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設計師原研哉所寫的《設計中的設計》胡陪,是我在 2017 閱讀計劃中完成閱讀的第二本書,按照計劃,幾周之前就應該完成這篇讀書筆記的送巡,但是這幾周經歷了元宵春節(jié)假期和我自己的漫長拖延怔鳖,所以筆記直到今天才姍姍來遲茉唉,關于執(zhí)行力與閱讀習慣的討論就不在筆記里展開了,聊一聊這本書结执。
原研哉
原研哉是著名的日本設計師度陆,對于我來說,對原研哉的認識献幔,除了無印良品就是這張和老羅長得很像的照片懂傀。
![原研哉](http://p1.bpimg.com/567571/7356a158ca1003ce.jpg)
查閱維基百科想了解更多原研哉的信息,維基百科中關于原研哉的介紹卻簡單得出乎我的意料蜡感,除了一句簡短的介紹蹬蚁,還有一份關于他的略年表,三份列表分別關于他主持的項目郑兴、主要著作和獲得獎項犀斋。
原研哉(はら けんや、1958 年 6 月 11 日 -)情连,日本中生代國際級平面設計大師叽粹、日本設計中心的董事、武藏野美術大學基金會教授,無印良品(MUJI)藝術總監(jiān)虫几。
維基鏈接:原研哉 - 維基百科锤灿,自由的百科全書
但通過《設計中的設計》書中的字里行間,原研哉的形象變得更加具體辆脸,在書中但校,他介紹了自己主持或參與的 3 個展覽—— Re Design 、建筑師的通心粉展啡氢、 HAPIC 五感的覺醒 始腾,主持過的項目:長野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開閉幕式界面表冊、梅田醫(yī)院視覺知識系統(tǒng)空执、松屋銀座再造項目浪箭、長崎縣美術館視覺識別系統(tǒng)等,還闡述了他關于 MUJI 的設計理念辨绊、對于“白”的理解奶栖、打破一貫信息傳達的 Exformation 概念,甚至還包含了他關于日本文化與設計的思考门坷。關于設計宣鄙,原研哉似乎從不吝嗇于在思考上花費時間,雖然內容有些許零散默蚌,但是書中他將自己的思考娓娓道來冻晤,跟著他的思路閱讀,慢慢嘗試去跟上他的思路绸吸,了解這個看起來并不是很慈祥的大叔的種種想法鼻弧,也不失為一種非常奇妙的體驗。正如原研哉推特的自我介紹——デザインを攜えて生きる人锦茁,他就是一個依靠設計為生的人攘轩。
關于設計
原研哉對于設計的基礎概念有一個非常精準的解釋:
現(xiàn)代主義的基礎理念,物品的造型應交給理性和明確的意識码俩,目標在與對這些元素進行組織度帮。
他一句話,解釋了我在閱讀上一本書《設計是什么稿存?》之后用了半篇讀書筆記都沒有說清楚的理念笨篷。借由與藝術的概念進行對比,可以更清楚地理解他所表達的意思瓣履,藝術更像一種個人意愿對于社會的表達率翅,而設計并非簡單的自我表達,設計源于社會拂苹,實質上是是一個試圖發(fā)現(xiàn)很多人都遇到的問題安聘,然后嘗試去解決的過程痰洒。
而與 Paul Rand 的書不同瓢棒,原研哉的設計理念更加強調作為人的感覺浴韭,在他看來設計師一個關于感覺的多元綜合體,人有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和觸覺這五個維度的知覺脯宿,設計是針對這五種不同知覺的多重構建念颈,這五種知覺并不是彼此孤立的,它們彼此聯(lián)系可能比我們想象的更加緊密连霉,著重某一維度的輸入榴芳,可能引發(fā)其他四個維度的連鎖反應,感覺是一個綜合體跺撼,一種綜合的體驗窟感,而設計就是利用這多維的知覺信息作為材料,刻意地在人的大腦中構建一種信息的建筑歉井,這種復雜的工程通過對各種感覺的刺激柿祈,喚醒大腦中關于知覺的記憶,知覺通過記憶彼此聯(lián)結哩至,感覺被進一步延伸和深化躏嚎,進而形成奇妙的綜合體驗。設計是一個基于多維感覺構建復雜信息建筑的藝術菩貌,也可以說是一種關系的處理卢佣。
