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jié)是我國的傳統節(jié)日狭瞎,也是被列入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六大民俗節(jié)日之一细移。起源于何時,沒有一個權威的說法熊锭,但關于節(jié)名的解釋卻大體相同弧轧。說辭為:古人把數字一至九中奇數稱陽數雪侥,偶數稱陰數,在十進制里精绎,九為陽數中最大最后的數速缨,是數的極至,有“天數”之稱捺典,被賦予了極高鸟廓、極深、極厚襟己、極久的含義引谜,如“九霄”、“九泉”擎浴、“九重”员咽、“九天”等等,而“群經之首”的《周易》則用“九”代表陽爻贮预,“六”代表陰爻贝室。九月九日,兩九相重仿吞,且日月并陽滑频,故名重陽。
重陽節(jié)作為一個多元性的節(jié)日唤冈,因地域不同峡迷,時代不同,并存著各種各樣的習俗你虹,演繹著各種各樣的過法绘搞,此消彼長,逐漸形成了一個以登高傅物、賞菊夯辖、宴飲為主要內容的游樂性節(jié)日。近年來人們又巧妙地利用“九九”與“久久”的諧音董饰,賦予重陽長久之意和祈求福壽蒿褂、健康的內涵。據此卒暂,1989年我國正式將重陽節(jié)定為老人節(jié)贮缅,為尊老敬老建立了一個新的載體。從當年起介却,重陽節(jié)便成為尊老、敬老块茁、愛老齿坷、助老的節(jié)日桂肌,成為傳播弘揚尊老敬老美德和理念的節(jié)日。老人節(jié)前后各機關永淌、團體都要組織從工作崗位上退下來的老人們進行一些文娛活動崎场。在家庭中,晚輩們也想方設法讓長輩遂蛀、老者或到戶外活動活動谭跨,或為老人準備一些可口飲食,以示關懷孝敬李滴。
所以重陽節(jié)的首要話題當是尊老敬老螃宙,否則便文不對題了。而談此話題所坯,在世界各民族中谆扎,中華民族最有發(fā)言權。這一傳統芹助,不僅歷史悠久堂湖,具有理論、措施状土、行為上的系統性无蜂,而且還形成了以敬老孝親為中心的一種獨特的道德文化理念。
受儒家思想的影響蒙谓,中國歷代王朝都非常關注老年人問題斥季,并且制定了各種不同的敬老、孝老的措施制度彼乌。據《禮記》的《王制》泻肯、《內則》篇記載,遠古時代慰照,舜每年都用以酒至醉的“燕禮”灶挟,禹用酒、肴俱豐的“饗禮”毒租,殷商時則用以飯為主的“食禮”款待老人稚铣。周則兼而有之,分別宴請“國老”(有爵位和有德行的老年現任或退休官員)和“庶老”(庶民中的老者)墅垮,并且“既養(yǎng)老而后乞言”惕医,在敬老宴會上還要請老人們對國政發(fā)表意見。由于設宴款待的方式算色,便于交流溝通抬伺,便于表達敬重尊慰之意,因此成為歷代帝王敬老禮儀之首選灾梦。最可圈點的當是漢高祖的家鄉(xiāng)敬老宴和康熙峡钓、乾隆兩朝的千叟宴妓笙。
漢高祖十二年(前195年)劉邦率大軍擊敗淮南王歸長安,途經沛縣能岩,召請父老子弟飲宴寞宫,酒酣情濃,高祖擊筑作歌曰“大風起兮云飛揚拉鹃,威加海內兮歸故鄉(xiāng)……”聲震四野辈赋,父老動容,《大風歌》遂成為千古絕唱膏燕。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钥屈,于其六十大壽之日,在暢春園大擺筵宴煌寇,除現任和退休官員外焕蹄,京城庶民65歲以上老夫、70歲以上老婦阀溶,皆受邀參加了敬老壽宴腻脏,并均得康熙賞賜。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秋银锻,則舉辦了規(guī)模更為浩大的千叟宴永品,800張筵桌整齊擺放在乾清宮內大廳和宮外廣場,90歲以上老人由乾隆親自賜酒击纬,會后又分賜了禮物鼎姐。除設宴敬老外,自漢始更振,歷代王朝都對老人在物質炕桨、榮譽、法律等方面給予了不同的照顧和優(yōu)惠肯腕,從而形成了一整套國家慰老模式献宫。
賞賜物品。在各種節(jié)日实撒、慶典或皇帝認為必要時姊途,都會賜予老人一定的物品,以示關懷知态。據專家考證捷兰,劉邦是對老人給予物質賞賜的首倡者,其子文帝則是第一個在全國范圍內給老人以優(yōu)待的君主负敏。文帝即位當年即詔告“老年人非帛不暖贡茅,非肉不飽,……凡年齡八十歲以上者其做,每人每月賜米一石友扰,肉二十斤彤叉,酒五斗,九十歲以上者村怪,逐人另加賜帛二匹,絮三斤浮庐∩醺海”以此為標志,我國古代對老人的慰撫审残,開始由零星分散梭域,進入了由國家組織實施的階段。自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便以“歲給所用搅轿,使得天年”的終身養(yǎng)老制病涨,替代了自漢以來節(jié)慶日臨時賜予的舊例。
