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國平先生說昭灵,不一定要成為作家,只要我們真正懂得了自己是在為什么而寫作伐谈、為誰而創(chuàng)作烂完,那么寫出來的文字必定是讓幸福和歡喜的。
在簡書平臺接觸一個多月以來诵棵,同時又入駐了知乎抠蚣、今日頭條,再有原本的微信公眾平臺履澳,自己似乎已漸漸的陷入了文字的包圍圈嘶窄。可是當公眾號的小紅點不斷提醒著未讀篇數(shù)的增加奇昙,簡書專題小黑點的不斷閃爍护侮,還有敌完,越來也不知道自己所寫的意義為何之時储耐。
我不禁要問自己,最初堆砌文字的初衷是什么滨溉?現(xiàn)在是否又明白執(zhí)筆的未來在哪里什湘?
去年下半年猶豫了幾個月,還是在十二月底冒著試試看的心態(tài)申請開通了微信公眾號晦攒,最主要的還是想要記錄下自己的想法闽撤,以致不會隨著時間的堆積而漸漸淡忘年少的模樣。不知道該怎么定位自己的公眾號脯颜,只好在模仿他人的基礎上摸索向前哟旗。半年多來,從故事到生活栋操,從虛擬到現(xiàn)實闸餐,逐漸的認清了自己最初執(zhí)筆的追求,只是不僅僅想要把自己的想法分享矾芙,而是真的想通過微小的努力去改變身邊一些東西舍沙。
向大v們的投稿堅持了幾個月,杳無音信剔宪。直到前兩周拂铡,偶然的一篇學生干部經歷的文章獲得了認可壹无,在不到一周的時間內,連續(xù)三篇都獲得刊載感帅,第一次自己的文字被他人所贊同斗锭,那是喜不自禁的洋洋得意。但這種針對特定人群和特定經歷的文章定然不可能持久失球,自己想真正追求的影響也不是這樣的嘩眾取寵拒迅。
可現(xiàn)實有時候真的是很殘酷,縱觀各大平臺的爆文她倘,即便是簡書璧微,大都也不例外的百分之八十是標題黨。這是我們社會的病態(tài)硬梁,也是我們所有文字人的悲哀前硫。
我們想要快速成名,就必須要迎合現(xiàn)實荧止;我們想要堅持自我屹电,就必然不斷沉浮。
怕是很多現(xiàn)在所謂的寫作者們跃巡,都已經想不起自己寫下第一篇文章危号、第一個字時的緣由,而只是在意文章的點贊數(shù)素邪、閱讀量外莲,和投稿的成功與否。
這兔朦,不是我們要的文學偷线。