侄女去上大學了,和其他很多大學生一樣孽鸡,都會面臨一些問題蹂午。比如:
要如何過好大學生活,才算不負青春彬碱?
要如何交朋友和談一個怎樣的朋友豆胸,才會將來不后悔?
市面上支招的書籍資料都很多堡妒,但是我認為都沒有說到重點配乱。對于新入學的大學生來說,決定未來人生差距的皮迟,將會是帶著怎樣的思維去上學搬泥?
于是乎,我就給她分享了下面的一段話:
吳軍說我們學數(shù)學不能只會算題伏尼,最重要的是擁有數(shù)學的思維忿檩。比如我們自我成長和交朋友,都要具有數(shù)列的思維爆阶,數(shù)列的思維本質(zhì)是趨勢思維燥透。
比如:我們假定一個學校的學生,每個人的綜合值為1辨图,其中學生A正好是1班套;
學生B條件很好家境好智商高顏值帥,他的值為1.2故河;
學生C呢吱韭,家境智商條件什么都不咋地,值為0.9鱼的。
如果用當下的視角理盆,我們肯定認為學生B是最好的,但是這往往會犯錯誤凑阶。
學生A普通人猿规,他就保持常規(guī)努力,假定每年的成長率10%
學生B條件那么好宙橱,他認為自己不需要太努力姨俩,畢業(yè)后就不想成長了蘸拔,假定成長率為0%
學生C條件差,感覺必須要通過努力逆襲环葵,所以努力做到了年成長率20%
一個人畢業(yè)后的時間平均是60左右都伪。那么我們來看看三個人的成長數(shù)列。
學生A积担,1陨晶,1.1,1.21帝璧,1.33……276.8
學生B先誉,1.2,1.2的烁,1.2褐耳,1.2,1.2渴庆,1.2……1.2
學生C铃芦,0.9,1.08襟雷,1.296刃滓,1.55,1.866耸弄,2.24……42260.6
學生A的60年綜合總值是:3034.8
學生B的60年綜合總值是:72
學生C的60年綜合總值是:253559.3
所以這其實就是人與人開始很接近咧虎,后面會有巨大差距的原因。對你有啟發(fā)不计呈?
當然砰诵,我知道出于自動化思維,你肯定要說這個舉例太理想化捌显,或者其中有什么什么錯誤茁彭。其實這個例子不重要,重要的是這種思維你值得擁有扶歪!
我們總愛說復利效應理肺,總愛說要成為時間的朋友,潛意識認為復利效應的最大力量應該是時間击罪,其實你能比你同學多多少時間哲嘲?
所以時間在這里不是復利效應的最大X變量贪薪。決定復利效應最終能跑出怎樣結果的是增長率媳禁。上面的例子,A是10%的增長率画切,C是20%的增長率竣稽,結果C的總值是A的84倍,和B更是云泥之別。
所以只要擁有這個思維毫别,你自然知道每天應該怎么過娃弓,應該交怎樣的朋友,應該過怎樣的生活岛宦。是否具備這種思維台丛,很大程度上會成為未來人生的一個分水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