贈授官爵璧坟。東漢明帝首開以封爵敬老的先河既穆,而魏孝文帝則改賜爵為賜官,于太和十八年(494年)下詔賜予相雀鹃、兗幻工、豫三州百歲以上老人“假縣令”的官職,第二年黎茎,又賜相州百歲以上老人“假郡守”囊颅,受賜老人享受縣令、郡守尊崇傅瞻。乾隆元年(1736年)則對年老落第的會試舉人賞以官銜踢代,八十歲以上者,賜翰林院檢討嗅骄,七十歲以上者賜國子監(jiān)學正等胳挎。
賜予幾杖。“幾”掸读,“古人憑坐者”(《說文》)串远,類似現在的坐椅《梗“杖”澡罚,手杖、拐杖肾请×羯Γ《禮記·曲禮》記曰“大夫七十而致仕(退休),若不得謝(推辭)铛铁,則必賜之幾杖”隔显。賜幾杖是歷代君主賜予年老官員的榮譽却妨。直到東漢章帝和安帝,才使這種榮譽放大為所有老人括眠。唐開元二年(714年)九月彪标,唐玄宗在長安大明宮含元殿,大宴京城父老掷豺,并舉行了隆重的授幾杖敬老儀式捞烟。此次賜幾杖遍及全國八十歲以上的所有老人,成為我國古代規(guī)模最大当船、最隆重的一次賜幾杖儀式题画。之后民間拄杖之風日盛,以手杖作為區(qū)別年齡和地位的標志意義已逐漸喪失德频,因此苍息,自唐以后,這種儀式便消失了壹置。
減免賦役竞思。對有老家庭減免賦役,始于漢文帝蒸绩,他下詔規(guī)定衙四,滿九十歲的老人,可以蠲免家庭中一個成年兒子的賦役患亿;八十歲以上的老人传蹈,可免除家庭中兩個人的算賦。從此歷代多有效法步藕,但隨意性較大惦界,直到明清兩代,這種做法才被固定下來咙冗。明洪武元年(1368年)規(guī)定沾歪,民間老人自七十歲始,免除其家庭中一個成年男子的各種雜役雾消,以便對老人奉養(yǎng)灾搏。清順治登基詔書中也明文規(guī)定:凡年滿七十歲的老人,準許免除其家庭中一個成年男丁的差徭立润。
酌免刑罪狂窑。此政策始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H《周禮·秋官·司寇》記曰在處理刑獄案件時有三赦“一赦曰幼弱泉哈,再赦曰老耄,三赦曰蠢愚”,赦老耄即赦免八十歲以上犯罪老人丛晦。漢朝繼承了這一傳統奕纫,景帝后元三年(前141年)發(fā)布詔令說:“年八十以上、八歲以下烫沙,及孕者未乳匹层,師、朱儒當鞠系者斧吐,頌系之(不加桎梏)”(《漢書·刑法志》)又固。漢宣帝元康四年(前62年)再下詔書宣布:八十歲以上老人,除犯有誣告和殺人罪外煤率,一律不予逮捕和判刑。到唐代則把豁免老人的法律條文正式載入《唐律》乏冀,使之第一次成為國家法律蝶糯,直至明清兩代。
新中國建立后辆沦,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昼捍,尊老敬老風氣更濃。1987年1月21日湖南省人大常委會在全國率先做出了《關于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的決議》肢扯。同年妒茬,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在《關于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的決議》中提出“每年重陽節(jié)作為本市敬老節(jié)日”。而1988年7月19日山西省人大常委會通過的《保護老年人合法權益的規(guī)定》中明確了“每年九九重陽節(jié)作為本省老人節(jié)蔚晨≌ё辏”隨后全國各省市自治區(qū)直轄市都以地方法規(guī)的形式出臺了有關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的法律法規(guī)。在此基礎上铭腕,1996年8月29日全國人大八屆二十一次會議通過了《老年人權益保障法》银择,第一次從法律層面上對尊老、敬老累舷、養(yǎng)老問題進行了規(guī)范浩考。1999年10月,國務院又設立了主管老齡工作的專門機構——老齡委被盈,把老年人工作正式納入了國家行政管理范圍析孽。隨著干部退休制度的建立,黨委系統也從中央到地方設立了老干部局只怎,專門負責離退休干部的管理服務工作袜瞬,從而開啟了我國歷史上尊老敬老的歷史新篇章。
? ? ? ? ? ? ? 張范津? ? (《邢臺日報》2010年10月16日)
(圖片來自網絡尝盼,侵權必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