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活著并不是單純的呼吸汉规,心臟跳動也不是腦電波,而是在這個世界上留下痕跡驹吮。要能看見一路走來的腳印并確信那些都是自己留下的印記针史,這才叫活著。
1978年碟狞,還沒有實行分產(chǎn)到戶啄枕,人們都是吃大鍋飯。
那一年族沃,我7歲频祝,住在淮濱縣期思鄉(xiāng),一個非常偏僻而貧窮的小村莊脆淹。
那時沒有計劃生育常空,每個家庭的孩子都很多,我們家有5個兄弟姊妹盖溺,我排行第四漓糙,上面有2個哥哥1個姐姐,下面還有個小我兩歲的弟弟烘嘱。家里男丁多昆禽,最大的問題就是溫飽,吃得多蝇庭、糧食少醉鳖。
回想那時最開心的事,就是吃一頓飽飯哮内。然而這個愿望在當(dāng)時卻是一種奢望盗棵,很難實現(xiàn),所以經(jīng)常處于一種半饑餓狀態(tài)牍蜂。
即便如此漾根,童年仍然充滿歡樂。
春天鲫竞,田埂上會長出一種綠色的辐怕、尖尖的“毛衣”草(音譯)。
同齡的孩子从绘,像小六子寄疏、小德子是牢、小建、小混陕截、正書等這群和我一起長大的小伙伴驳棱,就會一起去找到這些草,拔出來农曲,剝開草的“外衣”社搅,里面就會出現(xiàn)長長的、毛絨一般的東西乳规,對我們來說形葬,就是最好吃的零食。
獨特的草香里面包裹著一股淡淡的清甜暮的,那種味道笙以,我至今都無法忘記。
三四月的時候冻辩,田里的油菜花都開花了猖腕,遠遠望去,一大片的金黃色恨闪,比油彩畫還美倘感。此時,我們就會在花海中穿梭凛剥,去捕捉各種各樣的花蝴蝶侠仇。
捉蝴蝶是需要技巧的,當(dāng)它在花瓣上停留的時候犁珠,蝴蝶的翅膀是收起來的逻炊,這時就要小心翼翼地從后面接近,屏住呼吸靠近它犁享,然后飛快地捏住它的翅膀余素,就大功告成。
那時我們最愛玩的游戲炊昆,就是比賽誰捉的蝴蝶多桨吊,在我的記憶中,我贏的次數(shù)還是挺多的凤巨。
當(dāng)麥穗灌漿以后视乐,快成熟時,我們這群孩子的新游戲又要開始了敢茁。
趁著中午大人們都回家休息的時候佑淀,我們就會拿著洋火(即火柴),帶著干草彰檬,偷偷地跑到田角處伸刃,把麥穗拽下來谎砾,放在火上燒。沒一會兒捧颅,麥子的香味就出來了景图,我們就迫不及待地把麥穗塞到嘴里,一個字碉哑,香挚币!
燒麥穗的時候,煙弄到手上谭梗、臉上到處都是忘晤,黑乎乎的一片宛蚓,回家之前一定要先去河邊把臉洗干凈激捏,消滅證據(jù),只有這樣才不會被家長發(fā)現(xiàn)凄吏,避免挨揍远舅。
夏天到了,對于我們男孩子來說痕钢,就是最高興的事图柏。
可以一絲不掛地跑去河里洗澡、捉魚任连,一般會捉到鯽魚蚤吹、泥鰍、鱔魚等随抠,捉到之后會送回家裁着,也是難得的一頓美味。
印象最深刻的拱她,還是偷偷地跑去別人家的地里摘瓜二驰。
那時還是集體制生活,一個瓜農(nóng)管幾十畝地的瓜秉沼,趁著中午最熱的時候桶雀,那個看瓜的老頭就會睡午覺,而我們就會趁著此時跑去偷西瓜和甜瓜唬复。
每次快進入瓜地時矗积,大家就得匍匐前進,慢慢地爬到瓜地去敞咧,小時候不懂事棘捣,看到哪個瓜大就抱哪個瓜。
為了不被發(fā)現(xiàn)妄均,小伙伴一般實行“接力賽”柱锹,沖鋒在前的小伙伴(一般是小混哪自,他的個子最小,不容易被人發(fā)現(xiàn))一拿到瓜就要將瓜滾給離自己1米遠的小伙伴禁熏,根據(jù)人數(shù)每人1個壤巷,不用挪動地方就可以把所有的瓜帶走。
拿到瓜之后瞧毙,我們就會跑到一個陰涼的樹下胧华。力氣小,每次都是用腳把瓜踹開宙彪,然后分著吃矩动。沒有吃完的瓜,就會被我們藏到一個隱蔽的洞里释漆,上面蓋上草悲没,第二天就可以繼續(xù)飽餐一頓。
天熱的時候男图,小孩子們都不穿鞋(大人們都忙著掙工分示姿,根本沒有時間給孩子做鞋),孩子們光著腳丫在泥地上跑來跑去逊笆,小腳丫底都是老繭栈戳,有時候踩到硬的東西,踢到泥塊难裆,就會立刻流一腳血子檀,但這依然影響不到當(dāng)時的快樂。
秋天乃戈,果實熟了褂痰,糧食也熟了,這時候我們就不能光顧著玩了偏化,都得幫著家里去做一些事情脐恩。
例如:
大人們一起把稻子收割完,落在地上的一些散稻侦讨,就需要我們孩子去撿回來驶冒,也是為家里增添一些糧食。
還有花生韵卤、紅薯等農(nóng)作物骗污,大家一起收割的就要上交集體,這時我就會和哥哥姐姐一起帶著弟弟沈条,拿著草編的筐和釘耙需忿,去地里看看有沒有漏掉的,撿回來放在家里就不需要上交了。
冬天天冷屋厘,哪里都去不了涕烧,一般都會窩在家里烤火。
當(dāng)時隊里會定時根據(jù)每家的工分來分發(fā)木柴汗洒、稻草等根莖類干物议纯;每個家庭也會自己去拾一些干柴木頭以作取暖之用。
下雪的時候溢谤,我們最喜歡的就是去捉麻雀瞻凤。
在空曠的稻場上用木棍支起一個木條編織的筐,在木棍上系一根5米長的繩子世杀,在筐下撒一些米粒阀参,準備工作就做好了。
這時我們就會偷偷跑到一旁趴著瞻坝,一動不動蛛壳,手拽著繩子,眼睛盯著筐湿镀。
下雪了沒有食物炕吸,麻雀就會到處尋找可以吃的東西。
看到筐下面的米粒勉痴,麻雀小心謹慎地在筐旁邊轉(zhuǎn)悠,確定沒有危險的情況树肃,才會慢慢地飛到米粒旁邊蒸矛,然后開始啄食。
此時我們就必須要用最快的速度把繩子往回拽(一般來說胸嘴,拽繩子的是我和小建雏掠,因為我們的力氣最大),筐就會飛快地落下劣像,罩住麻雀乡话。
至今回想起來,雖然這段記憶有些模糊耳奕,但是快樂卻揮之不去绑青。我想,現(xiàn)在的孩子無論如何也無法體會到我們當(dāng)時那種無憂無慮的童年屋群。
即使在清貧的歲月闸婴,也不能失去對幸福美好的向往。
作者簡介: 潘建軍芍躏,70后廚師邪乍,左手掌勺右手執(zhí)筆,享受茍且人生,靜候詩與遠方庇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