Re Design 展中,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是日本設計師挾土秀平的作品——木屐箭阶,木屐由木板與木屐帶結合而成虚茶,木板的底面有兩條突起用來支撐木屐的鞋底,被稱作「齒」仇参,所以木屐在我的印象中都是踩起來硬邦邦的媳危,走起路來咔咔作響的奇怪鞋子,但是看到挾土的設計冈敛,好像一瞬間就體會到了奇異的腳感待笑,像秋天光腳走在松林里,甚至都不用親身體驗穿上這雙木屐抓谴,就能強烈地感受到腳底接觸松林地面?zhèn)鱽淼母鞣N各樣的信息——秋天的藍天暮蹂、樹葉的沙沙聲、干燥的泥土味道癌压、踩下去后散開的質感仰泻,甚至喚醒了我天生的對所有昆蟲及節(jié)肢動物的畏懼,害怕它們悄悄地從腳底下鉆過滩届。一種奇妙的體驗就被這樣一雙木屐所喚醒集侯,根植于腦中關于秋天的印象,被一種奇特的觸覺喚醒,仿佛一瞬間就被推進另一個平行宇宙棠枉,回過頭來浓体,眼前卻只是一雙木屐,一雙被再設計的木屐辈讶。
![挾土秀平 - 木屐](http://i1.piimg.com/567571/dfe4f7a932c0ec24.png)
原研哉的設計
書中的后半部分命浴,原研哉更多地闡釋了自己的設計理念,筆記里我就不一一展開了贱除,挑出其中我最熟悉也最感興趣的部分講一講生闲,也就是他關于無印良品的設計理念闡釋了。原研哉總結了四個字——無即是有月幌,MUJI 從制造的源頭就開始進行簡化碍讯,極簡的設計貫穿了整個生產的過程,
作為一個消費者扯躺,不難發(fā)現(xiàn) MUJI 的產品都是那些非常簡潔的產品捉兴。MUJI 的產品設計思路并不是一種簡單的審美傾向,而是通過其產品引發(fā)消費者一種全方位的體驗——不是「這個好」而是「這個就夠了」缅帘,一種克制到極致的體驗轴术,滿足使用者最基本的需求,使用者使用 MUJI 的產品能夠恰好方便地完成他們的愿望就足夠了钦无,不去額外追求產品本身價值之外的任何附加逗栽。MUJI 的用戶們在使用其產品時,體驗到這樣一種理念再開始去接受失暂,反過來審視自身真正的需求和欲望彼宠,原研哉稱之為「欲望教育」,目的也是塑造足夠就行的生活方式弟塞,達到用戶更高層次上的接受凭峡。
![MUJI 地平線系列海報](http://img.blog.163.com/photo/BLqupRGVU6PZjiJ35U9qpw==/3460171888704667459.jpg)
一些想法
《設計中的設計》第一章,原研哉就寫了他負責過的一個展覽决记,叫「Re Design」摧冀,通過一批設計師對于日常中我們司空見慣的一些物件進行再次設計,刻意模糊熟悉與陌生的邊界系宫,重新用一種陌生的視角去看待熟悉的事物索昂,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角度。
讀完全書再回顧這一章扩借,又能多出一些不同的想法椒惨。原研哉的觸覺展覽,用強化某種未被重視的感覺的方式潮罪,展現(xiàn)了設計在知覺多元性方面的可能性康谆,他眼中的設計领斥,是基于一種已知再去重新構建的過程,他說設計是構建一個信息建筑沃暗,連接不同感覺的卻是已知的「記憶」月洛;基于已有創(chuàng)造的未有,或許這是更深入的反思和更高層次的思考描睦。
書里還有很多有意思的部分膊存,但是現(xiàn)在自己還沒有能把握到其核心导而,留到以后有機會再拿出來分享吧忱叭,也算給自己挖個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