎么在一夜之間就進入了有名無實的狀態(tài)了呢掀序?
何進真的就是蠢貨的代名詞嗎帆焕?
下一回,我來談談我的看法森枪。
文章的最后视搏,送上清朝文人在評《三國演義》時候寫的非常精彩的評論:
西漢則外戚盛于宦官,東漢則宦官盛于外戚县袱。惟其外戚盛也,故初則(呂)產佑力、(呂)錄幾危漢祚(二呂都是呂后家族的人)式散,后則王莽遂移漢鼎。而宦官如弘恭打颤、石顯輩暴拄,雖嘗擅權,未至如東漢之橫编饺。是西漢之亡乖篷,亡于外戚也。
若東漢則不然透且,外戚與宦官迭為消長撕蔼。而以宦官圖外戚,則常勝秽誊,如鄭眾之殺竇憲鲸沮、單超之殺梁冀是也。以外戚圖宦官锅论,則常不勝讼溺,如竇武見殺于前,而何進復見殺于后是也最易。是東漢之亡怒坯,亡于宦豎也炫狱。然竇武不勝,止于身死剔猿;何進不勝视译,遂以亡國。何也艳馒?曰:召外兵之故也憎亚。外戚圖之而不勝,至召外兵以勝之弄慰,而前門拒虎第美,后門進狼,國于是乎非君之國矣陆爽。亂漢者什往,宦豎也。亡漢者慌闭,外鎮(zhèn)也别威。而召外鎮(zhèn)者,外戚也驴剔。然則謂東漢之亡省古,亦亡于外戚,可也丧失。
參考材料:
《資治通鑒》(漢紀三十九豺妓、四十一、四十二布讹、四十三琳拭、四十六、四十八描验、五十一)
《后漢書·皇后紀》
《后漢書·鄧寇列傳》
《后漢書·竇融列傳》
《后漢書·梁統(tǒng)列傳》
《后漢書·宦者列傳》
《后漢書·竇何列傳》
毛宗崗評《三國演義》(第二回)
更多內容白嘁,敬請關注微信公眾號:觀史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